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入人间的音律
《千字文》中有一句:“律吕调阳”。说的是律管候气的事情。那律管候气又是怎么回事呢?沈括在《梦溪笔谈·象数一》里面引用了晋司马彪的《续汉书》记载:“候气之法,於密室中,以木为案,置十二律琯,各如其方,实以葭灰,覆以緹縠,气至则一律飞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方法的精髓就是以气候之变来吹动律管里面的暇莩轻灰,从而可以验证节气。冬至一阳生的时候,由于阳气的吹动,会将名为黄钟的律管里面的浮灰吹出来,发出一种'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节气就是冬至。文人骚客们对律管候气也有附会。比如杜甫在《小至》中写到:“吹葭六琯动浮灰”;韩愈的《忆昨行》中也有:“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李璟在《保大五年元日登楼赋》中提到:“春气昨宵飘律管,东风今日放梅花。”……等等。那么传说中神秘的律管候气靠谱吗?有没有人做过同样的实验去验证呢?答案是还真有。隋朝的一个叫毛爽的天文官,他改良了《续汉书》中的方法,将管子埋到土里面,做出了成功的实验。但是,他的同事,按照他的方法去重复实验,结果没有一次成功。不甘心的同事又改用汉代记录的方法,还是没有成功。(求此时同事的心理阴影面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律历的说法,把音律同天文历法联系在一起被记载于多部典籍。《淮南子·天文训》:“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家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日距日冬至至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音比南吕。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音比夷则。”《吕氏春秋·音律》中也有记载将节气与音律对应,总结如下表:仲冬季冬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黄钟大吕太簇 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司马迁在《史记·律书》中提出:“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一禀于六律,六律为万物根本焉。”司马迁为什么会将六律提高到万物根本的地位?到底是谁,第一个将音律与历法相联系?虽然律管候气被后人广泛传颂,但,那不能重复的实验,已经证明我们与先祖之间,产生了文化的断裂。我们的先辈们,他们采用的一定不是《续汉书》中记载的律管候气的方法。那他们又是如何做到律历相连的呢?接下来我们将看到一件国宝的故事,由它来揭开音律通天之谜。是哪件国宝呢?它就是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破土而出的贾湖骨笛。
图1 贾湖骨笛 图片源自网络网上可以搜到关于它的很多信息:贾湖骨笛可追溯到9000年前,它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在我们能方便查阅的信息中,对贾湖骨笛的评价一直停留在“世界笛子的鼻祖”这一标签上。而它更重大的价值,却鲜有人知道。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胡大军的著作《伏羲密码--九千年中华文明源头新探》,以下,我将引用胡大军的研究成果,用我的视角为大家展示,一支笛子如何将通天的音律引入人间。在贾湖遗址有骨笛随葬的墓葬中,同时还会有一种神秘的叉形器,如下图:
图2 叉形器这个叉形器有什么特点呢?它与丹顶鹤仰天鸣叫时的形态几乎一模一样。
图3 丹顶鹤与叉形器不仅形态一样,而且连角度都是一致的。而这个角度正好对应夏半年或者冬半年的太阳视运动位置。
图4 叉形器角度与鹤鸣角度丹顶鹤仰天鸣叫,声音清澈而悠远,仿佛直上九霄,两喙张开的角度与夏半年或者冬半年太阳巡天的位置十分接近,这应该就是鹤鸣通天的由来,也是丹顶鹤成为仙鹤的根源。这个神秘的叉形器是干什么用的呢?再来看一张图。
图5 M344:3 刻符这是在M344墓葬出土的3号叉形器上发现的刻符,刻画在刀状护板上,非常的清晰,它是这个叉形器的说明书,告诉人们这个叉形器配合骨笛使用,可以测量二分二至时的日影,见图6。这也是贾湖人采用丹顶鹤的尺骨来制作骨笛的原因。通天的仙鹤才可以用来制作成通天的神器。
图6 刻符象征 图7 叉形器与骨笛配合使用示意图那么这个神器真的可以准确的测量日影吗?根据贾湖中晚期黄赤交角的角度和天顶距,我们可以得到表高,日影长度的关系,如图8。
图8 贾湖中晚期夏至,冬至太阳天顶距对应影长,表高示意图又经过对贾湖遗址出土的6孔笛,7孔笛以及叉形器高度的研究,确认了贾湖中后期7孔笛的第1孔至大端的长度为冬至日影长度。根据这个冬至影长可以推测出表高,然后又从表高可以推测出夏至影长以及春秋分影长。最后,再用夏至和春秋分影长去验证骨笛上面的音孔,其距离是否与影长一致。如果一致,说明这个叉形器骨笛的组合就是另一种奎表,骨笛的音孔间距就是奎尺的刻度。一共选取了8支7孔骨笛来参与比对,结果发现骨笛音孔之间的间距与日影长度存在惊人的一致性。因此,这个神器不但能测量日影,而且还非常的精确。虽然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长度不一,叉形器也是高度不一,但是每支笛子的音孔关系来源于图8所示的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这是恒定不变的。吹奏每个节气对应的位置,发出与之相和的音律,这才是律历的真正来源,也是律管候气的正解。
图9 贾湖骨笛M282:21上的律历对应贾湖骨笛的各个音孔与各个节气的对应,以及与音律的对应关系,见图9。《史记·乐书》中记载:“乐由天作,礼以地制。”“圣人作乐以应天,作礼以应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看到这里,你现在对这两句话是否已经了然了呢?在9000年以前的华夏土地上,有一群人,他们接过了奎表测影的先驱夸父传递过来的竹杖,在丹顶鹤的启发下,利用奎表测影的原理,将太阳巡天的信息镌刻在了丹顶鹤的尺骨之上。气流从尺骨上那些精心钻磨的小孔中流淌出来,发出与节气相应的声音。多么精妙啊,宇宙信息以音律的形式被表达了出来!相比那些迷惑于律管飞灰的人来说,我们又是何其的幸运啊。有幸能够发掘出先辈们在那么遥远的年代遗留给我们的珍贵的神器,让我们得以一窥华夏文明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