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主义鼻祖伯恩施坦生平资料简介去世时间

修正主义鼻祖伯恩施坦

  1932年12月18日,爱德华·伯恩施坦去世。他曾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领袖,修正主义的始祖。1850年1月6日他出生于柏林一个犹太人铁路技师的家庭。1872年,他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信奉拉萨尔主义和杜林主义。1878年10月,反社会民主党《非常法》颁布,伯恩施坦移居瑞士苏黎世,次年与党内右派分子赫希伯格、施拉姆结成了“苏黎世三人团”。他们发表了《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回顾》一文,反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主张走“不流血的、合法的、改良的道路”,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提倡“正义”和“博爱”。伯恩施坦等人的行为,遭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严厉批判。伯恩施坦于是表示“悔改”。1881—1890年间,伯恩施坦担任德国社会民主党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的主编。这时,他在恩格斯的直接帮助和督促下,宣传马克思主义,做了不少工作。

  1890年《非常法》废除,1895年恩格斯逝世,在这一段时间内,伯恩施坦的右倾机会主义又有所发展。他在1890年4月发表的《社会民主党在议会中的地位》一文中宣称:德国社会民主党“走完全政治自由的道路,是通过议会制度,而不是绕过议会制度”,主张通过议会道路“和平进入社会主义”。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施坦便公开站出来向马克思主义挑战。1896—1899年,他在考茨基主编的《新时代》杂志上,以《社会主义问题》为总标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开始全面“修正马克思主义”。在《崩溃论和殖民政策》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最终目的算不了什么,运动就是一切”这个修正主义公式。1898年10月,他又写了一个声明,寄给在斯图加特召开的德国党代表大会,重申“最终目的算不了什么,运动就是一切”这个公式,表示绝不放弃自己的修正主义观点。1899年,他出版了《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从而完成了他的修正主义的思想体系。他说:“整个说来,可以把这本书看成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修正主义者的理论和政治倾向的说明。”

  伯恩施坦在上面所提到的书中,全面地攻击马克思主义,集中地阐明了他的修正主义观点。在哲学方面,他提出“回到康德那里去”的口号,企图用新的康德主义代替唯物主义,用庸俗进化论代替革命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方面,他否定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必然要灭亡的理论。在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他鼓吹阶级合作和资本主义“和平进入”社会主义,反对阶级斗争,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这本书也是第二国际的第一部修正主义代表作,成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纲领。正如列宁所说,伯恩施坦这部“最平凡的作品,却有特殊的政治意义,成了马克思主义内部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的宣言”。

  从1902年起,伯恩施坦参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当上了德国议会的议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帝国议会投票赞成德国政府的军事拨款,支持帝国主义战争,成了社会沙文主义者。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伯恩施坦反对十月革命,敌视列宁创建的苏维埃政权。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后,他参加了由德国社会民主党右派领导的反动政府,担任财政部长助理。1924年,伯恩施坦发表了自传《一个社会主义者的发展过程》,直到1932年去世,始终没有停止过他的修正主义活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