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破路挖沟,能挡住日寇的卡车坦克,却不影响群众大车通行
相关推荐
-
红山烽火竞英豪(中)
新区!新区! 1943年7月,原一区区长贺仲一等四人按照县工委和办事处的指示,深入到宁城坤都河川大存金沟.小存金沟一带活动,并在三座店大金沟(西沟)建立了分区.冀东区党委高度重视开辟新区工作,又派来周 ...
-
【每天老照片】-1万-2361- 134名村民惨死日军屠刀下,70多年前山东这个地方发生的恐怖一幕
在山东省茌平县韩集乡政府东约二华里的田野里,耸立着一座4米多高的八角碑亭.石碑正面镌刻着"百卅四口祖国儿女遭倭寇残暴屠杀,六二七日吾辈后生怎能忘海深血冤"的大幅对联,这里记录了七十 ...
-
【红色记忆】刘伯承涉县炕沿沟避难记
刘伯承涉县炕沿沟避难记 一九四三年夏天,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我抗日县政府临时驻设招岗,抗日县政府县长胡广恩住在张福林家.与此同时,刘伯承"老一团"(警卫部队)也转战韩王山 ...
-
“红色故事” 征文 | 河防堡垒杜八联 | 作者:徐战云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我的大铁锨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我下乡的地方是卫南洼的一角,土质盐硷,适宜种水稻,多年来一直是"小站米"的主产地. 偏偏我们命苦,下乡的那些年,由于环境变化,水源干涸,只好改为旱田.这是个重大 ...
-
概述抗战时期,日寇对冀中根据地的“蚕食”和群众自发的两面政策
关键词:治安强化运动,蚕食,以点带线,以线控面,便衣侦缉队,二狗子,低头哈腰献媚笑,两面政策与合法斗争. 美丽富饶的冀中大平原 冀中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只有单面抗日斗争,自日寇实施了三期肃正作战后,敌 ...
-
抗战时期的教会往事:他为何被称为“中国最经得起轰炸的神父”?日寇狂轰滥炸下的梧州天主堂
抗战教会往事:他为何被称为"中国最经得起轰炸的神父"?日寇狂轰滥炸下的梧州天主堂 一,广西天主教会和抗日军民一起经历战火洗礼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天主法国教会的力量锐减,1920年在广 ...
-
抗战时期日寇有多变态,看了这些兽行你是否在怀疑他们不是人类
这是一段荒唐而又真实的记录,1944年,就在侵华日寇即将败退投降的时候,在山西宁武有一个叫小东沟的地方,有一小部分日寇竟然变态到吃人脑,还找了一个理由说能治病. 话说1944年6月18日,盘踞山西产业 ...
-
抗战时期一支“孤儿义勇军”,与日寇血战全军覆没,仅留一张照片
抗战时期,无数的爱国人士成立了形形色色的抗战组织,他们为抵抗日寇入侵,保卫中华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在这无数的抗日组织中有一支部队是非常特殊的,因为这支部队里的成员清一色的都是十几岁的孤儿,而他们所组成 ...
-
抗战时期出现过的两股“七路军”,均被八路军消灭
聂荣臻 资料图 所谓"路军",又简称"路",本是作战中临时编组的战役.战术指挥层次,一般在战后取消.1928年国民革命军二次北伐时,开始出现了"路军& ...
-
【网络首发】抗战时期重庆出版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网络首发 DOI | 10.19619/j.issn.1007-1938.2021.00.019 作者单位 |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 摘要 | 文章研究抗战时期重庆全国出版中心地 ...
-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军帽上都缝有两粒纽扣,不要以为只是装饰用的
在战争时期,士兵身上的每一件装备都不是拿来装饰着玩儿的,每一件都是有意义的存在,就比如说日军的那种屁帘儿,戴上去虽然感觉猥琐,但其设计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日本古达战国时期足轻的阵笠就是屁帘儿的前身, ...
-
抗战时期,东条英机访日司令部和汪伪及伪满洲,三副嘴脸各有缘由
抗战时期,东条英机访日司令部和汪伪及伪满洲,三副嘴脸各有缘由
-
抗战时期的“军神”刘伯承
说说历史那点事2021-05-14 00:10:58 一个人在24岁的时候失去右眼,是十分痛苦的. 作为一个军人,失去了赖以瞄准的右眼,几乎断送了军旅前程. 靠一只眼睛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在世界军事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