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横断山脉的一种植物,为了躲避人类的采摘,居然学会了伪装
在我们的印象中,为了在自然界中能够拥有适应周围环境,为自身提供生存保障或者迷惑天敌以及猎物,很多动物都具有变换自己身体颜色或者形状的本领,常见的类型包括拟态、保护色、模仿等等。在拥有这些技能的生物中,我们了解到的基本上都是动物,由于它们具有自主行为能力,所以可以很好地利用上述伪装技巧来融入周围的环境,从而巧妙地隐藏自身,从而达到接近猎物不被注意或者避免被天敌发现的目的。
不过,植物界也有一些种类,也具备类似动物的这种能力,只是平时不被我们所了解而已。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植物,它们为了躲避被人类的采摘,居然能在有限的代际之间,变换出不同颜色的个体状态,转变得在环境中不容易被人类发现,也就是说它们学会了“伪装”。
主角登场-梭砂贝母
这种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的西藏、云南、四川等西南省份的山区,从生物学分类上看,隶属于百合纲百合目百合科贝母属梭砂贝母种。这种植物喜阴冷,在山区的生长范围多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区域,而且主要分布在岩石、流沙或者沙石地的缝隙中。
从形态上看,梭砂贝母植株的高度大约在18-35厘米之间,拥有2枚呈鳞片状的鳞茎(地下变态茎的一种类型),鳞茎中储藏有丰富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在植株的顶端,多数情况下可以看到呈浅黄色的单个花朵,在花瓣上点缀着红褐色的斑点。它的叶子比较狭长,呈现狭长或者长椭圆的形态,叶片比较厚实,紧密地生长在植株的中上部区域。
梭砂贝母每年都会长出一个花球,在颜色黯淡的环境中,显得格外耀眼,非常容易辨认。由于植株的叶子、种子特别是鳞茎中含有一种叫做贝母素丁的植物碱,均可供药用,其中鳞茎能用来治疗中毒、咳嗽、支气管和肺部疾病;种子可以用来治疗头痛和虚热;叶子可以治疗黄水病(一种皮肤疾病),因此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药材。
人类对这种植物的需求非常旺盛
正是由于梭砂贝母的多种药用价值,因此长期以来就一直被当作上佳的药材,在有效治疗相应的疾病上功不可没。由于需求旺盛,这种植物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变得越来越供不应求了。
以横断山脉上分布的梭砂贝母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这里的梭砂贝母一直被人们采摘和药用,并且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山里“寻宝”的热潮。
从当前收购的价格看,每公斤梭砂贝母的鳞茎大约为2500-3000元,而每个植株鳞茎药用部分的大小,仅有拇指甲盖差不多,所以要采集1公斤的鳞茎,起码需要3000多个植株。
虽然有些种类的贝母可以进行人工养殖,但是由于梭砂贝母的自然生长环境,需要高海拔的寒冷、干燥条件,所以人工很难进行复制,而且一些消费者还认为,野生的品种药效要比人工养殖的好,所以,自然状态下生长的梭砂贝母,在人们持续高涨的需求之下,数量越来越少。
梭砂贝母的伪装
从目前情况看,横断山脉的梭砂贝母这种小草本植物,越来越难被人类发现,原因就是它们似乎进化出了一种微妙的“伪装”防御技能,原本每年开出的黄色花朵以及嫩绿的叶片,现在悄然间已经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开出的花还是叶子,都变为灰色或者棕色,与周围的岩石、泥土的颜色非常接近。
我国和英国的科学家,对这种植物外观颜色的变化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采集程度非常高的区域,这种“变色”存在的几率更高,也就说明它们的“伪装”技能更为出色,与周围环境高度融为一体之后,人们只能在非常接近它们时才会注意到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被人类采摘的几率。
这种情况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格外关注,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在环境的胁迫下,植物进化出“伪装色”的第一个案例。为了探究发生的原因,科学家们利用分光计,精密测量了位于不同位置的梭砂贝母所反射出来的光线波长,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地点,该植物被采摘的种群数量,与花的颜色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比如,在非常偏远、人迹罕至的区域,由于被采摘的数量很小,梭砂贝母的花朵和叶片颜色,仍然呈现的是浅黄色和绿色,而在人们大量采摘的区域,则植株的颜色会变得越黯淡。
为什么会有这种伪装
科学家们在排除了牦牛等这些食草动物对植株的影响之外,也分析了颜色的变化是否由当地的气候条件所引发,比如高海拔地区的紫外线照射强度、气温变化以及其它没有被发现的食草动物等,但是这些因素的相关性,都没有人类采摘与植株颜色相关性强,因此,科学家们将其视为植物在人类胁迫下进行自然选择的一个生动案例。
科学家们对此做出解释,那就是颜色鲜艳的植株,当被人们采摘以后,那么其遗传性状就不会传递到下一代中,而那些具有一定伪装能力的植株,则会有一定的几率完整地度过其生命周期,从而将遗传性状进行代际间的传递,其中就包括花朵、叶片和茎的颜色变化。而梭砂贝母的生命周期大约在5年左右,这就意味着在5年的时间里,那些拥有鲜艳颜色的植株,在将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之前,就有很大的概率被人类采摘收获,留下的则主要是拥有灰色或者棕色DNA基因库的植株。
因此,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梭砂贝母从外界看来,呈现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似乎是在逃避人类的采摘,实质上这就是生物体趋利避害和人力胁迫下自然选择双重作用的结果。无独有偶,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另外一种植物-雪莲,也发生了类似的改变,只不过不是颜色方面,而是植株大小发生了变化,成熟个体要比几十年前矮了近10厘米。
另外,在一些动物身上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非洲大象,由于以前被人类大肆捕杀以获取象牙,现在无论公母,几乎都不再长象牙。这些生物体在短时间内外观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加速了生物体内更加适合环境变化那部分基因优势的确立,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展现出来。
这些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们,正在以一种悄悄发生的基因改变,来应对环境的变化,来应对人类的侵扰,以此来更好地保护自己以及种族的延续,这是多么卑微、又是多么强大的生存力量呀!由此,我们人类是不是得好好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