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卷作文示例及近两年作文题

时间沉淀与事物价值:上海卷(含近两年真题范文)
2021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原题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材料语:试题“时间的沉淀”引导考生沉寂内心,凝聚力量,汲取智慧,科学思考,探寻真谛。关键词是“时间”“事物的价值”“认识”。逻辑思辨的空间便是在这三个关键词之间展开。材料用了一个“才能”的关联词,呈现为一种必要条件。而实际上,首先“事物的价值”本身就值得追问,事物有无终极价值,这个价值由谁认定,特别是用在时间的维度上,将来、后来的价值认定能否改变或者等同于先前、从前的价值判断?
其次是“时间的沉淀”,这涉及到到认识价值的方式。基于价值的恒定,“时间”可能会改变或优化我们认识事物价值的能力、方法、途径,而且这种认识本身也有可能逐渐丰富、结构化,让我们认识或认识到事物的价值具备可能。价值的“时间性”到底怎么看待?再次,“认识”是一种主观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会否再次改变?
所以材料说“有人认为不尽如此”。这个材料提醒我们在讨论与决策的时候,要更加谨慎地考虑命题、观点、意见等成立的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如此”“尽如此”“不是如此”“不尽如此”,考生在不断展开讨论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加深对于社会生活复杂一面的认识,体现命题对于学生思维深度与生活认识水平的考查意图。除了时间的积淀外,事物价值的彰显还需要什么其他条件。按照考生的惯常思维,外部条件可以是技术的发展、需要的变化、社会矛盾的转化、更多真相的揭露等,内部条件则可以是理性的回归、认识的深入等。
第一个观点: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
考生可考虑的角度有:
1.文学作品中经过时间沉淀的大多是经典
2.对历史的解读,如历史上的变革
3. 某些艺术品,如梵高的画
第二个观点: “不尽如此”,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解读
第一层,事物的价值不一定需要时间沉淀才能被认知
1. 事物本身就具有价值,如《红楼梦》等经典作品
2. 时间的沉淀只是条件之一,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客观条件的限制,左思、列文虎克的例子都能使用
第二层,事物的价值
1.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价值观也会变化,对事物的态度,衡量标准也不相同,如一些网络作品流行一时,但现在看来没有价值,再比如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评价。
3.人有认知局限,所以即使时间沉淀,人也不能全面认识事物的价值。
立意角度:
1. 价值有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
2. 提升认知水平,多角度挖掘事物的价值,才能不囿于时间限制。
【优秀范文】
01人生价值在时间沉淀中彰显
做有价值的事,成为有价值的人,是我们很多人的毕生追求。如何达成这样的人生目标,需要时间来检验、沉淀、才得以彰显。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人是耐不住时间的考验,而终成历史长河中泛不起的浪花,又有多少人经历人生磨难初心不改,坚持数年如一日,终于磨砺成一朵有价值的浪花,甚至化作了一番春雨泽被后世。
人生价值用时间与初心成就。一日做事为人积累不成有价值的事,做任何事都离不开时间的积累,均不见古有司马迁历磨难而初心不改,十四载终于编纂史学巨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君不见人民的教育家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初心不改,做百名孩子口中的“妈妈”、山区女孩子的一线曙光,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为国家输送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用时间积蓄人生的价值,或于后世,或于当代绽放人生价值的光芒。
人生价值用时间和耐心沉淀。时光的法力就在于过滤很多看似美好的价值,当你有时用心用用耐心去创造,并等待过后就会有丰富的积累,是看夫参与勾践的人生变换,当副参营的人生的辉煌而放下耐心去对待忠诚于他的臣子,勾践已然用卧薪尝胆的几十年的耐心得以越国的崛起,还有很多工匠的精神,正因为如此在时光的打磨中,价值得以沉淀积蓄
人生价值用时间和决心彰显。从个人价值到家国价值都是这样形成的历程,如果没有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战斗,哪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百年决心的坚守,从红船一路艰辛走来,披荆斩棘,开拓前行,哪会有我们充满生机活力、欣欣向荣,走向富强的新中国,以及怎么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没有几代航天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历程,怎么会有航天大国、强国的诞生?从最初的小小红船,慢慢在历史的淘洗、人民的选择、岁月的锻造中,中国成长为满载13亿人民群众美好意愿的中国巨轮,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伟大与光辉,成就了百年大党矢志不渝、永恒不变的信念追求与价值取向。
体悟了祖国穿越100年的历史变迁与灿烂辉煌,感叹人生每一幕积累都激动万分、每一刻奋斗都难以忘却、每一秒沉淀都铭载史册。我们青年人正处于人生的发展初期,无论是对个人成长的规划,还是对社会国家的奉献,都要立足当下,埋头苦干,坚持坚守,用不忘初心积淀,用耐心发扬,用决心点滴汇集,让时光作证,让价值彰显!
02拿什么来检验事物的价值?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很多超前的事物、理念,很多复杂的事理、真相,往往需要日迈月征、长久沉淀之后方能水落石出、道远知骥。那我们是不是只能在时间的长河里静等花开呢?
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说“真理是时间的孩子”。
那么实践和时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可以这样说,有些价值,短期实践就可出真知,为人们所接受,而有些价值需要漫长的实践才能花明柳暗。这取决于事物的复杂程度,并且受到时代局限性的影响。
3      0           年       前"蛇口之父"袁庚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口号时,内心是有忐忑的,他希望从邓小平口中得到一个答案。邓小平非常认可,并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2005年,领袖号召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环保的基本国策。从“高速”发展到“高质”发展,尽管我们不断被时间检验着,也被时间改变着,但能不能说以前的策略就没有价值呢?
可以说实践是刚性的,时间是弹性的。
五石之瓠,在惠施的手里只能成为一堆劳人思忖如何分类的垃圾;“能不龟手”之药,有人靠它喊出了双赢的“芝麻开门”,有人却因它世世代代受洴澼絖的辛劳。而这其中的区别,是无法用时间检验的,是思维和智慧的问题。主动探寻规律,用辩证、发展、创造性的眼光挖掘价值,用逆向思维、灵感思维、统筹思维,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造福于人类。
倘若我们总能这般焕发事物的价值,何须静候时间的检验呢?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类也许永远有视线难及的地方。我们要竭尽所能深谋远虑、科学决策,但也不能因某些势必无法看到的未来、人类无法突破的局限而畏首畏尾!我们处于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试玉未必要烧三日满,辨材何须待得七年期,太多的硬核支撑使得我们的预判和规避能力空前强大,可以加快沉淀、甚至超越时间!
在这个“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时代,何不用“试玉辨材”的耐心和韧性、“放眼长量”的格局和胸襟,完成价值沉淀?
03时间是一种检验
美丽的蝴蝶漫天飞舞,谁又知道它曾经是那只丑陋的青虫,浑圆的珍珠洁白晶莹,谁又知道它曾经是一颗细小的沙砾。事物的价值总是众说纷纭,我们没有上帝视角,无法判定是非对错。而时间就像一位公正的老人,证明一切,也检验一切。
时间是一种检验,检验事物的真实价值。梵高有着极高的艺术才华,但是他生前不受理解,一生只卖出了一幅画。幸好时间给了他应有的荣耀与尊重,他的画作流传后世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在宋朝权倾朝野的秦桧为了自己的利益用“莫须有”的罪名毒害了忠臣岳飞,但是时间给了他应有的评价,人们记住的是秦桧的心狠与恶毒,是岳飞的忠诚与英勇。明珠终不会蒙尘,时间检验了梵高的画作,并使它大放异彩;邪恶必会被鄙弃,时间检验了秦桧的罪恶,并使他遗臭万年。时间,能让事物的真实价值得到凸显。
时代的限制性让事物的价值不能及时显现,而时间给予了人们改正错误、发现真理的可能。“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余光中站在历史的岸边,对着滚滚东去的河流,喃喃自语,却成为了对屈原最好的悼文。生前被郑袖、靳尚排挤诬陷的屈原在冰冷的河水中洗净了身体,也在历史长河中也轻松洗净了污名。同样,被历史改正错误的还有王安石,这个执拗的改革者,试图以一己之力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现状,却最终在守旧派的攻讦中黯然离世,甚至在长期历史中,都被当作成害国蠹民的奸臣。然而,当历史行进至现代,对王安石的评价日见正面,梁启超甚至评价道:“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每个疯狂的时代都有无数人前仆后继地想要改变,太过新潮的事物可能短时间不能让人接受,但是时间会给人们公正的评判,真理必将会战胜谬误。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时间是一种检验,但是我们不能只是静静等待,要创造各方面的条件去最大化实现我们的价值。权威曾经认定“水稻没有杂种优势”,但袁隆平却没有屈从于所谓的权威,而是在日复一日地努力中找到了杂交稻,击退了饥饿的威胁,造福了世界人民。若他只是得过且过,静静等待水稻亩产量自然增长,之后的各种水稻新品种也就不会出现,哪来的“杂交水稻之父”?等待不意味着我们能不劳而获,也不意味着我们能守株待兔,把握今天,珍惜拥有,期待明天才是智者。
丰子恺有句话很是经典:“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时间老人会给人最公正的检验。当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度过每一个充实的当下,在不久的将来时间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评判。
04重塑事物价值
白居易有诗云,“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要想认清事物的真正价值,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时间距离让事物如同发酵的美酒,时间越久,味道越醇正。可见,时间的沉淀在事物价值被认知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事物价值被认识不仅仅只有时间沉淀一种方式,左思《三都赋》完成,洛阳瞬间纸贵如金,价值也有即时性的一面,那么,时间到底在价值被认知中起了什么作用呢?
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声名鹊起的人总是让人万分感慨。孔子生前“累累如丧家之犬”,死后人们追称“万世师表”;印象派画家梵高生前潦倒,死后作品被世人追捧,竞价竟高达数千万美元;卡夫卡在昏暗的阁楼里写作,人们对晦涩的象征嗤之以鼻,可后来象征主义大行其道,卡夫卡的价值被人们发现。时间的魔力如大浪淘沙,总是让我们惊喜地发现,狂风吹尽,夜空群星闪耀。可是我们也不禁沉思,为什么事物的价值要经过时间的沉淀?
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超前于时代,很少有人可以理解和认可他们的价值,“众人皆醉我独醒”,因此被社会大众拒绝;又或者是在漫长的实践检验过程中,人们冲撞出来的路,恰恰是他们引领的方向;而社会的思潮或审美的风向,又常常容易被庸众掩埋,所以说,事物的价值要随着时间的流逝,科学的发展,思想的进步,而后慢慢地被人们认可,然后接受,然后推崇,最后被推举到圣坛之上,如火炬成为人类之光。
因此,时间沉淀确实对事物价值的认知有重要价值,可是事物价值被认识,时间的沉淀却绝非唯一的要素。何为价值?被世人认可是价值,可是价值的存在不仅仅只有这一条道路。我们该如何评判事物的价值,重塑事物的价值?我们不能等待时间的沉淀,陶渊明生前门可罗雀,可是我们能否认定他的隐居没有价值吗?不,陶渊明的价值并非等待时间的沉淀,他重塑了价值,而这种价值无需等待时间的沉淀,甚至无需等到被世人认可。
价值需要重塑,在漫长的时间中,我们不能苦苦等待价值被发现,清风明月,花枝自满,何必等待时间,请重塑你的价值。
05唯坚韧者遂其志
大千世界,每个事物都像一张空白的答卷,等待着我们填上答案,这份答案便是他们的价值体现。诚然,事物是客观存在体,只有满足了其他客体的需求才可以被赋予价值,而这份价值的发现与认识,离不开时间。
因此,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
这话不能算错。首先,事物的价值取决于被需要的程度,这个过程不仅需要不同客体对事物进行接触,还需要在漫长的接触中进行评价和反思,进而形成对事物价值的认识,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时间的积累。其次,事物的价值创造是一个生生不息、循环流动的过程,生生不息的见证就是时间的凝聚。另外,有人曾说“时间是最大的奥秘”,任何事物,只有经历了时间的千锤百炼,方可彰显其经久不衰的独特价值。
梁衡曾说:“人生在世,天地公心”。穷书生柳永一生流落于歌馆青楼,经历了四次科考才考中进士,北宋历史上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但只有柳永至今仍让人铭记在心。我想,这是因为柳永诗歌的价值,在经历了时间的无数次洗礼之后依然熠熠生辉,所以梁衡先生感慨天地公心。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所有的人,都能像柳永一样幸运。沉淀的时间,说到底终究还是一个奥秘,有客观性、不确定性、被动性,事物的价值要被人们认识,不能仅仅依靠时间,还需要人们卓越的探索精神、积极的传承精神、宽厚的包容精神……
价值依赖于时间距离,但时间距离却并非是真正关键的因素。一如在青蒿草中提取出青蒿素的屠呦呦,没有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探究,再久的时间沉淀,青蒿的价值也无人认识;又如帮助柳永度过贫贱岁月的青楼才女们,没有她们的时代传唱,再久的时间沉淀,柳永诗歌的价值也无人认识;还如经历了1600次失败的爱迪生,没有他的越败越勇、越挫越坚,再久的时间沉淀,碳化棉丝的电灯价值也无人认识。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每个人都渴求自我的价值被他人认识,但如果只是消极的等待时间的眷顾也是徒劳的。作为年轻人,我们不能怀着“时间能证明一切”的侥幸心理,为自己的“佛系”和“平躺”找理由。我们需要的是探索、勇敢、坚毅……但也不要为了彰显价值而陷入疯狂,一味“内卷”,只需找到方向,做好自己,价值的被认识就会指日可待。
06主动认识事物的价值
文艺复兴的思想光芒照亮了“人”的价值,将人性的光辉带回世界;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使我们认识了“科学与民主”的价值,撼动了旧思想腐朽的根基。可见,很多时候,事物的价值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淘洗,才能被人们认识。
事物自身的复杂性和变化性把原本的价值隐藏了起来,使得人们难以发现。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写道:“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衣貌取人,岂不慢了天下贤士。”不论是美玉还是贤士皆藏于粗鄙的外在之下,唯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我们才能发现到顽石中玲珑剔透的美玉,才能认识到褐衣布裳中的贤能之士。
从主观上看,人的认识局限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穷尽对事物的认识,自然也就无法立即发现事物的价值,而是需要时间的不断淘洗,不断地完善认识,进而发现价值。《庄子·秋水》中的河伯受到环境限制“以天下之美尽在己”,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而望洋兴叹。所以人不断完善和拓展自己的认识,对于发现事物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也正是人经过时间沉淀的过程。
面对复杂的或充满变化的事物时,或者是我们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局限时,我们确实不能立即认识到它的价值,这当然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等待价值的显现和被发现。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事物的价值存在具有客观性以及价值的呈现又具有多样性。在面对简单的事物时,我们会轻而易举地认识到它的价值所在。但从人类历史看,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蕴含在复杂的事物之中,也可能最需要等待时间来呈现。
诚然,在时间的沉淀中,事物价值会一层一层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对于事物价值的认识不应是一个被动等待时间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追求和不懈探索的过程。屠呦呦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完善自己的认识,终于在青蒿中提取青蒿素,使普普通通的一种中草药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英国数学家怀尔斯证明了数论中历史悠久的“ 费马大定理 ”,让代数数论前进了一大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用不断完善的知识和坚定的态度,在时间的沉淀和淘洗中,主动去发现事物的价值,进而不断地完善自己,造福社会。
2020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原题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写作情境的限制。作文材料是由一个前提条件和一个选择疑问构成的。“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中已知的前提条件,“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对此问题的答案,是命题者的立意所在,考生要思考的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须整体把握材料中两句话的内在关系,再结合特定的任务立意来行文。也就是说,考生不但要兼顾到材料中的前提背景,还要明确表明对“人是否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态度、认识和思考。 
价值判断的限制。命题人要考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前提是要明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涵盖哪些方面,“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影响涉及的范围有哪些,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世界的都可以考量。
文体的限制。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立意角度自由。立意角度相对来说是自由的,“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可小可大,既利于考生着眼于小,具体而微地写作,也利于考生从宏观落笔而进行宏大叙事,在一个较为宏阔的历史场景甚至现实情境,铺展文笔,深厚而思。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联想思考自由。这则作文材料是一个能启发考生思考,能让考生找到相契合和相互关联的写作材料,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是否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在理性思辨和文化审美以及生命感悟上,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意想不到发生的”可以让学生联想到此次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球的各行各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来说,都是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能让考生联想到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无能为力还是大有可为的。
【立意参考】
切题立意:
面对世界上意想不到的转折,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人是能够改变和影响事物发展进程的,人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例如:积极作为,人定胜天。
偏题立意:
面对意想不到的转折,是无能为力的,不要做无力的挣扎,消极地接受对待。   
【优秀范文】
01那些“意想不到”的转折
把时间之钟往前拨十年。如果在那时,我对正在世博园区里跑得不亦乐乎的父亲说,别玩儿了,赶紧去体检,去查肺,去动手术,我的生活轨迹肯定会不一样。
当那一天到来时,它当然是意外。
把时间之钟往前拨一年。如果在那时,我对正在武汉工作的同学说,别上班了,赶紧出来,不然再过半年就麻烦了。如果我能说服他们,他们的生活轨迹肯定也会不一样。
当那一天到来时,它当然也是意外。
把时间之中往前拨一天。如果在那时,我对几个微信群里的人喊,大家抓紧时间,赶快全仓,今天股市要大涨。如果大家真听了,至少今天的心情肯定也会不一样。
当那一天到来时,它当然还是意外。
当人类第一次看到升腾的火焰,当马夫第一次看见冒着蒸汽的四轮怪物,当人们第一次仰着头看见莱特兄弟的飞机扑腾上天空,当你第一次发现手机的作用已经跨越了通话与短信;当你信心满满却被女生无情地拒绝,当你随手刮出的一张彩票中了大奖,当你买下的盲盒是一个隐藏款,当你的后脑勺突然透出了岁月的光亮……
你看,我们一直在经历各种各样的“意想不到”。有些是运气,有些是对质变的疏忽,有些是能力的边界,它会突然横亘在我们面前,把我们的余生弹向另一个地方。就算你拼命掌舵,也敌不过海浪的力量。
有人会说,那就把舵放下吧。看海浪在面前划过,等舟船四处飘荡。有时我们会觉得,这是随缘与静心——但你真仔细看,却发现每个人的手,依然紧紧地按在舵轮上。
十年前未曾想到的转折到来时,我们全家人互相鼓励,一起扛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刻;一年前未曾想到的转折到来时,我们所有人居家守望,共度时艰;一天前未曾想到的转折到来时,我们看见了复苏的迹象,又燃起了前行的信心……
当商场的客流因意外而凋零,营业员打开手机,向屏幕那端介绍起了产品;当学校因意外而封门,老师站在摄像机前,告诉孩子停课并不等于停学;当企业因意外无法正常运作,一纸补贴通知递到了租户的手里……
那是这一年,我们刚刚经历的事情。
总有人会感叹自身的渺小,时代的一粒尘,头顶的一座山——但你真仔细听听,那些渺小的叹息,是否真的会让我们离开舵轮?
你看,并没有。
那些意想不到的转折,确实在我们面前画了许许多多的分岔路,使我们原先的计划面目全非。但我们从来没有停下脚步,哪怕有抱怨,哪怕有哀叹,我们依然会选择其中一条——
披荆前行。
02意外的转折,分内的作为
寒假前,谁也不会预料到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长假,而我们的前途将要遇到一个大转折。因为这个转折,我们整整晚了一个月才坐到考场里答这份考卷。你看,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要我说,这恰恰说明人对事物的发展进程不是无能为力,而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仍以这次疫情为例。当病毒突然来临的时候,我们没有经验,一时手足无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我们因为不了解这个病毒,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就听之任之,让它在我们这里肆虐,那么现在,高三学子们躲避病毒惟恐不及,谁还愿意聚集在这里冒险呢?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够从容不迫地在考场上答题,是因为我们通过积极的作为,使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赢得了周边环境的安全。如果没有党和人民的齐心合力,积极抗疫的努力,怎么会有基本控制疫情的结果?我们可以拿世界上最发达的某国来对比一下,如果我们没有当初那些果断的举措,而是像某国“国君”那样夸夸其谈抑或一门心思甩锅,致使国内的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即使高考如期举行,考生甘愿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前来答卷,心里也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怎么会有正常的发挥呢?
当然,我们讨论的是面对意外。所谓面对,就是我们在意外发生以后,至少还有生命存在,还有作为的机会。比如地震突如其来时,那些不幸遇难的人们,对事物发展进程的确是无能为力了。然而,只要一息尚存,就应该努力争取活下去,做下去,好下去。古今中外把转折变成机遇的例子不胜枚举,司马迁遭遇腐刑是转折,史铁生截瘫是转折,贝多芬失聪是转折,……这些遭遇厄运的人,生生把转折演绎成光辉灿烂的人生。这些大家耳熟能详事例都在证明,当转折发生以后,积极面对是可以转危为机的。
再看看我们的身边,有往常平淡无奇的同学在这个大长假中实现了弯道超车,这个转折被变成了机遇;同时也有曾经出类拔萃的同学泯然众人了,这个转折给他带来的就是灾难。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呢?我想,这取决于其在面对这突然转折的时候,是否有所作为。当然,这里的有所作为,不是胡作非为,而是积极的,理性的,科学的作为。
面对意外的转折,可以有为,也应该有为。这才是我们向这个时代交出的合格答卷。
03重大转折面前,换一种活法
疫情期间有个大连小伙被滞留在武汉,现在大家都知道他名字叫蒋文强。他滞留在武汉的原因相当离奇。本来他是乘高铁去长沙谈生意,中途饿了,就从第2车厢到第9车厢餐车买盒饭,然后就近坐在第8车厢没有离开。他哪里知道这节车厢是返汉人员专门车厢,车到武汉,列车员让他下车,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就下了车,可能想从这里再换车去长沙吧。
返汉人员专门车厢,应该有隔离措施或者至少挂块牌子吧,这些都没有,列车员图省事把人撵下车了事。对蒋文强来说,这绝对是意想不到发生的,当时他还没有意识到这将是他旅程中的重要转折。
下了车他才发现形势的严重性,住没处住,吃没处吃,想离开也不可能了,武汉当时已经封城。天下着雨。当时的形势,即便他去找有关部门,可能也顾不上他。
按事物的进程,他应该流落街头了。不是没有这样的情况,有一对黄冈到武汉就医的夫妻,身无分文流落街头,当时政府还腾不出手来,过一段时间,这部分人才被关注,政府给他们发钱,安排住处。特殊时期,大家互相理解一下吧。
没想到蒋文强在艰难的夹缝中,开出一条生路来,“逆行”改变了事物的进程。
为了解决住的地方,他主动联系当一名志愿者,成为武汉第一医院隔离病区的一名保洁员,工作是打扫卫生清运垃圾。每天换3次防护服进舱,工作12小时,还有500元工资。负责这个病区的是南京鼓楼医院,医护人员教他怎么戴口罩怎么穿防护服,有一次他胸口发闷,以为被感染了,医生检查后告诉他,是N95口罩戴时间长了的缘故。他一干就是一个月,直到封城结束才同大连援鄂医疗队一起回家。
蒋文强凭一己之力化解了疫情加在自己身上的意想不到的困难,不但解决了吃住,还为抗疫做出了贡献。媒体采访中他实话实说没有刻意拔高自己,他说当时也不想去医院工作,怕被传染,他想做接送医护人员的志愿者,但是这个岗位需要自己带车,实在没办法了,他才去医院当保洁。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人无力改变这粒“灰尘”的重量,但是可以顺应时势,有所作为,让事情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蒋文强的故事为这句话作了生动的注解。
04信念支撑的美好未来
生活总有很多艰难,总有很多措手不及的转折时刻,也总有那些需要咬牙支撑的时候,谁都想在经过磨难的时候得到援助好支持,谁都想在经过磨砺的时候,能够收到关怀和安慰。
当所有的力量都不能成为依靠的时候,自己的生命信念,才能支撑自己情怀的温暖。没有谁能摆脱生活本身,所有教化与思考,都来源于生活本身,任何时候,都是生命的重启时刻,在于能不能把握自己命运重启的生命机缘。
你,是一切的答案。多一份生命的自我觉醒,多一份自我信心的自我重建,那么就少一个苦难的灵魂。它是一种自我重塑、自我救赎、自我泅渡、自我认同,并且自我坚守的一份命运操守。
多一份对生命的这种洞察,多一份对自我情绪的规范,多一份对自我价值的光明认同,时时刻刻都是在选择,时时刻刻都在把握。除生命之外,每个人还有一种东西需要善加守护,需要善加保存,需要善加呵护,需要善自护持。那个是什么?就是自我不可动摇的信心。
就算生活再多的苦难,也不能掩盖自己对生活最美好的追求;就算生活再匆忙,再拮据,再困窘,再伤感,也赋予自我内心世界最强大的信念和力量。
生活不只是生存的外围氛围,生活还是一个良好的生命心态。现实怎么样,现实真的很残酷、真的是一场懵懂的煎熬吗?在现实中历练,本来就需要一种自我信念的储备、自我风骨的坚强。人生是什么?携一场生命之旅,走一遍山水田园,活一回胸怀激荡,走一场风雨徜徉,相约生活的美好,爬山就爬山。
迎接美好未来,对于生命的自我选择,它是一种出发的状态。认同所有的美好、信念和光明,坚持价值、力量和内涵,只要认为是对的,那么就去做,坚持去做。
生活是用自己的努力,去丰富了那些生命的经过;用自己的情怀,去拓展了自己生命的豪迈;在生命里付出、再付出,愿意付出,我们叫做用信念支撑那所有经过的时光,愿意去努力,愿意去付出,愿意去奉献,愿意去陪伴这曾经经过的时光。
终究要看到自己曾经的努力,记录着生活经过的种种精彩;经历那些人情凉薄、世态炎凉,终究没有败给生活,终究认同了自己内心光明的选择、光明的靠岸、光明的认同,努力做成了自己想做的那些事情,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认同生活的积极力量,适应人生的曲折变化,用更强大的内心世界,迎接生命旅程中所有的遇见与启迪,包括适应那些意想不到的曲折和需要承载的艰辛与超越,便是命运可以链接的未来。
2019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原题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莫放修芦碍月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蒹葭》是《诗经》中最为优美抒情的一首。奇怪的是质朴粗犷的秦地怎会有这样悠远别致细腻的音乐呢?可是在我还没有深深懂得它的美之前就忽视了它: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国家和民族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了。校园里、电视里、电台里、各种与音乐有关的综艺节目里,我们听到了太多异域音调,以致于我们会产生错觉,会忘了这是在中国的文艺节目。
在越来越开放、包容、自信的当下中国,一味地反对这种异域音调,认为其“异”而影响到中国音乐的“美”,从而简单地否定、排斥、拒绝的人可能不多了。的确,如果我们能够理性地看待,你会发现异域音调会呈现出各种不同而独特的美。如莫扎特小提琴的悠扬,巴赫如一条静谧安详、清澈见底的小溪水,而摇滚则爆发着生命原始而刚强的粗犷之美,那是对生命力量和价值的渴望。 但是在一阵阵热闹甚至有些喧嚣的背后,我越来越觉得不安:因为我们更需要自己民族的音乐,需要我们的“中国味”。需要中国味的优美、抒情、澄静、人文、对生命的爱和包容,那种在苦难中依然饱含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这时我们就能明白中国人为什么会特别喜欢《蒹葭》。因为它的朦胧,它的在淡淡的忧伤背后依然热情地执着,因为它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之美,因为这是我们骨子里天生注定要流淌的永远无法改变的东西。有了这些,你一下子就听懂黄土高坡上的呐喊,就能听懂孔子的一声喟叹:“吾与点也!”
音乐如此,我们的教育、绘画、科技、历史等等不也如此吗? 
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海纳百川”,这些都没有错,但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却渐渐地失去了自信心,甚至错误地认为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文化落后,从而我们简单粗暴地抛弃了我们许多堪称人类文明顶峰的成果,弯下了我们曾经高傲不屈的战火和刀枪都无法征服的脊梁!这是多么愚昧和悲哀的事啊! 
加缪说:“当对幸福的憧憬过于急切,那痛苦就在人的心灵深处升起”,我们是不是正犯着类似的错误呢?所幸加缪还告诉我们:“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中国人需要中国自己味的音乐以及一切。 
北宋诗人张先诗云:“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骤雨初歇,一派秋色更加迷人,岸边的芦苇茂盛得生长,但不要妨碍我欣赏将至的夜晚。或许在你拂开芦苇时,才能见到一轮明月冉冉东升的诗意美。在倾听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后,那轮冉冉东升的明月就是我深爱的“中国味”。
(0)

相关推荐

  • 「作文解析」我们都是新时代打工人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李静 西南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四川省中学一级教师,从教第四年,热爱语文教学.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巩彦芬 / 责编:易沐 审校:赵东 / 美编:易沐 [作文题目] 阅读 ...

  • 名师写高考作文(上海卷)|“浅浅体”诗歌,有价值吗?/李强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已出炉,今年高考语文共有8套试卷,分别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浙江卷. 李强老师将在后续几天与考生们同写高考作文! 2021年 ...

  • 202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公布,难倒一片网友!你会写吗?

    还记得你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什么吗?市教育考试院刚刚发布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详见下图.如果是你,会怎么写呢? 2000-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附后↓↓ 202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对于上海的这道作文题 ...

  • 2021年上海卷写作指导与示例

    [   真      题     呈   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 ...

  • 2020高考上海卷1篇满分+5篇标杆作文

    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 ...

  • 佳作丨2020高考上海卷1篇满分+5篇标杆作文

    ​​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 ...

  • 2021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审题构思详解

    原题如下: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审题篇 本题依然承续了上海卷简明隽永的风 ...

  • 2021高考作文真题解读:北京卷 上海卷

    温馨提示:高三勿进! 考都考完了,准备明天的考试更重要哇 2021高考语文考试落下帷幕,新鲜出炉的#高考作文#来啦! 今年共有9套考卷,分别为: 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卷①. ...

  • 律师手痒挑战2021年高考上海卷作文

    作者丨山俊 来源丨北京观韬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 2021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 围绕此题目,作为一名上海律师我写了一篇小文,想说一些心里话. 你可能不知道的恐惧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想表达一 ...

  • 2021年高考作文上海卷同题作文:祛除时间滤镜,闪现真理曙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名师解读] ...

  • 2021年北京卷作文写作指导与示例

    [真题呈现]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 ...

  • 2021年北京卷作文写作指导与示例(含下水文5篇):论生逢其时

    [真题呈现]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