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中论(气、风、水)概念

01
论气
风水认为太祖山之上,于夏秋之交,雨霁之后,丑寅之时,必有上升之气,因而风水常以气的形态辨吉凶。一般来说,如果气发一山巅,直起冲上,下小上大如伞,就是真气。如果气横于山腰,则是云雾之气,而不是真气。以质而论,气清者主贵,气浊者主富。端正者出文,偏斜者出武。比较出众的风水先生还能够辨出气的色彩,以赤黄色为上,青白黑次之。望气似乎更多地同人的气功状态联系在一起。
在入山寻龙过程中,望气寻龙也是其中的一个组成内容。大抵山川之气,和太阳的出没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中午时太阳高悬空中,“其气潜伏,无可觇验”,所以一定要在太阳还没升起,阳气始兴,或在太阳才一下山,阴气渐萌之时,方是验山川之气的最佳时刻。古书有云:“黄富而青贫,赤衰而白绝,唯五色之气氤氲,乃绵绵而后杰。寻龙至此,能事已毕。爱银海之明,欲灵犀之活。”同时,又有福喜之气,衰败之气的种种不同。“福喜之气,上黄下白,如牛之触人,如羊群之相迫,如人持斧以腾身,如将举首而向敌。或如堤坂(其气横亘)或如木埴(其气森列)”关键是其气凝聚有力。又如“衰败之气,下连上擘,聚而复兴,澈而复赫,如卷石扬灰,如乱穰坏帛,如惊蛇飞鸟,如偃鱼(气不踊跃)巨舶(形体横卧,没有振兴之象)”,问题在于其气零散不凝。
风水学家们将“天人感应”理论引进风水学说中,形成受荫学说,即所谓“气感而应,鬼福及人”(《青鸟经》)。环境何以能荫佑生活在其中的人呢?原来天地之间都是气,环境接地气以纳天气,天地之气,以转授生人,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得到以后便大吉大福。这就是所谓以气感气,其吉凶祸福丝毫不差,有一种人,只以富贵利达为其心,损人利己,这样就破坏了和谐的基础,是得不到大吉大福的风水宝地的。而心存公、义,也可以形成吉祥和顺之气,化不利的环境为吉利的环境。
风水实践证明,择基选址有几个步骤:觅龙、观砂、察水,点穴,把气从山上引下来,聚之于穴,即“山气茂盛,直走近水,近水聚气,凝结为穴”。首先是觅龙,即寻长祖山。古人认为山是气之源,在《望气篇》中谈到山的形势与气和关系:“凡山紫色如盖,苍烟若浮,云蒸霭霭,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未休。”反之,“凡山形势崩伤,其气散绝谓之死”。可见环境和“气”的关系多么紧密。
当“气”运行中,又必须有气的连续性,郭璞《葬经》说:“气因形来而断不可葬也。然断有几等:有为水冲者,有为路所截者,有为畚锸所伤者,龙行至此,未有不遭其害者也。”这里龙指“气”,气流希望不要受阻。
“气”被引下龙脉后,又有左右龙虎砂山夹紧:“若非龙虎夹紧直走近水旁,则水动而气散。”这时仿佛气流到达目的地了,需龙虎夹紧,否则就会漏掉,这里说的左右龙虎砂山就是上面提到的“形”,即环境空间,它像一个容器一样,容纳了“隐而难知”的“气”。
砂山之前还有朝山:“开面向里,不拘远近,俱名有情,远朝(朝山)及前后左右之砂皆以真面相向,无破碎尖射凶顽为融结。”可见朝山、砂山这一“形”不得与“气”冲突,应该“以其护卫区穴,不使风吹,环抱有情,不逼不压,不折不窜”。
朝山再向两旁是罗城,罗城是祖山分障包罗于外,即龙之余气也。余气还以罗城卫,以确保气不外溢。
因此前有朝山,后有大而高的祖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仿佛一个大四合院,全院的惟一出口就是水口,水口为“一方众水所总出也”,真好像四合院的大门,既是进出村的关口,又可能是溢气的通道,是个关键的地方。四合院总作有影壁,以防漏气,村落也不例外:“祖山工障展作罗城,罗城余气去,作关阑重重,关锁缠护周密。”这里关阑,关锁都是指水口。
古人选形可谓滴水不漏,用形紧紧拢抱着气。虽说气形相辅相成,但是像这样全封闭的气形关系在西方并不多见,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住宅内部也强调有一个核心,正堂中,一张条几居中,正墙是祖容,或将祖宗的牌位供在条几上;下方,还常供有“地脉龙神”牌位,象征着宅基的核心,即“穴”的所在。
所以说风水中意念的核心和场的点场多少有些殊途同归。
综上所述,中国人的心理空间即“气”在建筑上的运用可谓是先人之声,但是在论述“气”与“形”关系时,往往用不着阴阳八卦、占卜五行的方法,夹杂着生活经验、社会道德等多种因素。
02
论风
风水学中的“风水”二字表明风和水一直是选择吉地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葬书》认为阴阳二气运行地下则为生气,喷发出去,则为风,风和生气是同种物质(阴阳二气)的两种不同存在状态。因此,当生气露出地面,升入空中,就变为风,如果风被吹散荡尽,就会无法利用,故为了将生气聚止于某地,有必要防止生气荡散。不管怎样,只有环绕吉地的层层山峦才能遮住风。这就是吉地之所以通常是为群山所环抱的盆地的原因。所以从理论上讲,若有风很易吹进吉地,该地就不值得用了。
  《地理八十八向真诀》将风分为八种,并注释如下:
  (1)前有凹风是明堂倾斜的标志,不仅是没有案山就是案山带凶,并且不能聚止生气。因此,此风不吉,主贫穷潦倒,子嗣无继。
  (2)后有凹风表明无主山。此风不吉,主贫困,短命,人丁不旺。
  (3)左有凹风是青龙软弱(低矮)不振的标志,为凶,这样就会丧夫寡居。
  (4)右有凹风表明白虎断续不连,凶,这样就会子嗣无继。
  (5)两眉凹风是指从主山和青龙山以及主山与白虎山交汇处吹来之风。凶,这样就会伤家主和子嗣无继。
  (6)两足凹风指来自青龙和白虎部尾之风(足指青龙、白虎两抱山的尾部)。大凶,主倾家荡产,满门灭绝。如果这些风吹自艮方(东北方)则凶极无比。
  如上所论,这八种风均不吉利。八方风简称八风。八风指来自八个方位之风。风水中没有凸风,只有凹风,之所以称凹风是因为只有当山中有沟谷存在时,风才能由此吹进群山环抱的吉地。如果吉地为连绵不断的重山叠岭所层层环绕,密如完城,那么当风吹来时,就会越此而过,不会吹进吉地。因此,吉地中的风反映了环绕吉地的山峦的质量。现在可知,尽管《葬书》并未将“山”定为最重要因素,但它仍然是风水中最重要的因素,比风更加受到重视。
  至于吉地中风的性质,风水学确信风水穴处不应有任何方向的来风。但不管怎样,在一些特别实例中,具有多方来风的地方也会很吉利。
  按阴阳概念,风还可分为下述两种类别。若风从顶往下吹则称之为阳风;反之若从山谷向上吹则称之为阴风。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分类法。
  总之,可以这么说,精明的风水师非常重视风的作用,但对它是通过为藏风所必需的山来间接加以强调的,环绕吉祥地的山的重要性同时反映了风水的重要性。
  风与气是相互联系的。中国古代,认为“气”是万物内在的,流动的本质的体现。对“气”的阴、阳表现了分类。另外物体还有金银之气、珠宝之气、人气、精气、剑气、唇气……的不同。
  “气”和“形”的关系如何呢?中国古代科学家认为:气是无形的,形体是有实质的。形体是由气形成的,气则寄居于形体中;气由天降临大地,而大地的功德,就是接载着下临的气。
  气属阳,地属阴,两者互为依靠,互相冲激,有冲激且要势力平等,无人被克制,才能各得其所,永远保持福寿康宁。如果阴阳互相克制,祸害休咎就会接踵而来。
  星宿带动天的气,山川带动地的气,万物依赖天地的气才能生存。因此天地的气,因形体而止,留而不去,与万物合而为一。万物变化生存皆因有气可纳,因而形气合一。人死后魂魄因和天地气脉相感应而合一,福德亦应之而来,故此人要和天地之气混为一体,才可以得到福泽,这就是造化的机缘。
  宇宙在混沌未开时,是无极(后化成太极)的世界,空无万物。混沌初开时,太极生两仪化四象,四象变八卦,八卦而变成六十四卦,于是产生了万事万物。理气是寄托在气象之中,而形体的凝聚产生气象。日月星辰的刚阳之气向上腾升,山川草木阴柔之气向下凝集。阳气因太极而昌旺,阴气因太极而成就。太极在阳德中是形象,在阴德中是方位,地有四种形势。气从八方而流动,地因气的流动而成形。气在大地积聚造化万物,因形止而气蓄;万物得以生生不息。
  阳气从风而行,乘势四散;阴气从水而行,因受到山的限制而停止。人用五行的形态万物的形象;用八卦的兴旺断方位的吉凶;用六十甲子的纪年批命运;以八个方位的气之背合,审查气数;以六十甲子的虚盈,推定岁运吉凶,用六气的新陈代谢审查时令,人类依此顺应大地五德,循环不息。圣人制礼作乐,定人伦法纪,建立人道。智者知道人道因大自然的阴阳变化而来,故卜地葬亲,是为了慎终追远,而后人因大自然而得到福荫。因此人道以大自然为始为终的宏大道理,就是造化的成功。
  自晋代郭璞《葬书》之后,“气”的理论便成为风水的中心问题,一切具体的风水活动都必须以得气为主而展开。所谓“乘气”、“聚气”、“顺气”、“界气”……“凡着地理者总以气为主。”它要求人的小宇宙之气必须同周围环境的大宇宙之气相协调,相统一,秉乘天地之气而大有作为,这是中国风水观的最基本的要点。因而,风水特别忌讳“死气”、“煞气”、“泄气”、“漏气”,认为这会带来恶运,放跑财源,乃至导致疾病。
  因此,人们为了挡住风煞而聚合吉气,在住宅周围修建围墙,或建造四合院,或在住宅周围种植树木花草,这都是人们改造风水良好方法。
03
论水
在勘察风水过程中,我们认为得水和藏风都很重要。但在风水学中,水脉不如山势受重视,因为水道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山势而定。吉地前必须要有水。从理论上讲,一条宽缓舒展的河流应从吉祥地前不等距离处流过,左右两边还应有数条小水流。这些水流在风水中非常关键。因此,中国厦门地区的人们经常会在位置吉利的墓前挖一个水塘以弥补穴前无水的缺撼。阴宅风水中为什么这么重要?寻长答案时,我们在《葬书》中发现下面这段话:
  “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
因此,位于吉祥地之前水有助于生气在风水穴中聚止,风水穴即自主山传递下来的生气的聚结处。如果前面无水,身为幸福源泉的生气就会从穴中荡散出去。这就是穴前之所以要求有水以及厦门人之所以在穴前无水情况下要修筑水塘的原因。
笔者认为,吉利的水道流向不能与山脉走向平行,因为这样的水道不能贮藏无法穿越水流的生气。为了将生气聚积在某地,水道必须横跨山脉。因此,若水道和山脉走向一致,则不吉。理想的水道于曲行进,好像正欲从山脉走向的角度来拥抱吉地。无论如何,水道不应笔直地流过该地区。风水中所谓吉祥水道都流速平缓,蜿蜒迂曲。若水流湍激或水路转弯陡急则太凶。若水流逶迤前行,荡荡悠悠,好像满怀留恋之情,一步三顾穴,则吉。所有风水物(如山脉、水系)的理想特征均是结构优美,形态秀丽。任何看上去对风水不敬的粗鄙刺目的形态或结构都表明该地不吉。若附近的水流平缓优雅,则称此水该地有情不忍离穴而去。
水流方向也极为重要。吉利的水道应从吉利方流向凶方。若能如此,该地居民将永享富贵荣华。
这些是吉祥水应具备的一结重要条件。但它们对风水地为什么很重要呢?宋代舜申《地理新法》中说:
“山是静止物体,属阴。水为运动的物体,属阳。阴的特征是恒定不变,而阳性则变化无常。吉凶与水密切相关。如果我们取譬于人体,则山可比作人体,水即为人体中的血管。人体的生长、衰老取决于血管状况。当血管绕周身循环,顺流畅通,则人体健康强壮。反之,则身罹疾病或死亡。这是人生的自然法则,无一人可例外。这条法则要求水路流向正确、山脉位置得当以便构成吉祥地。五山各有自己的吉凶位置,水路应自吉方流向凶方,如此则吉;若水路自凶方流向吉方,则凶,因为它冲破了该地的生旺方……”
考察穴前的水道交汇(水口)也很重要:自白虎和青龙而来水道应交汇于明堂之中,明堂为风水穴前的平台。水口应闭合并与两座抱山的距离相等。当水口距两山远近相当时,青龙和白虎二平衡。可见,地形的平衡对称是风水基本原则。
水意味着财富。因此,为了带来财运,有流水穴前聚集是必要的。水道交汇使水流缓慢,平缓的流水正是风水所要求的条件。
观察“得水”、“破水”的方向也很重要。水道流向比流水的其他条件都重要。当从流水状况来看某地的吉凶时,进水(得水)方向和去水(破水)方向都很关键。源自青龙或白虎的水道从风水穴穿过,其流向应自生位(吉方)至衰位(凶方)为佳。
1、阴阳水
阳水指由穴左流向穴右的水道,流自青龙的水即属此类。从右向左流动的水道为阴水,即自白虎流出的水道。在几种分类体系中,以阴阳法则为基础的分类法最为实用。
2、按水道距风水穴的远近,可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内水指风水穴附近的水道;外水则指远离风水穴的水道。源自玄武、青龙和白虎的水道都属于内水,而源自朱雀(案山和朝山)的水道那些由一地方流过风水穴附近特定风水地形即局内的水道均属于外水。
总之,在找到一块由吉山环绕的地点之后,水道的方向和形态就是下一步要考察的重要因素。
观水在风水理论中觅龙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所谓“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足见山水不可分离。又因水主财,因而作为风水宝地,观水应是一个极重要的方面。
水最伟大的杰作就是产生生命,没有水就没有人,它构成了万物和人体之中最重要的成分。
风水理论认为:“吉地不可无水”,“地理之道,山水而已。”甚至认为:“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从今日观点来看,所以注重水法,首先因为水对生态环境即所谓“地气”、“生气”至关重要。风水学认为:“山之血脉乃为水,山之骨肉皮毛即石土草木。”俗称山管人丁,水管财。这不过是对以农为本,水为农业命脉的认识。因凡耕渔、饮用、去恶、舟楫之利以及调节小气侯,莫不仰仗于水。风水家重相土尝水,鉴别水土质量的种种作法,可以当代诸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地理地质调查中,得到证明。其次,风水家相地重水,是出于交通和防御,正如《平洋全书》所说:“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不然只是堡塞去处。”相土重水是考虑防水害。选址于河曲位,且以水流三面环绕缠护为吉,谓之“金城环抱”,“水之罗绕兮”,如故宫金水河、民宅前半月形风水池,都出于此。这一形式所以吉处,是出于基址安全。由现代水文地理可知,河流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偏向力作用,往往向南形成河曲,北岸堆积成滩。而凹岸,则不断淘蚀挖深,导至坍岸。显然选址在河曲近岸一侧即水环三面的岸上是极为有利的。
《水地篇》引申出有关水的结论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草木得到了“水”就生长得更加茂盛,鸟兽得到了水,就会长得更加肥壮,文中特别指出:“水”的最精华凝聚起来就形成了人。人的“九窍五虑”都是从水中产生的。他们反复强调人的体质、容貌、性情和道德品质也是由水质不同所决定的。
“何以知其然也?夫齐之水遒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改。越之水浊重而泪,故其民愚而垢。秦之水泔最而稽,淤滞而杂,故其民贪戾,罔而好事。齐晋之水枯旱而运,滞而杂,故其民诌葆诈,巧佞而好利。燕之水萃下而弱,沉滞而杂,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间易而好正。是以圣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故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人心正则欲不污,民心易则行无邪。是以圣人之治于世也,不人告也,不户说也,其枢在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