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的素养
文/归途如虹
《红楼梦》一开篇就说,小说的主旨是赞美那些具有不凡的“行止见识”,让须眉汗颜的优秀的女性。而其中,贾母就是一个出色的代表。
贾宝玉觉得,一个女人一旦嫁了男人,沾染了男人的气息,就会从“无价之宝珠”,变成“死珠子”,老了老了,就变成“鱼眼睛”了。但是,贾母是一个例外。
贾母没有成为贾宝玉口中的“鱼眼睛”是有原因的。首先,她和刘姥姥一样,是积古的老寡妇,已经很久没有沾染男人气息了。而且,她是一个具有真正贵族修养的人,且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按照贾母在第四十七回里的说法,是“凭着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也经了些”。因此,贾母是一个深明大义的老人家。
贾母的深明大义主要表现在她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
她带着贾府的男女老少去清虚观打平安醮,王熙凤被一个没来得及躲出去的小道士撞了一下,王熙凤一生气就打了那个小道士一个筋斗,还怒骂道:“野牛肏的,胡朝那里跑!”把那个小道士吓得战战兢兢。结果,贾母就十分怜爱那个小道士,怕他唬着,安慰他,还让贾珍带他去买果子吃,又给他钱。可见,贾母多么宽宏大量,多么体恤他人。贾母的身份地位远远高于那个小道士,在他面前,丝毫没有摆架子,没有颐指气使,反而显得那么温和,那么厚道,这是一个让人觉得温暖的老人家。
贾母对刘姥姥更好。她把刘姥姥视作亲戚,带着她逛大观园,尽量让她觉得宾至如归。在刘姥姥面前,贾母自嘲为“老废物”,让王熙凤把茄鲞夹给她吃,把自己吃了一半的茶拿给刘姥姥,让心腹大丫鬟鸳鸯给刘姥姥点心、药材和衣服。可以说,贾母在刘姥姥面前表现得十分慷慨,十分厚道,十分慈悲。
贾母对贾府的穷亲戚也十分宽厚,秦钟、喜姐儿、四姐儿都得到过贾母的照顾。贾母知道贾府里上上下下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所以专门嘱咐大家要善待喜姐儿和四姐儿。可见,贾母一点都没有嫌贫爱富的毛病,反而是一个惜老怜贫的好心人。
贾母对下人也很好。金鸳鸯在贾母的保护下才不至于落入贾赦的魔爪,袭人和鸳鸯的母亲去世后,贾母给予赏赐,还让鸳鸯和袭人一起做伴。她虽然一开始觉得袭人“拿大”,但是在经过王熙凤的一番提点之后,她就抱怨自己考虑问题不够周到,记性也平常了。可见,贾母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是一个能够接受晚辈建议的人。平时,贾母也经常赏赐丫鬟衣裳,可见,贾母为人大方,不是黄世仁母亲那样的剥削阶级,不是刻薄寡恩的人。
贾母对晚辈也很好。
林黛玉父母双亡,寄居在贾府,贾母对她百般怜爱。林黛玉除了每个月应得的月钱之外,还可以得到贾母派人送去的体己钱。过元宵节的时候,贾母知道林黛玉怕烟花爆竹的声响,就把林黛玉搂在怀里安慰她。
守寡的李纨更是得到了贾母最大程度上的照顾,因此成为贾府少奶奶里收入最高的一个。
贾宝玉更是在贾母的溺爱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可以烧书,可以随意地在大观园里游玩,可以参与诗社,可以和林黛玉过着青梅竹马,耳鬓厮磨的生活,可以不被贾政继续毒打,甚至差一点勒死,也可以不去见那些让他厌恶的“国贼禄鬼”。
贾探春虽然是庶出,亲生母亲赵姨娘也是一个尖酸刻薄且愚蠢不堪的女人,但是贾母依旧欣赏她,自己过八十大寿的时候,让她出来陪老太妃。
史湘云、薛宝琴等也在贾母的呵护下可以享受风雅的生活。
贾母本人也十分有品位。她善于点戏,第五十四回里,她让芳官唱《牡丹亭》里的《寻梦》,用提琴和管箫伴奏,让葵官唱《西厢记》里的《惠明下书》,不用抹脸。可见,贾母的品味十分独特,她并不像薛宝钗认为的那样喜欢听《西游记》那样的热闹戏。她喜欢的还是清雅脱俗的戏。她同时,也喜欢《刘二当衣》那样充满了插科打诨桥段,可以让人会心一笑的戏。
贾母听吹笛也要借着水音,觉得这样更有韵味。可见,贾母很善于享受高品位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高雅却不奢华。
贾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中秋节赏月,她觉得人不够,尤氏劝她去休息,她说偏到天亮。可见,贾母十分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贾母也会生气。赵姨娘让贾母不要再为被自己和马道婆陷害的贾宝玉而伤心,把贾宝玉的衣服穿好,让贾宝玉可以安心地离开。贾母啐了她一口,骂她是“烂了舌头的混账老婆”。
王熙凤撞破了贾琏和鲍二家的之间的奸情,和他们厮打在一起,贾琏生气,拔剑要杀了王熙凤。贾母发怒骂贾琏是下流东西,为王熙凤讨回公道,让贾琏给王熙凤赔礼道歉。
贾赦强娶鸳鸯,贾母气得浑身乱战,怒骂贾赦想要摆弄自己,还迁怒了王夫人。后来在贾探春的提醒之下,她让贾宝玉给王夫人道歉。
贾母当然也有封建思想。她觉得才子佳人故事不合情理,觉得一个千金小姐一旦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就想起婚姻大事来,就“鬼不成鬼,贼不成贼”,不算是个佳人了。她有等级观念,觉得在主子面前,当奴才的不必为父母守孝。但是,贾母的善良还是有目共睹的。
总而言之,贾母是一个很有素养的老人家,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