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中 : 书法训练与创作的5个层次,王铎的“层次”比米芾更高
第一个层次,指社会上各种书法爱好者,以及群众性的书法展览中大部分作者所达到的训练水平。他们接受的是一种初步的书法训练,能够掌握书写的某些基本要领,比如说藏锋、中锋等,还有各种点画的基本写法,但是训练不严格。达到这种训练水平的人非常多,他们构成了书法活动的社会基础。第二个层次是专业的技法训练。需要指出,我说的“专业“,指的不是他的工作岗位,认识他实际所达到的水准。专业训练,要求对书法的核心技法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并接受过长期的严格而刻苦的训练,对其中相当一部分有切实的把握。在基本功上,要达到超越宋人的程度。应该说,这个标准非常高,一个人可能一辈子都写不到这个水平,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最高水平所需要的技术训练的标准。只有面对这种目标,一个人才会明白,为什么书法是需要一个人去做一辈子的事情。观看书法的时候,要竭尽全力深入到伟大的书法作品深处,去体会其最细微的东西。一个人的敏感,只有经过这种训练,达到这种程度,才算得是具有专业书法资质的人。现在一些书法专业的学生、一些书法家的训练水平,已经超过了很多古人,明代、清代很多人都达不到这个水准。这给了我们一种信心。现在,也有一些新的理论为我们提供支持,这是传统理论很难做到。比如说,临摹一种字帖,那些重要、微妙的地方,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怎么去写——也许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但现在一些理论告诉我们,手应该怎么动作,有几种不同的方式可以写出这种笔画,其中哪一种动作更为合理。这几年印刷品的质量有很大的提高,古代杰作复制得非常好。这给我们的学习来极大的帮助,例如那些细微之处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应该用什么样的动作、速度来实现,通过精美的印刷品,我们会有真切的感受。杰作放在眼前,让我们知道,作为一位专业人员,在技术上必须达到的要求。此外,新的教材内容详尽,训练的方法科学、合理,只要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在基础训练上超过宋人,我们是有可能做到的。在《中国书法:167个练习》一书中,列出了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技法目录,但是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掌握全部的技法,所以没必要将这些技法同等对待,其中有些是基本的,必须首先熟练掌握的,有些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书法技法中最核心的东西,其实少得不可思议。书法史上,不说王羲之、颜真卿这种超一流的书家,就说明代、清代的大家,如果分析他们所有的作品,分析他们所把握的基本技法,不难发现,每个人大概就那么五六个。这种核心技术数量之少,出人意想。既然这样,我们就从这167个练习中取出一部分来,进行刻苦的、拼死的训练,就基本功而言,一定可以获得骄人的成绩。其中一部分佼佼者,完全可以达到我们提出的目标。我说过,学会写草书大概3个月就可以。很多人认为这也不太可能,事实上这么多年教下来,每一届学生都上4周草书,一周5天,每天只是上午上课。4周中,从执笔开始,到临摹狂草,课程结束,其中严格按照要求去做的学生,基本上掌握草书——包括狂草的书写方法,此后自己就可以去进行练习了——当然,进入草书创作还要一段时间。当技术分析和训练方法得当的时候,书法并没有那么神秘。人们之所以长期以来在笔法、章法、结构方面感觉到神秘性的存在,甚至一片茫然,就是因为没有理论和教学体系的帮助。专业基础训练,是一个真正有志于书法创作的人必须做好的一个层面。不弥补专业的基础训练,在书法创作上是站不住脚的,在书法史上立足更羌可能。一个聪明的人,敏感的人、有抱负的人,在这一点上必须竭尽全力,才有可能在这一领域争得一席之地。第三个层次是习作。习作,就是摹仿已有的风格进行创作,这种模仿有时是无意的。我把习作的范围定得比较宽,只要一个人的风格接近某一时代的某人,作品都算是习作。其中没有多少创造性。也许这样的作品在一些展览中可以入选,甚至获奖,但我们要明白,这只是第三个阶段。这里,我没有否定摹仿的意思,因为所有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创作还有更高的要求。第四个层次是,真正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作品。书法的堂奥是一定可以达到的,并不是没有路径。米芾的作品非常好,但仍有败笔,而且还不少。很长一个时期,我都在想,一件被大家认定为杰作的作品,如果其中有缺点,这种缺点被允许到什么程度?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例如王铎作品的某些笔触很随意,甚至有草率之感,但整件作品又非常精彩。这里严谨与放松控制得很好。放松的地方,周围往往就有一些十分精到的笔触,那些随意之处使你不觉得他是控制不住,而是不屑于控制。每一个时代,到底放松、“败笔”允许到什么程度,每个时代有区别,每个人有区别。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太放松了。第五个层次,就是王铎、董其昌、杨维桢这样的层次。真正的书法创作,应该对书法史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