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宝鉴》天理篇

天理篇 第二 凡十九条

孟子曰: “顺天者存, 逆天者亡。”

孟子说: “顺应天理的人生存, 违背天理的人灭亡。”

《近思录》 (南宋朱熹和吕祖谦合撰, 共十四卷。 摘录北宋周敦颐、 程颐、 程颢、 张载的言论, 共 622 条。) 云: “循天理, 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 循人欲, 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

《近思录》 说: “遵循天理, 则不追逐利益却没有不得利的。 遵从人的欲望, 则追求利益不得而祸患已跟随而至。”

诸葛武侯曰: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诸葛亮说: “谋划事情在于人, 成就大事在于上天。”

人愿如此如此, 天理未然未然。

人的愿望总想怎样怎样, 天理却不会这样这样。

康节邵先生曰: “天听寂无音, 苍苍何处寻? 非高亦非远, 都只在人心。”

邵康节先生说: “上天的听闻寂静无声, 苍苍茫茫之中何处可寻? 既不在高处也不在远处, 都只在人的内心里。”

人心生一念, 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 乾坤必有私。

人心里生发出一个念头, 天地全都会知道。 善恶如无报应, 宇宙必有私心。

玄帝 (道教称真武大帝为玄天上帝, 简称玄帝。) 垂训:“人间私语, 天闻若雷。 暗室亏心, 神目如电。”

玄帝遗训: “人间窃窃私语, 上天听见如同雷鸣。 暗室内做了 亏心事,神的眼睛像闪电一样看得一清二楚。”

《忠孝略》 曰: “欺人必自欺其心, 欺其心必自欺其天。 心其可欺乎? ”

《忠孝略》 说: “欺骗人必会欺骗自己的内心, 欺骗自己的内心必会欺骗自己的上天。 内心是可以欺骗的吗? ”

人可欺, 天不可欺。 人可瞒, 天不可瞒。

人可以欺骗, 上天却无法欺骗。 人可以隐瞒, 上天却无法隐瞒。

世人要瞒人, 分明把心欺。 欺心即欺天, 莫道天不知。 天在屋檐头, 须有听得时。 你道不听得, 古今放过谁?

世人想要隐瞒人, 分明是把自己的内心欺骗了 。欺骗内心就是欺骗上天,不要认为上天不知情。 上天就在屋檐前, 总会有听到的时候。 你说上天听不到, 古往今来又把谁放过了 呢?

湛湛青天不可欺, 未曾举意我先知。 劝君莫作亏心事, 古往今来放过谁? !

朗朗青天不可欺, 未曾冒出念头我已预先知。 劝你莫作亏心事, 古往今来把谁放过了 呢?

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恶人怕天不怕。

为人善良别人会欺负他, 上天却不会; 为人凶恶别人会害怕他, 上天却不怕。

人心恶, 天不错。

人的内心邪恶, 上天不会放过。

皇天不负道心人, 皇天不负孝心人, 皇天不负好心人, 皇天不负善心人。

上天不辜负潜心修道之人, 上天不辜负心怀孝道之人, 上天不辜负好心人, 上天不辜负心地善良的人。

《益智书》 云: “恶错若满, 天必戮之。”

《益智书》 说: “恶行如果满盈, 上天必会惩处他。”

庄子曰: “若人作不善得显名者, 人不害, 天必诛之。”

庄子说: “如果人做了 不好之事却获取显赫名声, 别人不处罚他, 上天必会诛杀他。”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种了 瓜就会收获瓜, 种了 豆就会收获豆。 天网恢宏广大, 却粗疏而无漏洞。

深耕浅种, 尚有天灾; 利己损人, 岂无果报?

深耕田浅下种, 还怕有天灾呢。 为了 自己利益而去损害他人, 难道就没有因果报应吗?

子曰: “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

孔子曰: “得罪了 上天, 就没地方再祷告祈求宽恕了 。”

**********

先儒曰: “非灾横祸, 世人常叹无因。 分付安排, 皇天必自有说。”

前辈儒士说: “不是天灾的飞来横祸, 世人常常感慨没有因由。 其实所有的部署安排, 上天必定自有说法。”

若无后来报应, 造物何以谢颜回? 除却永劫灾殃, 上帝胡私私曹操?

如果没有后世报应, 上天又用什么向颜回谢罪呢? 除了永世不得翻身的惩罚, 上天又如何处理曹操呢?

(0)

相关推荐

  • 王阳明被推崇为千古第一完人,为何被易中天评价“姿态大于思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易中天有个评价,说王阳明是姿态大于思想.觉得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的,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说"致良 ...

  • 《明心宝鉴》继善篇

    第一 凡四十七条 子曰: "为善者, 天报之以福: 为不善者, 天报之以祸." 孔子说: "行善的人, 上天降福给他: 行不善的人, 上天降祸给他." < ...

  • 《明心宝鉴》​顺命篇

    顺命篇 第三 凡十六条 子夏曰: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子夏说: "死生都是命中注定, 富贵都由上天掌握." 孟子曰: "行或使之, 止或尼之, ...

  • 《明心宝鉴》孝行篇

    孝行篇 第四 凡十九条 <诗> 云: "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欲报深恩, 昊天罔极." <诗经> 说: "父亲生育我, ...

  • 《明心宝鉴》​​安分篇

    第六 凡十八条 <景行录> 云: "知足可乐, 多贪则忧." <景行录> 上说: "知足就会快乐, 贪婪则会忧愁." 知足者贫贱亦乐, ...

  • 《明心宝鉴》​​​存心篇

    存心篇 第七 凡八十三条 <景行录> 云: "坐密室如通衢, 驭寸心如六马, 可免过." <景行录> 上说: "坐于密闭室内如置身大街上, 驾驭小 ...

  • 《明心宝鉴》​​​​戒性篇

    第八 凡十五条 <景行录> 云: "人性如水. 水一倾则不可复, 性一纵则不可反. 制水者必以堤防, 制性者必以礼法." <景行录> 上说: "人 ...

  • 《明心宝鉴》​​​​​​训子篇

    训子篇 第十 凡十七条 司马温公曰: "养子不教父之过, 训导不严师之惰. 父教师严两无外, 学问无成子之罪. 暖衣饱食居人伦, 视我笑谈如土块. 攀高不及下品流, 稍遇贤才无语对. 勉后生 ...

  • 《明心宝鉴》​立教篇

    第十二 凡十七条 子曰: "立身有义而孝为本, 丧祀有礼而哀为本. 战阵有列而勇为本, 治政有理而农为本. 居国有道而嗣为本, 生财有时而力为本." 孔子说: "立身处世 ...

  • 《明心宝鉴》​治政篇

    第十三 凡二十二条 明道先生曰: "一介之士, 苟存心于爱物, 于人必有所济." 程颢先生说:"一个人, 如果能用心爱惜财物, 对于他人定会有所帮助." 唐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