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养老院半年后,我后悔了”,人到晚年,不靠子女真的不行

看过这样一组统计数据: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养老问题迫在眉睫,似乎连90后都已经认真思考起养老问题,据《国人养老准备报告》显示:超七成90后开始考虑养老,而80后和70后的相应比例更是高达80%和85%。

有人说,趁着年轻能干的时候好好赚钱,存够养老钱,给子女减轻负担,但是存钱养老真的靠谱吗?

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是工薪阶层,再面临中年失业,上有老下有小,孩子到了适婚年龄帮忙出钱买套房,想给自己存够养老钱,其实挺难的。

万一晚年生一场病,养老钱花多少不好确定,自己的生活质量会变成什么样,更是无法估量。

钱能解决问题,也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候觉得,“养儿防老”的观念,或许有它的道理。

78岁老人坦言:养老院,其实和想象的不一样

我老家有一个邻居,我一直很喜欢他的思想,跟他聊天觉得他很通透。他对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想得明白,在其他人劝家里的孩子生二胎的时候,他劝那些人生孩子不是为了给自己养老,儿孙自有儿孙福,趁年轻时多存钱,老了不给子女添麻烦。

这个老邻居和他老伴两个人非常独立,他们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都在大城市落脚,一年差不多只有春节能回去一趟。

一年前老伴去世后,他便一个人生活,儿女想把他接到身边,他没答应,怕在两个孩子家轮流住不方便,更怕离开熟悉的环境。

老人家78岁了,身体一直很硬朗,但有一天拾掇院子里的小菜园,不小心被锄头绊倒了,趴在地上很久没起来,还是一个邻居去串门发现,扶他起来,并帮忙把他送到医院。

所幸没有什么大事,但也后怕,万一没人发现,不知道他会怎么样。

儿女再次劝他去跟他们生活,他依然拒绝,后来女儿提议给他请个保姆在家照顾他,他又不喜欢陌生人住在自己家里,儿女不知道如何是好。为了安慰他们,老邻居主动说要去养老院住,自己的存款够付养老院的钱,让他们不用担心。

那家养老院放在大城市很一般,但是在我们那个小地方,也算不错的,基本的设施都有,绿化面积还可以,包一日三餐,老人住进去基本什么都不用愁。老邻居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虽然上次摔了一跤,但他生活能自理,不需要别人贴身照顾,去住养老院只是让子女放心。

但是住了半年养老院,老人家就回来了。

听我妈说,老人跟人聊天,说起养老院的生活:“服务是挺好的,就是感觉不自由,不像在自己家,想抽烟喝酒就来两口,半夜睡不着看看电视,偶尔还跟老朋友下下棋。我这种生活能自理的人,想出养老院大门去外面逛逛,还不让出去,每次出去先登记、必须得有人陪同。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更没自由,拿钱买罪受,住进去半年我就后悔了,还是赶紧走吧。”

老邻居从前一直觉得老了不用靠子女,攒点钱住养老院,日子一样过,直到住了半年养老院,才发现养老院其实和想象的不一样,和他想要的更是不一样。

从前他觉得养老不用靠子女,如今他不得不承认,不靠子女真的不行。

从养老院搬出来没多久,老人的儿子开车回来接他去了大城市。

其实,在农村,大多数人养老还是会依靠子女,如果没有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会相互依靠,实在没有办法才会去养老院。

在电影《吉祥如意》里,生病的王吉祥一直跟着母亲和弟弟两口子生活,老母亲去世后,王吉祥也已经快七十岁了,照顾了他二十年的兄弟建议把他送到精神病院或者养老院,遭到了其他兄弟姐妹的反对,好像再苦再累,也得是身边的亲人照顾才能放心。

以前经常听到,谁家的孩子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别人评价这家的孩子“真不孝,把父母送到那种地方”。虽然养老院不至于像他们刻板印象里那般“没有人味儿”,但缺少温情是真的。

大多数养老院,目标很简单,老人住在这里,你交钱,我把你照顾好,不让你渴着饿着冻着碰着,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至于老人感受到的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似乎没人能够帮他们消解。

从家到养老院,老人失去的是什么?

每次说到养老问题,我总想起美国作家阿图·葛文德的书《最好的告别》,作者用三章的篇幅详细聊了聊关于养老的事情。

我们真的为养老做好准备了吗?这是阿图·葛文德的发问,同样也是我们的发问。

似乎存够了养老钱就算为养老做好了准备?

其实不然,面对老去这件事,除了怎么过和面对死亡,我们还要面对的是“丧失”。

正如书中的一句话:

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

一旦丧失了一些东西,我们独立生活的便利程度便会大大降低,子女不在身边,或者子女无力照顾,一些老人的晚年只好选择在养老院度过。

但好像养老院并非是老人晚年最好的归宿,对于老人来说,住进一个不是家的地方,他们失去的是经营了几十年的生活,更失去了一部分自由。

就像阿图·葛文德所说:“ 对一个人而言,有一个觉得是自己家的地方,其重要性就像水之于鱼一样。”

但养老院不会让老人有家的感觉。

子女对于养老院的要求是什么呢?

有专业的护理,有可口的饭菜提供,有老年人活动室,有一大帮老人一起生活,环境适合。

安全是子女需要的,自由是老人需要的。

就像我的老邻居,他主动去住养老院,也不过是为了给子女一份安心,让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

老人对生活的要求不仅是安全,更要有家的温情

重视人文关怀的养老院其实很少,住进养老院的老人,更想要的是一种像家一样的、有温情的地方。

在那个地方,这个家是他们自己的,他们有控制权,自己想吃什么、想几点睡觉、想几点出门遛弯……自由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最好的告别》里有这么一段话:

当未来以几十年计算(对人类而言这几乎就等于永远)的时候,你最想要的是马斯洛金字塔顶端的那些东西——成就、创造力以及“自我实现”的那些特质。但随着你的视野收缩,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开始转向此时此地,放在了日常生活的愉悦和最亲近的人身上。

其实,就是强化关于生活的理念,而不是说人老了,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对生活的追求。

许多养老院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那些想过自己生活的老人,待不下去也能理解。

或许就像我的老邻居一样,儿女孝顺一些,愿意把他接到身边照顾,不给他寄人篱下的感觉,这种跟着子女养老的方式,更适合他们。

依然是那句话:人到晚年最重要的有三样,钱、老伴和子女。

有养老钱,子女的负担减轻,也更愿意跟老人生活在一起;有个贴心的老伴,即使年纪大一些,有人相互照应,孤单感会减轻很多;有孝顺的子女,不管是一个人还是和老伴两个人,有人牵挂着自己,心里总归是有慰藉的。

对于很多老人来说,晚年不靠子女真的不行,维护好和子女的关系,物质上有钱养老,精神上有人慰藉,或许才是幸福的晚年。


  • 今日话题:

你觉得人到晚年,不靠子女养老能行吗?

花影人间:专注解读婚姻情感问题,在喧嚣尘世中给你抚慰与温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