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胃癌威胁,这几件事一定要做好!
我国是全世界胃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以全球20%人口,贡献了近一半的胃癌新增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有人一查出得了胃癌就是中晚期了,从确诊到死亡时间很短。
那么胃癌如何才能尽早被发现?哪些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生活中什么恶习会导致患胃癌的风险?今天中六君就邀请了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彭俊生教授为大家一一解答。
1
胃癌早期症状为什么容易被忽视?
因为胃癌的早期症状和普通胃病的症状,比如胃炎、胃溃疡差不多,没有特异性的症状,有些甚至是没有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哪些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01有家族遗传病史家族或者直系亲属有患胃癌的,其家庭成员得胃癌的机率比常人大很多。
02有胃切除病史有胃溃疡,做了手术切除了一部分胃的人,胃癌的发病率会比正常人高几倍。
03有胃病未治愈者
平时如果有所谓的胃病,比如慢性胃炎、胃溃疡长期没有治好,或者合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人,胃癌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一些。
彭俊生建议: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做胃镜检查,特别是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应尽早做胃镜检查。
3
哪些生活习惯会增大患胃癌的风险?
胃癌的发生主要和吃有关,所以不要吃太辣太咸等腌制食物,因为吃盐太多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壁上的细胞萎缩,太辣也会刺激和破坏胃肠道黏膜。当胃肠道黏膜受到反复刺激就会容易造成胃部细胞发生癌变。
4
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胃癌找上门了
1、食欲减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表现为食后饱胀感并主动限制饮食,常常伴有反复嗳气。
2、上腹部疼痛。此为胃癌最常见的症状。开始为间歇性的隐隐作痛,常常诊断为胃炎或溃疡病等。
3、上腹部不适。多为饱胀感或烧灼感。可以暂时缓解,反复出现。
4、乏力、消瘦及贫血。这是另一组常见而又不特异的胃癌症状。病人常常因食欲减退,消化道失血而出现疲乏软弱等表现。
5、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如果在没有进食血类食物,铋剂等药物的情况下出现了大便发黑,就应尽早去医院检查。
5
哪种方式筛查胃癌最有效最权威?
胃镜是目前筛查胃癌最有效最权威的方式。因为如果是早期病变,没有形成肿块,B超甚至是CT检查是比较难发现的,只有通过胃镜检查才能准确发现早期病变。
6
微创手术有哪些优点?
外科手术治疗胃癌,创伤小、切口小、失血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得更快。
7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
01
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
胃癌,也是吃出来的癌症,长期吸烟喝酒、喜欢吃油炸、烟熏、腌制食品,高油高盐、食物过烫,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都将对胃造成伤害,长此下去容易导致疾病。在饮食上,我们应该尽量少吃这些食物,保持低盐饮食,保证三餐规律,不暴饮暴食。
02
积极治疗胃部疾病
如有不适趁早就医,才能给自己留出可治疗的余地。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如果不加重视,放任它不断反复,就极有可能发展成胃癌。
03
定期进行医学检查
一期胃癌相对病情较轻,及时切除病变部位,几乎可以痊愈。但大多数的一期患者,是在做胃镜筛查的时候发现的。因此,一定要重视每年一次的体检。只有定期进行胃癌筛查,早期胃癌才能及时被发现!
本文指导专家
胃肠外科主任 彭俊生 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护理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名医。
198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2004年取得教授专业技术资格并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30多年来一直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擅长胃癌、食管胃结合部癌、结直肠肿瘤、胃肠间质瘤、胰腺肿瘤、肠瘘、贲门失弛缓症、消化道出血及各种消化道相关的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是胃肠胰肿瘤外科治疗结合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增加了患者手术成功率及疗效。在胃癌和临床营养方面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其临床营养研究成果和胃癌系列研究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在临床营养界,现为欧洲ESPEN会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外科医师协会临床营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医学营养与健康促进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参加《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补充性肠外营养》等专家共识的制定。
在肿瘤界,现任国际胃癌协会委员(IGCA)、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道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参加了《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治》、《残胃癌诊治》及《胃肠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等专家共识的制定。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朱昌平
【感谢胃肠外科一区陈永和主治医师、
王华摄主治医师对本文的支持】
文章内容来源于健康100FUN
图/图蜗创意,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