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解汉字 第六课 自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自”。

自zì象形,甲骨文和小篆的字形都象人的鼻子。“自”是“鼻”的本字,也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人们在向他人表达“我”的时候,习惯于手指本人脸部的中央位置,即鼻部位置,于是“自”(即鼻子)渐渐成了第一人称。“我”是所有人认识世界、立足世界的起源和根本。所以“自”的本质意义是:事物的原本。在使用中作第一人称代词指代自己、自我、本身。泛指事物的原本:始、开头、起源。作介词指出事物原本:由、从、在。作副词表原本状态:自然、当然、本是、本来、依然、亲自等。作动词:用。

中国的社会文化历来向往“自然”。上至哲学理论,文学作品,绘画艺术,下至建筑风格,生活用品,无不渗透“自然”的追求。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再到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始终是文人墨客的圣地。
但,另外一方面中国的哲学又提出“希言自然”的观点。
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
不要轻易说人的意识能“自然”。自然的条件下,狂风刮不了一个上午;暴雨下不了整天。是谁不能坚持长久呢?正是自然天地。“自然”情况下天地尚且不能长久坚持,更何况是人的意识?

《老子》这一段论述是中国哲学对人的思想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认识:
虽然人们向往“自然”,但“人”的原本却是“人”而非“自然”。“自然”本来就是和“人”相对的。人的特点规律和“自然”有很大差异。所以,在讨论人和人的思想的时候“希言自然”
比如,人的思想需要通过学习成长,而学习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这就不“自然”,极少人能“自然”地坚持学习。“天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尚不能久”。人的思想发展却偏要反其道而行。先贤们尚且要想方设法,殚精竭虑才能发现“自然”接近“自然”,普通大众又如何能轻易说我“自然”呢?我们原本是“人”,并非“自然”啊!
先贤们的“自然”是一个高级的目标,他们也是经历千辛万苦的修炼才能最终达到。后人往往只看到最终境界的“自然”,而忽略了达到“自然”之路的艰辛,从而产生许多误解。
比如:现代不少教育提出的“由兴趣引导学习”就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其提倡者出发点是让孩子跟随自己的兴趣自然发展就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这就是最典型的混淆了“人”和“自然”。
没有经过教育和磨练的人就是人,怎么可能“自然”呢?
人的“兴趣”本来就不是“自然”的,而是“人”的。兴趣就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嘛。它具有“人”的特点,飘忽不定,无法把握。对于孩子在这个时候没有兴趣,下一秒可能就有了;这个时候有兴趣,过一会可能就没有了。由“兴趣引导学习”本身就很不“自然”。
人的学习不能从兴趣——这种心理状态去着手,而应该从习惯去着手。
因为人的心理状态时刻变化:心理状态不好的时候什么兴趣都没有;心理状态好的时候对什么都有兴趣。
所以,优秀的教育总是首先培养学习的习惯——而不是兴趣。习惯培养好了学习便“习惯成自然”。
特别是孩子的教育。孩子学习不学习跟兴趣的关系不大。因为,兴趣来得太容易了,去得也非常容易。孩子学习的关键是习惯。有兴趣的时候,可以努力多些,进步快一些。没有兴趣的时候也坚持不懈,直到通过学习取得进步,获得成就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这就好比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每天洗脸刷牙就不需要“兴趣”,不需要“坚持”。养成习惯很自然就每天洗脸刷牙。没有什么兴趣,但就是去做。不觉得有问题,也不觉得困难。
学习也一样。学习没有什么兴趣不兴趣的。先养成每天自然地学的习惯——跟我们每天刷牙洗脸一样。在这个基础之上,在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上加入“兴趣”“爱好”这些助燃剂,给学习更大的动力,让学习发展得更好。当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就象洗脸一样自然的时候,孩子能力的增加,智慧的发展,就很自然了。
那么,如何让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自然地学习,自然地增长智慧呢?
最简单,高效的方法是:读书。因为读书,是学习的最最基本形式。而且对于孩子,读书没有任何压力。我们能让孩子在无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读书这个形式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读书背后还有很多很多原理值得分享,篇幅有限我们这了先不铺开。让我们回到主题“自”——原本。
人们往往会迷失“原本”,认清“原本”就是很大的智慧。
比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疫部门,科研部门就要想方设法搞清楚病毒的原本。找到疫情的0号病人,能帮助我们更清楚病毒传播规律,制定有效的防疫措施。找到病毒的源头,能帮助我们更快速准确地找到病毒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些无不体现了病毒原本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而在找不到0号病人,找不到病毒源头的情况下。国家政府的防疫政策的“原本”是什么,直接决定了防疫成效:我们国家的防疫以人民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为“原本”,在开始的两个月采用封城,暂停一切非必须社会活动,封闭社区等等严格的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控制病毒传播。到10月份已实现连续两个月无本土新增病例。虽然在最初阶段整个国家为防疫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但却极大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维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完美地达到了战胜病毒的目标,体现了最大的国家智慧。
相反,许多所谓的“先进”国家在疫情面前看不清楚自己“原本”的责任,在防疫措施上进退失据。只着眼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把“人”放在经济或者政治之后,结果被病毒打得落花流水。披着“先进”国家的外衣,防疫效果却不如一众发展中国家。
这就是迷失“自我”——忘却原本的结果。
自,事物的原本。是我们智慧的始发点,也是智慧的最终归宿。
自,就是我们自身。我们从自身出发去认识世界,学习知识,最终的目的是认识自己——发展自我认知。自我认知发展了,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所以“自”虽简单,所蕴藏的却是最深邃的智慧。
好,这一节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0)

相关推荐

  • 新冠病毒公众防疫指南

    新冠病毒公众防疫指南

  • 谢彦新║《冠状病毒防疫战感吟》外九首(诗)

    冠状病毒防疫战感吟 疫情防控筑长城, 党政发声战必赢. 共济同舟驱病毒, 瘟神丧胆鬼魔惊. 痛悼疫难医护人员 毒侵天使叹伤悲, 救死扶伤染病垂. 舍己为人施大爱, 英名永耀树丰碑. 和柳宗元<江 ...

  • 俄罗斯防疫总部:俄罗斯累计检疫确诊人数已超过40万

    莫斯科时间,2020年5月31日.根绝俄罗斯防疫部门的数据显示,俄罗斯累计确诊新冠病毒的病例数已经超过40万人次. 截止小编发报,俄罗斯已有405843人确诊新冠病毒.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4693人死 ...

  • 臺灣郵訊 • 74︱团结防疫 战胜病毒

    臺灣郵訊 · 73︱古典原图卡的收集与组集方式 .  焦点 01 发行 典礼 02 新邮 代言 03 新邮 资料 01 13元 以地球经纬线象征疫情蔓延全球,医护.环境消毒人员及民众共同积极投入防疫行 ...

  • 我见过的最牛的防疫措施!

    这波新冠病毒的来势实在是有点凶. 整个中国的经济停摆了超过三周,终于从今天开始,除湖北以外的地区逐步复工,生活要慢慢步入正轨了. 2003年的非典已经算凶悍了,但是和这次的肺炎比,真的是有点小巫见大巫 ...

  • 道经之二三、希言自然,同道同德

    帛书校订本: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 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白话通译本: 大自然是不会讲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七课 吾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吾"字. 吾wú形声,从口,五声.金文"吾"由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三课 以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以"字. 以yǐ象形兼会意.以(㠯 yǐ )与"巳&qu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一课 愠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愠"字. 愠yùn形声,从心,昷(wēn)声.昷,既是声旁也是形旁 ...

  • 正解汉字 第二十课 来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来"字. 来lái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 本义:麦.小麦叫&q ...

  • 正解汉字 第三课 习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习"字. "习"甲骨文上下结构,上半部分是 ...

  • 正解汉字 第四课 说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说"字. 说shuō形声,从言,兑(duì)声.在使用中有:解说. ...

  • 正解汉字 第五课 朋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朋"字. 让我们先看看"朋"字的字形发展:&q ...

  • 正解汉字 第七课 方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方"字. 方fāng象形,象两船并行,方的本义:并行的两船.竹木编 ...

  • 正解汉字 第十三课 而

    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而"字. 而ér象形,甲骨文字形:一横表示下巴,四条下垂的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