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公孙瓒篇(下)

汉末群雄系列之公孙瓒(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公孙瓒重大事件之七——界桥之战(战前形势)

上篇文章讲到公孙瓒携东光之战大破青州黄巾威势,转过头来准备收拾袁绍,由此爆发了著名的界桥之战。

界桥,顾名思义是分界之桥,冀州巨鹿郡与清河国交界处有一条清河,界桥就连接着清河两岸。不过具体的战斗地点并不在河边,而是在界桥以南约二十里,巨鹿郡的广宗城附近。当年张角就把广宗当做黄巾军大本营,与皇甫嵩展开激战。巨鹿更不用说,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这场战役称作巨鹿之战也未尝不可,只不过冠名权几百年前就被项羽先占了。

界桥之战的战前形势有必要介绍一下。公孙瓒在堂弟公孙越死后初次向袁绍发难,并且上表朝廷历数袁绍十大罪状,包括引董卓入京、逼韩馥让位、偷袭孙坚后方等等,其他虽然也有凑数之嫌,但十大罪状一抛出,舆论风向确实有不小影响,史书载“冀州诸城悉畔从瓒”。

袁绍恐惧之下,让出渤海太守给公孙瓒另一堂弟公孙范,这才暂时罢战。公孙瓒不久大破黄巾军,借机把势力渗透到青州,并上表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大肆委任诸郡县官员。

其他且不论,连冀州刺史都敢安插,显然是准备与袁绍彻底分个高低。那么,看上去横跨幽、冀、青、兖四州的公孙瓒,实际势力范围究竟如何?

首先看幽州。公孙瓒在幽州有个上司刘虞,作为曾经袁绍想要拥立、董卓想要拉拢、胡人非常敬畏之人,刘虞在当时拥有极高的声望。起初刘虞只给了公孙瓒一万人驻扎于右北平,公孙瓒能有后来的实力都是靠自己打出来的。也就是说,公孙瓒在幽州是一股尾大不掉的军事力量,虽然强势,但刘虞并不是摆设,拥有合法的行政管理权,也掌控着公孙瓒军队的粮草与资金。再加上辽东太守公孙度已经趁乱割据,所以公孙瓒在幽州顶多算与刘虞分庭抗礼,还因为官职因素并不名正言顺。

其次看看其他各州。公孙瓒虽然起家在幽州,但真正的核心势力范围其实是冀州。包括著名的易京也在冀州而非幽州。由于刘虞得人心,穷兵黩武的公孙瓒在幽州其实并不吃香;基于同样的道理,巧取豪夺的袁绍在冀州也有很多反对派,这些人把对袁绍的仇恨化为支持公孙瓒,使得冀州大片地区倒向公孙瓒,包括袁绍主动让出的渤海。以界桥为界,大体上冀州被袁绍与公孙瓒二等分,此时的公孙瓒即便在冀州声势也毫不弱于袁绍。至于青州,刘备做平原相,平原又与渤海郡相邻,后来陶谦有难,田楷与刘备还有余力去南下救援,可见青州至少主导权确实在公孙瓒手中。而兖州就只是虚名了,毕竟兖州可是有曹操在,据史料记载公孙瓒的兖州刺史单经在平原被击败,可见公孙瓒的势力应该没能渗透进兖州。

综上所说,公孙瓒的核心势力范围其实在冀州北部,而幽州与青州只是凭借兵力暂时强势,至于兖州则鞭长莫及。如果摊开地图,您会发现公孙瓒的核心范围集中在渤海沿岸各郡,恰好跨越幽、冀、青三州,听起来很唬人,实际范围不是特别大。

当然,此时的公孙瓒声势上比仅占半个冀州的袁绍强很多,所以才敢又是上书历数袁绍十大罪状,又是上表委任冀州刺史、兖州刺史,大有把袁绍、曹操联盟一锅端的架势。

公孙瓒重大事件之八——界桥之战(战斗)

公孙瓒第一次向袁绍发难,交战结果以袁绍落败,朝廷派使者劝和告终。

《后汉书·赵岐列传》是时袁绍、曹操与公孙瓒争冀州,绍及操闻岐至,皆自将兵数百里奉迎,岐深陈天子恩德,宜罢兵安人之道,又移书公孙瓒,为言利害。

这也是公孙瓒得到渤海郡的直接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袁绍得到喘息之机。

初平二年(191)冬,公孙瓒大破黄巾,再次兵临盘河,冀州多地望风而降,袁绍被迫应战,界桥之战正式开打。

公孙瓒以三万精兵列阵,中间为一万骑兵冲锋,两翼步兵紧随其后,攻势凌厉。袁绍军大将麴义仅带八百精兵举着盾列阵迎敌。公孙瓒见对面兵少,便令骑兵大举突击。哪知麴义的盾牌阵下突然强弩齐射,冲锋的骑兵纷纷倒地。原来,八百盾牌兵阵中还掩护着一千弩兵,一阵强弩把毫无防备的骑兵射的七零八落,前面的战马纷纷倒地,后面的来不及躲闪也多有踩踏。

《后汉书·袁绍列传》载:绍先令麴义领精兵八百,强弩千张,以为前登。瓒轻其兵少,纵骑腾之,义兵伏楯下,一时同发,瓒军大败,斩其所置冀州刺史严纲,获甲首千余级。

这里“甲首”一词有人存在误会,在此简单解释。有朋友在其他文章可能见过其他战争中获甲首多少多少的记载,部分文章煞有其事地分析:古代披甲的都是军官,普通士兵配不齐铠甲,所以假设甲首一千,那么总共斩敌要乘以好几倍云云。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是过度解读。甲首就是士兵的代称,“甲士之首级”而已,严谨点可以认为是精兵,若认为是军官就太夸张了。

只可惜严纲冀州刺史位置还没坐热,脑袋却先搬了家。这场大战当然不可能以公孙瓒损失“甲首千余级”就算完,双方还要进行第二回合。

麴义领兵追击至界桥,公孙瓒也已经收拢部队稳住阵脚,双方再战,公孙瓒再次落败。麴义直接冲进公孙瓒大营,拔掉中军大旗,公孙瓒的部队见状纷纷四散奔逃。

公孙瓒部队骑兵多,逃得快,慌乱之下竟有两千多人与一支不到两百人的袁绍军小部队遭遇。公孙瓒的骑兵觉得有便宜可占便发起进攻,不曾想这一百多袁绍军配有数十张强弩,靠着土墙拼死抵抗。公孙瓒军见状,很快无心恋战撤走了,却不知道他们差点就改变了历史。原来,这两千人围攻的一百多袁绍军里,袁绍本人就在其中。

这场战役其实并未根本改变公孙瓒与袁绍的硬实力对比,公孙瓒整体仍然占优。但是,公孙瓒驰骋战场多年的法宝,骑兵突击在这里失灵了,被袁绍以少胜多打得大败。以前公孙瓒打的都是游牧部落、黄巾叛军,都是不讲究运用兵法直来直去的战斗。与袁绍的大战暴露出公孙瓒的用兵水平,被对手吃透的公孙瓒开始落于下风。

初平三年(192),公孙瓒与袁绍又进行了巨马水之战与龙凑之战,双方总体上互有胜负,公孙瓒起初在巨马水之战斩杀袁绍军七八千人,但随后在龙凑之战大败,丧失冀州大部分地盘,只能退回幽州。另外,在这期间公孙瓒的外部环境也变得不利起来。

《后汉书·袁术列传》载:初平三年,术遣孙坚击刘表于襄阳,坚战死。公孙瓒使刘备与术合谋共逼绍,绍与曹操会击,皆破之。

随着孙坚的死,袁术失去了最得力干将,在与袁绍的争锋中落于下风。袁术这个最有力的盟友实力减弱,对公孙瓒自然不是好消息。然而外部环境恶化还在其次,内部矛盾却如火山爆发般激烈。

公孙瓒手下未能施展才能的赵云

公孙瓒重大事件之九——怒杀刘虞

说起公孙瓒,不得不提其阵营中名气最大的两个人,刘备与赵云。界桥之战虽败,但公孙瓒在巨马水又把袁绍痛扁一顿,一路南下占据冀州、青州大片区域。

《后汉书·公孙瓒列传》载:乘胜而南,攻下郡县,遂至平原,乃遣其青州刺史田揩据有齐地。绍复遣兵数万与楷连战二年,粮食并尽,士卒疲困,互掠百姓,野无青草。

袁绍派长子袁谭与田楷打了足足两年,打得双方都筋疲力尽,才最终击退田楷,这个时间已经是兴平元年(194)。而刘备则已经脱离公孙瓒投入徐州陶谦阵营,不久又接任陶谦领有徐州。从刘备脱离公孙瓒阵营的时机来看,当时公孙瓒力量还很强,跨有幽、冀、青三州之地,部下田楷在青州也居于强势,所以有余力援助陶谦抵抗曹操。所以脱离强势的公孙瓒加入较弱的陶谦,刘备并没有受到舆论指责。当然,刘备的眼光过人,已经预判到公孙瓒不能成就大事,尽早脱离也非常明智。

至于赵云,在公孙瓒麾下的记载很少,只知其与刘备同属田楷部,因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假回乡,其后并未归队。想必赵云对公孙瓒也很失望,看清其并非值得跟随的明主,直至七年后,赵云与刘备辗转在邺城重逢,这是另一段故事了。

言归正传,继续说公孙瓒。

巨马水之战让公孙瓒威风不已,但不久在龙凑之战中又被袁绍翻盘,这次战役史料没有详细记载,但结果是公孙瓒战败,先退回渤海,然后与堂弟公孙范一同撤回幽州蓟县。公孙瓒因为与刘虞关系不好,于是在蓟城东南另筑小城居住,与刘虞相互戒备。

前面说过,直到公元194年时田楷还在青州,意味着公孙瓒还很强势,界桥之战与龙凑之战没有让公孙瓒伤筋动骨。因为公孙瓒虽然在外部败给了袁绍,内部却清除了一大对手,这便是他的顶头上司大司马、幽州牧刘虞。

刘虞在天下间享有盛名,内政能力特别强,在幽州发展生产,与胡人亲善贸易,一切欣欣向荣,就连公孙瓒打了多年也不能降服的乌桓人,也特别尊敬刘虞。公孙瓒不光对乌桓人怀有无法化解的仇恨,而且因为袁术借兵还坑过刘虞儿子,后来与袁绍连年征战消耗幽州大量钱粮,都与刘虞产生了激烈矛盾。见公孙瓒被袁绍打回幽州,刘虞终于下决心要除掉公孙瓒。

初平四年(193),刘虞集结十万人攻打公孙瓒。听起来人数众多够唬人,其实幽州边地,养一个公孙瓒就不容易了,哪里还能有这么多部队让刘虞用。很多都是支持刘虞的平民,临时拼凑起来就出发了。

公孙瓒只派出几百人到处放火,就把这些乌合之众吓得四处奔逃,然后再带领军队趁势反击,一路追杀刘虞到居庸县,三天就攻破城池生擒刘虞。

公孙瓒把刘虞带回蓟城,挟持刘虞的老婆孩子,让其听从自己。不曾想朝廷使者恰好来到幽州,封刘虞督六州事;拜公孙瓒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司、冀四州。大意就是刘虞总领关东,而公孙瓒虽然也升官,但还是刘虞的下属。公孙瓒顿时发怒起来,把刘虞押到蓟城闹市,当街斩首。

《典略》载:瓒曝虞于市而祝曰:“若应为天子者,天当降雨救之。”时盛暑热,竟日不雨,遂杀虞。

看来公孙瓒对刘虞真是恨之入骨,最后还不忘羞辱刘虞,竟让其求雨免死。可惜这不是小说,刘虞也没有赢来奇迹,堂堂皇室宗亲、天下名士就这样惨死于公孙瓒之手。

由此公孙瓒名义上彻底掌控幽州,没有了刘虞在背后牵制,似乎可以放开手脚继续与袁绍拼个高低了。但杀刘虞其实是捅马蜂窝,激起无数支持刘虞的力量起来反抗,所以公孙瓒真正的衰败,恰恰从他独占幽州的那一刻开始。

公孙瓒最后从跨有三州的实力派军阀变成蜗居易京的宅男,最后宅的太久发疯而败亡。这当中的过程又是怎样呢?

(0)

相关推荐

  • 读通鉴(206)孙坚的流星一闪

    读通鉴(206)孙坚攻进洛阳 解读:洛阳这个城市,四周无险可守,孙坚是讨伐董卓最坚决的人,他带兵攻进洛阳,祭拜了汉家皇陵,然后才退出.其他豪杰则忙于内斗,没有真正想要为国定天下.袁家两兄弟的表现极为不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公孙瓒篇(上)

    汉末群雄系列之公孙瓒(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公孙瓒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大体经过相当程度的美化,主要给人的印象就是刘备的师兄.恩人,总的来说是偏正面.正义的人物.正史中的公孙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公孙瓒篇(中)

    汉末群雄系列之公孙瓒(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公孙瓒重大事件之四--刘虞赴任幽州牧 上篇文章讲到公孙瓒在辽西管子城被围二百多天顽强逃脱,被朝廷拜为降虏校尉,封都亭侯,兼领属国长史.公孙瓒大难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公孙瓒篇(特别篇)——怎样搞乱幽州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公孙瓒重大事件之十--幽州乱象 公孙瓒在初平四年(193)斩杀了自己的上司大司马.幽州牧刘虞后,上书朝廷自表为幽州刺史,终于不用处处受刘虞掣肘,成为幽州的实际掌权者,<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公孙瓒篇(尾声)——白马将军的陨落

    公孙瓒重大事件之十二--反公孙联合军 在上篇文章中,笔者对公孙瓒除掉上司刘虞独掌幽州大权后,在治理地方时的一些乱象,并重点提到公孙瓒在冀州北部修建易京,打算坐看天下诸侯混战.本期我们继续讲公孙瓒之后的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袁绍篇(特别篇)——董卓进京与袁绍失策

    汉末群雄系列之袁绍(特别篇)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上期讲到袁绍为何进出谋划策铲除宦官集团,但何进屡屡坐失良机优柔寡断,最后把性命断送,引发十常侍之乱,洛阳城血雨腥风,董卓趁机携凉州精兵进入都城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尾声,其二)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尾声,其二)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十五--反客为主,袭取徐州 在往期文章里,笔者已经用多篇文章介绍了吕布自出道以来至争夺兖州期间的主要历史事迹,本期咱们来聊聊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尾声,其一)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尾声,其一)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十二--兵力来源 吕布入主兖州,是一次突然袭击,在曹操全力向徐州陶谦倾泻复仇怒火时,吕布被张邈.陈宫为首的反曹势力迎接到兖州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特别篇)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特别篇)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九--出逃武关,投奔袁术 吕布在历史上的人生轨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刺杀丁原投奔董卓以前的时期:第二阶段为效命董卓时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下)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六--合谋王允,诛杀董卓 吕布与董卓之间最直接的矛盾,就是董卓因为一点小事拿手戟扔吕布,由此吕布认清了所谓义父子,不过是利益的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