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湖什么最要紧?分寸

宋蕙莲是《金瓶梅》中篇幅不多、但极其出彩的人物。

她是西门庆家仆人的媳妇,仗着西门庆的宠爱、恃宠而骄,逾越了分寸和规矩,招致潘金莲和孟玉楼的嫉恨,最终被连环毒计害的家破人亡。

说她出彩,是因为这种认不清身份而不懂分寸的形象,塑造的非常鲜活;也因为她身上同时混合着背叛和忠贞、势利和刚烈,她能和无数人偷情,也能一条白绫带为丈夫殉情。

一、宋蕙莲其人

1、宋蕙莲的来路

宋蕙莲本名宋金莲,因为裹得一双好小脚得名。

她最先在蔡通判家做奴婢,因为帮助蔡通判的正房太太偷情,被赶了出来,出来之后嫁给一个厨子。

厨子和西门庆的仆人——来旺有往来,宋金莲就和来旺勾搭上了。

后来厨子醉酒打架、被人打死,宋金莲就求来旺去托西门庆,给厨子报了仇。

来旺又求西门庆的正房太太吴月娘,把宋金莲买进来给他当媳妇,于是吴月娘花五两银子把她买了进来。

也就是说,宋金莲最初是吴月娘的人

宋金莲和潘金莲重名,不好称呼,吴月娘就给她改名为宋蕙莲。

2、宋蕙莲的不甘贫贱

宋蕙莲出身是贫贱的,底层,没有地位,贫穷。

文中描写她连一件像样的裙子都没有,给吴月娘房里端菜,还要和吴月娘的丫鬟玉箫借一件裙子。

拼凑起来的衣服很奇怪,红上衣搭紫裙子,连西门庆看到都说怪模怪样的。

然而宋蕙莲天生好资质,“今年二十四岁,生的白净,身子不肥不瘦,模样儿不长不短,比金莲脚还小些。性明敏,善机变,会妆饰。”

她好看,伶俐,会打扮,并且有一手好厨艺,她的拿手好菜“一禾炖猪头”,堪称《金瓶梅》里第一美食。

宋蕙莲进入西门家后,看见孟玉楼、潘金莲那样的打扮,就也把狄髻垫的高高的,把头发梳的虚虚的,水鬓描的长长的。

相貌出众,被西门庆一眼看在眼里。

于是,在吴月娘的丫鬟——玉箫和小玉的帮助下,西门庆和宋蕙莲入港了。

二、宋蕙莲的错失分寸

1、言行逾矩,忘记仆人身份

宋蕙莲得宠后,忍不住显脸,用俗话说,就是“给点颜料就开染坊”。

比如吴月娘等妻妾一起玩牌,宋蕙莲就斜靠在桌子上支嘴,一会儿大声给吴月娘支招,一会儿大声给李瓶儿支招,被丫鬟一顿抢白骂了出去。

又如元宵节出门赏灯,宋蕙莲打扮的花枝招展,和西门庆的女婿陈敬济嘲戏。

一会儿说姑父(指陈敬济)你给我放个桶子花,一会儿说姑父你放个炮仗我瞧,一会儿落了花翠拾花翠,一会儿掉了鞋扶着人兜鞋,总之百般戏多、出风头

西门庆搭上宋蕙莲后,让她不用在大灶做饭,只管吴月娘的小灶和炖茶水。

后来宋蕙莲连这点小活儿都不愿意做

书里写“这宋蕙莲越发猖狂起来,仗西门庆背地和她勾搭,把家中大小都看不到眼里,逐日与玉楼、金莲、李瓶儿、西门大姐、春梅在一处玩耍。

宋蕙莲觉得自己和西门庆发生关系,就不再是仆人了,她不干活儿,也不与仆人们为伍,整天和主子们一起玩乐。

并且觉得自己是最受宠的,在西门家一人之下、诸人之上,连西门庆的正经妻妾们都不放在眼里,包括正房吴月娘。

2、得罪潘金莲、孟玉楼

宋蕙莲抓尖儿出风头,最先得罪的是潘金莲。

二人其实是同型,有些撞型,并且引以为傲的都是一双好小脚。

宋蕙莲和西门庆在藏春坞偷情,西门庆夸她脚比潘金莲还小,宋蕙莲非常凡尔赛地说:“我拿什么比她!昨天试了试她的鞋,还套着我的鞋穿。”

并且在元宵节赏灯那一节,宋蕙莲真的在自己的鞋之外套着潘金莲的鞋出门了,当众掉鞋,弄得大家都知道潘金莲比她脚大许多。

这不是当众打潘金莲的脸么?

很多女人喜欢当众拉踩别人,突显自己的优势,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实这是非常愚蠢的。真正的聪明人应该学会衬托别人,这才是高情商。

宋蕙莲对西门庆的小老婆们也十分不尊重。

孟玉楼知道宋蕙莲和西门庆有私后,对潘金莲抱怨:“嗔道贼臭肉在那里坐着,见了俺们意意似似,待起不起的,谁知原来背地有这本账!”

书中不只一次写到孟玉楼对宋蕙莲看不上、看不下去。

后来孟玉楼在宋蕙莲之死中充当了重要推手。

3、站错队,离开吴月娘

宋蕙莲干的非常蠢的一件事,是离开吴月娘,倒戈到潘金莲那边。

吴月娘默许二人私通,还主动给他们创造偷情的机会。她一方面是为了打压潘金莲,另一方面给自己增加讨好西门庆的砝码。

可是宋蕙莲蠢就蠢在只看到表面,她看大房吴月娘与世无争,就真的觉得她不行。

潘金莲要调服宋蕙莲,对宋蕙莲说西门庆最听她的,还说连吴月娘都比不上我,你比吴月娘还差些,拿什么跟我比?

宋蕙莲被她一番话训导的毕恭毕敬,每天只在潘金莲这里干活儿巴结,在吴月娘那边就是走过场罢了。

蠢人,看不清形势,真正要抬举她、能保她的是吴月娘,而潘金莲只是口蜜腹剑,嘴上拉拢她,其实暗地里设下毒计。

仆妇蕙祥也是吴月娘的人,误茶那节,吴月娘就保了蕙祥。如果宋蕙莲能一直忠诚地站队在吴月娘这边,可能最后吴月娘也会奋力保她全家一下吧。

三、宋蕙莲之死和她的醒悟

1、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毒计

来旺知道自己被绿了之后,酒后撒疯,扬言要杀西门庆,孟玉楼和潘金莲把话传到西门庆耳朵里,西门庆大怒。

宋蕙莲连忙求情,求西门庆把来旺放出去做买卖,西门庆答应给他一千两银子,让他跟着主管去杭州做买卖。

潘金莲又悄悄进言,说宋蕙莲总是护着她亲老公,打发来旺去做买卖,万一他卷了银子跑路怎么办?不如斩草除根。

于是西门庆改了主意,在某天把来旺叫到厅上,给他六包银子,让他在门首开个酒店。

来旺拿着银子回家,睡到半夜,忽听有人在窗下说“你老婆又跟西门庆去花园偷情了”,来旺惊醒,怒气冲冲跑进花园。

刚进花园就被绊倒,“当啷”一把刀扔在他面前,之后被家丁们五花大绑,屋里的六包银子搜出来也变成了锡铅。

于是解送官府,西门庆暗中打点,重刑折磨。

宋蕙莲哭天抢地,苦苦哀求西门庆放他出来,西门庆心软了,就要写信给官府放人。

这时孟玉楼和潘金莲又通气挑唆,潘金莲对西门庆说了一大篇话,“不如一狠二狠,把奴才结果了,你就搂着他老婆也放心。”

西门庆转了念,写信让问成死罪,最后定罪盗财弑主,递解流放。

2、宋蕙莲自缢和家破人亡

来旺在牢里的遭遇和流放,西门庆通通瞒着宋蕙莲,只说过些天就放回来,然而风言风语还是传进她耳朵里。

宋蕙莲得知真相后,大哭:“我的人叻!你在他家干坏了什么事来?被人纸棺材算计了你!你做奴才一场,好衣服没曾挣下一件在屋里。今日只当把你远离他乡,弄的去了,坑得奴好苦也!”,取了一条长手巾悬梁自缢

这是第一次上吊,被路过的媳妇发现,救了下来。

潘金莲又挑唆孙雪娥和宋蕙莲,令二人怀下仇恨。一日矛盾爆发,孙雪娥打了宋蕙莲一巴掌,吴月娘赶过来训斥二人,俨然宋蕙莲又成了被呼来喝去的奴才。

宋蕙莲一言不发,回到屋里哭到掌灯时分,自缢身死

西门庆写了状子,说宋蕙莲是监守自盗、畏罪自杀,买了口棺材要去烧化。

宋蕙莲的父亲是卖棺材的宋仁,听说此事,觉得女儿死的蹊跷,拦着不让烧。西门庆递条子让官府把宋仁抓走,重刑拷打,宋仁归家连病带气身亡了。

至此,宋蕙莲一家家破人亡。

3、宋蕙莲究竟死于什么?

宋蕙莲死于对丈夫的忠贞和悔恨,这是一方面。

更深层的原因,是她对无法改变的人生和无法突破的阶层绝望了。

宋蕙莲初进西门家,其实心思很单纯,她看见潘、孟那样打扮好看,就也那样打扮。和西门庆在一起,无非是为了要点银子,买花买衣服。

她自身条件是很好的,不比潘、孟等人差,这就容易让她产生这样的想法:同样是伶俐俊俏的人,为什么她们是主子我是奴才?为什么我不能像她们一样呢?

同样是和西门庆发生男女关系,为什么她不能上位呢?

就我个人看来,宋蕙莲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她只不过想过更好的生活,想在人群中活的更有尊严。只不过时代所限,女人要改变命运,只能通过靠男人、婚嫁这一条路。

西门庆对来旺的设计残害,像醍醐灌顶,让她猛然清醒了。他们永远都是奴才,表面上的宠爱都是虚的,只要主子一翻脸,随便递个条子一句话,就能让他们下十八层地狱。

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没有自主权,没有作为“人”活着的资格和尊严,可怕的是这种身份是永久性的,是代代相传的,永世不能翻身。

宋蕙莲清醒地看到了两个阶层之间的落差和倾轧,他们为主子鞠躬尽瘁,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挣不到,却能因为主子一时兴起的心思受尽苦楚。

西门庆是冷血的,宋蕙莲活着的时候,他对她百般体贴,甚至宋蕙莲当面痛骂他,他也笑着宽慰。

宋蕙莲第一次寻死救过来,坐在地上哭,西门庆赶来说:“好强孩子,冷地下冰着你,你有话对我说,如何这等拙智?”

而宋蕙莲第二次寻死成功后,西门庆没有丝毫难过,反而说:“她原来没福”,立马给她扣上一个监守自盗、畏罪自杀的污名。

还有宋蕙莲的父亲,西门庆没有一点爱屋及乌的体恤,反而置他于死地。宋蕙莲一节,西门庆的冷血一面让人感到森森恶寒。

宋蕙莲和孙雪娥打完架,被吴月娘呵斥,这是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丈夫被递解流放去了,而吴月娘却怒她容貌不整不像样子。

作为奴才,她连伤心和表露情绪的资格都没有。

于是她一言不发,回到屋里结束了自己绝望的生命。

结语:

宋蕙莲和潘金莲,是一人二影,同一种人的两种路径。

潘金莲是上位成功的宋蕙莲,她从奴婢出来嫁人,又和西门庆勾搭上成为大宅门的妾,是宋蕙莲这类人想象中的最佳路径。

潘金莲是她们中的佼佼者,她靠着狠辣和手段在大宅门中立住脚,可谓是宋蕙莲们中的成功者。

然而,潘金莲的处境和下场如何呢?丈夫在时,她的尊严和地位全凭丈夫心情,丈夫死后,她立马被卖出来,连再嫁给谁都不能自己做主。最后潘金莲被武松买回去剖心挖腹。

作者为什么要设置一个和潘金莲撞型的宋蕙莲?她们谋不谋杀亲夫、成不成功上位,命运都是一样的,注定要以悲剧收场。

宋蕙莲打秋千,是个美人儿的名场面,好比宝钗扑蝶、湘云卧芍。连潘金莲都打不好,她却敢站在秋千上,上下飞舞,“飞仙一般,甚可人爱”。

资质出众却出身贫贱,要强要脸却争不过阶层命运,令人嗟叹。

精读《金瓶梅》系列往期精选:

(图片来于网络,侵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