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1.11
一、
一个医生,应该以济世救人为习医之目标,这才是中医人应有的人生理想。正如民国时期名医张锡纯先生所谓:“故学医者,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
二、
仙灵脾又称淫羊藿、羊藿叶。能益肾坚筋,祛风湿,善振奋阳气,除中年健忘。与黄芪、党参、葛根、丹参合用,能提神解乏,消除疲劳,调畅血脉,改善脑力。
三、
“截断扭转法”是著名老中医姜春华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对急性热病的治疗原则,是对温病学的发展和创新。其观点是当病之开始用药得力,即可遏制病势或击溃之,及早用真能“治病”的药物则病可早愈。姜老“截断扭转法”的核心内容有三:其一“截断扭转法”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其二,重视先证而治。姜老认为,在治疗急性病时不能仅仅见症辨证,必须要有预见性地先发制病,药先于证。其三,“截断扭转”必须探寻特效方药。正如岳美中先生所言:“较妥当之论治,当是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岳老认为“专病专证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才是较有成效与可靠的措施。”
四、
在临床上,做为一名中医工作者要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这一点很重要。语言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达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做为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诊病技术,还要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这样才能胜任工作。语言沟通是医患之间联系、了解的桥梁和纽带,俗语说,“话是开山斧”。有效的语言沟通,恰当地解释话语,对建立医患关系,降低医患纠纷,促进相互了解有着重要意义。
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除西医常规给予气管扩张剂和抗生素治疗外,临证若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对缓解病情、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笔者从痰热阻肺入手,应用下方常收效。处方如下:石韦15g白花蛇舌草20g白茅根20g赤芍10g海浮石15g芦根10g花粉10g冬瓜子10g橘红10g百部10g白前10g牛蒡子10g沙参30g荆芥6g地龙20g,水煎服,日一剂。临证应用以本方为主,结合病情随证加减。
六、
中医学家叶橘泉先生他重视仲景方证对应学说的研究,他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表过《辨证论治的关键—“证”与“方”》。在文中他指出,中医不是以病名为对象,而是以患者的具体症候为对象,只要“证”与“方”相适应,则这个“方”可对任何病的这个证都有效。他还指出,所谓的辨证论治,不是漫无边际的。有肯定疗效的要推广应用,对主要的症候群和适应的主要方剂,须固定下来,必要时可随证加减。在上世纪80年代,他认为并一再强调说“方证学”是中医学的主要特色。
七、
慢性荨麻疹可用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蝉衣、赤芍、丹皮、防风、荆芥治之。临床上常用处方及用量:麻黄6g连翘12g杏仁3g桑皮12g赤小豆30g炙甘草3g蝉衣15g赤芍10g丹皮10g荆芥6g防风6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日一剂。方中麻黄为主药,日本·吉益东洞《药征》谓其:“主治喘咳,水气也。旁治恶风、恶寒、无汗、身痛、骨节痛、一身黄肿。”方中赤小豆解毒利水消肿,可治皮肿溃烂流水。
八、
大连医科大学教授朱宁常说:“下医治已病,上医治未病。医生都应该做上医。我们不仅要解除他们身体的痛苦,还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避免疾病。”(引自《光明日报》2011年6月16日5版文章《病人从心里相信她—记共产党员、大连医科大学教授朱宁》)
九、
我国心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吴玉清说:“医生最大的快乐就是病人的快乐—医生用毕生的精力和奉献使患者生命得以延续,家庭因此而完整,医学因此而发展,社会和生命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医生所注重的真正有意义的快乐。”吴清玉说:“医生会和其他职业一样,有时可能会犯错误,但是医生有些错误可能是无法挽回的影响。医生的职业决定医生必须首先是个好人,医德和医术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医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医学教育和个人修养有关。”他说:“医生对别人的评价自己的工作,不必太在意,关键是医生应该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能否给患者带来最好的疗效和最大的帮助,时刻考虑到患者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他说:“人的精力有限,一个医生如果太功利就不可能把太多的心思用在治病救人上,就会给患者带来危害。”(引自《光明日报》2011年6月16日7版文章“清华学人吴清玉:从'心’开始,创造奇迹。”)
十、
跟师学习是中医成才的捷径,它可以直观老师的思维方式,临床上可少走弯路,对开悟医道有帮助。老师有传承中医的责任和愿望,徒弟有成就老师脸上有光,做为老师当然愿意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的一生所得。老师选徒弟,重点看人品、志向、智慧和临床知识及理论素养。在师承关系中学生尊重老师,双向互动,一方面愿意传授,一方面愿意传承和努力学习,这样传授有信心,学习有动力,站在老师肩上的门生一定会高过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