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调查之一:网格划分的三大误区

碧翰烽/文

——网格划分三大误区:网格与村民小组、小区为何成了两张皮?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成,尤其是近期一些地方形势的趋紧,网格化管理显得更加迫切而重要。

如何更好的适应疫情防控以及未来各项基层服务管理形势的需要?近期多次深入基层一线,与基层干部进入了深入交流、沟通,试图破解当下网格化管理的一些难点、痛点问题,真正让网格化管理提档升级,不断助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首先,我们还是来认识认识一下网格。

谁熟知自己所在的网格?

如果从广义的概念来看,地球可以是一个网格,国家可以是一个网格,省、市、县、乡、村,都可以视为一个网格。

但要从狭义或特指的概念来讲,当前所讲网格化管理的“网格”,应该是村社区以下的最小治理单元,从而称之为网格。

按照这个逻辑来分析,当年村以下的“生产队”,以及后来的“村民小组”,还有社区以下的“居民小组”“小区”“单位”,实际上就是一种网格。

只是随着一些改革的推进,在不少地方,生产队、村民小组已然被取消。而从城区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来看,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又存在诸多障碍,基层社会治理还远未真正进入到小区,小区业主、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纠纷不断发生,街道、社区、有关部门之间也可能存在推诿、扯皮,纠缠不清。

如果说村民小组、居民小组、居民小区、单位院落等等,已经为人们广为熟知。那么,就“网格”这个名称,人们可能都听说过,只是要说到自己所居住的“网格”是什么名称?范围在哪里?主要是干些什么?能够提供些什么服务?可能就没有那么熟知了。这不只是群众不熟知,恐怕很多干部也不一定弄得十分清楚。

两张皮:网格只是说说,村民小组、小区才是习惯!?

显而易见,这是出于精细化、精准化服务管理所要求的,这是出于基层“块”的融合概念所必须的。

首先,受到合乡并村的影响。一方面现在乡、村越来越大,有的一个村,要么面积特别大,要么人口特别多。比如中部地区有一个村由原来的三个村合并而来,人口达到了6000多人,几乎相当于原来一个乡人口的三分之一,可是村干部减少到了7人,服务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乡、村干部人员明显不足。由于合乡并村之后,特别是村干部人员减少,势必增加服务管理的难度。过去村里的熟人社会,都有可能打破。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合村之后的村党支部书记,他就坦言,现在村里有些村民,连他都有不熟悉的,要想熟悉、磨合,还得有一段过程。

其次,根据基层组织设置的特点,干部人数有限,不可能完全按照“条”的分工思路来开展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以,往往一名基层干部按照分工概念,一般要承担非常多的工作事项。

就目前的现状,一般县级部门单位至少在一百多家左右,如果都延伸到乡村两级,可想而知,如何通过“条”的模式来落实?

可是令人尴尬的是,有的地方一方面在强调网格化管理,却往往停留在“说说”层面;另外一方面,基层组织在开展工作时,又往往抛弃了网格这个建制,更多的习惯于使用村民小组、居民小组、小区或单位这些概念,没有真正将网格当作最小治理单元。

所以,有一些乡镇党委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坦言,在基层的实际运行当中,一些网格与村民小组、居民小组、小区之间,的确形成了“两张皮”现象。或者是工作到了村社区这一层级,要想继续下沉就有了障碍。

这显然是一个问题。

那么,原因究竟出在哪里?从一些地方网格划分的误区来分析,或许就能从中找到答案。

网格划分的三大误区

第一,网格划分的主体不够特别明确,导致出现“多网”。虽然不少地方明确了网格划分的主体,可是,县、乡、村以及相关部门的主体多样,或者责任不清,以致于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党建网格、综治网格、城管网格、安全网格等等多种网格。

实际上,高层已经明确要求实现“多网合一”。因此,应该从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方面来考虑,明确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主体来划分网格,而不是由部门为主体来划分网格,从而更多体现网格“块”的综合概念,而不是“条”的分工概念,导致背离了网格化的综合之义。

第二,网格划分标准不够科学、不够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基层工作实际、便于管理、方便群众等情况,导致出现形式主义。主要体现在一些地方过于规定了网格内户数、人数的标准要求。比如一般规定网格在100-300户之内,或是1000-3000人左右;有的地方为了体现更细更实,还规定网格户数要在30-50户之内。

这些想法看起来是好的,是为了更细更实。可是在实际工作运行当中,却会面临三个大的难题:

一是可能会打破自然村组、居民小区的固有单元,也就使网格缺乏固有的建制,从而导致干部、群众无法辨识网格之所在。

比如,有的居民小区人数可能在上万人,但如果打破划为几个网格,就可能在一个封闭环境内出现多个网格,对干部、群众都可能造成更多的混乱、混淆。

二是干部力量配备难题。网格划好之后,关键还得要有工作力量进入网格,否则网格化管理就会落空。可是,一方面基层干部没有那么多,网格划多了,没有足够的干部力量来下沉;另一方面聘请专职力量进网格,需要耗费一定资金;再一个方面完全依赖群众自治或社会志愿者,还远远难以承担当下繁重的网格化管理任务。所以,在力量配备方面需要量力而行,切合实际。这也是网格划分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三是难以完全做到网格与村居民小组、小区的有机融合,从而极易导致两张皮的出现。

第三,网格划分的程序不够严格,使得干部、群众都缺乏网格化意识。我们知道,从省到市、县、乡、村的行政区划调整,都有非常严格的程序。所以,要想在社会当中树立起网格化的意识,在网格划分方面,就得既要有严格、严谨的方案设计,更为重要的,还得要经过征求意见、批复、社会公示等程序。

科学划分网格的路径思考

一是明确网格划分的主体。可以考虑由区县市牵头,具体由乡镇街道、村社区来负责划分网格。

二是只需要明确网格划分的原则,具体由基层组织根据实际确定。比如原则上不打破自然村组、小区等治理单元。从工作实际、便于管理、方便群众等方面考虑,做到一个封闭式小区一个网格,一个或数个敞开式小区一个网格,一个或数个村居民小组一个网格,等等。而对于网格的面积、人数、户数,不要作出具体规定要求,由基层予以自主掌握。同时,网格命名,也不要剥离现有的村居民小组或小区的名称。

三是考虑网格划分的程序规定。比如由乡镇街道提出网格调整划分的方案,由区县市进行批复同意,然后向社会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得以知晓。

从疫情防控来思考,网格就是最小的真正的联防联控单元,应该属于不是行政区划的“行政区划”,从而保障网格稳定、人员配齐配强、功能相对完善。

(0)

相关推荐

  • 【每日一村】慈源行政村

    慈源行政村: 慈源行政村位于黄店镇政府驻地以北3000米,是一个新建立的小区. 慈源行政村由原来芝堰水库内的下慈坞行政村与考坞源行政村合并组成.因下山脱贫搬迁新址. 原下慈坞自然村座落于慈峰山脚下,四 ...

  • 南湖花园无疫小区记

       纪   事    南湖花园,一座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三百多户人家,千余口居民,在松滋新江口城区众多小区中不可多见.以前,小区物业公司建立了一个"居民联系群",链接着几百户人家 ...

  • 合肥市强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实体化运行

    安徽省合肥市积极探索地方实践,不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起势发力. 党建引领,强健动力主轴. 成立合肥市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领导小组,与市委平安合肥建设领导小组合署运行,统筹74个部 ...

  • 网格化调查之二:乡村干部下沉网格的四大难题

    碧翰烽/文 网格是治理体系的最小单元,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阵地. 如何把不是行政区划的网格工作抓落实.抓落脚?关键还得认真思考网格里的力量配备,怎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过去这么多年,以及到现在, ...

  • 保险是骗人的?保险的三大误区需注意,不能理赔等于白交了钱

    #财经科普创作人招募#保险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存在争议较多的,社会上有个普遍的评价,"保险是骗人的"!那么保险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为了区分简单易懂,我们先把商业保险给它划分一下类型.保 ...

  • 经典!你之所以赔钱……止损三大误区

     来源:网络 止损的目的是在投资者进行了错误决策后及时终止可能带来的损失.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出于人类对损失的本能逃避,大多数投资者往往在面对损失时会出现拖延.逃避和慌乱,对止损产生种种认识误区. 误区 ...

  • 一个悲剧始于一次错误认知!哮喘的三大误区你一定要知道!

    哮喘的三大误区你一定要知道 5月4日,是第23个世界哮喘日,也是五四青年节,重视哮喘,早诊早治,健康青年从防治哮喘开始! 2019年,发布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统计,我国有4570多万哮 ...

  • 买保险的三大误区!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些,从而变的讨厌保险?

  • 干货分享-be动词使用的三大误区

    为什么说"我开车"不能说成"I am drive car." 平时在看同学们作业时,最最普遍的一种错误,就是谓语动词的使用处于失控的状态. 如下面这个句子: W ...

  • 青藏高原被蛇绿岩带划分的三大地体与长江三峡存在对应关系

    青藏高原是陨石坑冲击波层流逆掩.叠加形成的:长江三峡是陨石坑冲击波层流順推形成的.        青藏高原被蛇绿岩带划分为"三大地体--扇形山":这"三大地体--扇形山& ...

  • 氧疗的三大误区几乎人人有!科学氧疗的关键是做好五件事

    氧疗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并不陌生,是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很多慢阻肺患者在居家吸氧时会有很多的误区.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五部主管护师冯鹏介绍了慢阻肺氧疗过程中常见的三大误区! ...

  • 对糖尿病认识的三大误区

    对糖尿病认识的三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