古玉识趣(111):真古处处无疑问 疑点一现要谨慎
对《古玉界的耍猴》的注释
《古玉界的耍猴》(参见《古玉拾粹(18):无题》)有感而发后,偶有藏友询疑点所在?略述如下,以为注释。
赏玩,细节决定一切。
辨识,只看藏品不听任何故事——包括所谓“传承有序”。
猴子是自然界的精灵,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七十二般变化大闹天宫了,所以一只指甲大小(高2.3、宽1.2厘米)的玉猴(图1,以下简称“此件”)扰动藏界风云也就不难理解了。
图1-1
图2
细致的工、自然的绺裂、自然的沁蚀等等(图2),几乎哪一项都是“古”迹的见证。
图2
不过古玉博大精深,自然也就不乏耍猴的。对这只超小玉猴无数的感叹与跟风赞美,估计大多来自于其撬动资金的实力、令人羡慕的收藏故事和雾里看花的人云亦云。
距离产生唯美感,细节才能露真颜。细察之后却疑窦丛生,:
(1)刀工软弱,还是二千多年前的“战国”砣痕吗?
古玉不离砣工,砣工的特点是刚劲、挺拔、硬朗(参见《古玉学步(107):高古玉阴刻线砣刀技法》),高仅2.3厘米小猴的阴刻线定然毋需接刀——即一砣行程足以完成阴刻线工制,其痕迹必然是犀利、刚劲。但此件短促阴刻线却出现明显的刀工软弱,非古砣工痕迹特征;类结束平行亦非解玉砂痕迹留存(图3)。
图3-1
图3-2
(2)沁蚀突兀,还是埋藏土蚀吗?
古玉、尤其是高古玉,体量越大的越容易形成阴阳面沁蚀、开窗的区域界限,而体量极小的玉雕由于埋土环境几乎毫无差别,往往产生整体状态一致的结果——或者因玉质上佳而微沁浅蚀如曾侯乙墓出土的21件琀玉(图4),或有因玉质差劣而通体沁蚀。而此件仅高2.3、宽1.2厘米的玉猴,却在厘米之间就完成从裂、蚀到完美无沁地开窗过渡,太过突兀(图5),非入埋之土蚀特征,更近自然风蚀的状态。
图4:湖北省博物馆藏曾侯乙墓出土玉琀
图5
(3)微痕无踪,还经过古人佩戴把玩吗?
皮壳是验证高古玉的身份证,因为古人经年制工作一件王者之玉,必须经过动议、核准、打稿、定样到工制完成,之后必经几十甚至上百年的佩戴使用,或许在带入墓葬前已经经历几番传承的人世沧桑,所以必须留下皮壳包浆,其工制后的人体接触摩梭留下后期使用“微痕”。此件工制火气未消,微痕不现、包浆不见(图6)。
图6-1
图6-2
(4)裂上见蹦,还是工后生裂吗?
由于埋葬环境的诸多变化,古玉产生裂变(参见《古玉学步(2):图说古玉惊裂纹不可仿》),体量越大的古玉产生裂变的可能性越大,体量越小的古玉产生裂变的可能越小,这是由于内、外应力相互作用的原因,小体量的古玉除了原生未觉察的细微绺裂外,几乎不会因外应力而产生裂变。而此件的玉裂边沿产生蹦碴,则非工后生裂,而类似裂上做工了(图7)。
图7
(5)眼睛不撒谎,深浅藏忧伤。
灵巧的猴子却带着悲伤的眼睛。毫米级的管钻技术本来就很难掌握,如果同质同料,高级工艺师凭精湛的技艺完全可以把两眼管钻一致,结果却一眼正常、一眼深伤(图8),是由于蚀上制工导致,毫米级和蚀上工,无法把控。
图8-1
图8-2
(6)嫩透非埋熟,难见春秋与战国。
形而下处辨迹形,形而上方赏神韵。风化嫩透与埋土老熟之间的差异,无法用图示说明,只能靠悟性体味了。
猴子自己也很纳闷:好像我还不到二千多年的战国高龄啊,有点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