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乡村,为什么是为“神”而建的?源于村庄的空间资源分配和建筑理念,以及“天地君亲师”信仰和共享生活空间。乡村建筑,汲天地之气,是有生命的建筑,值得城市建筑借鉴和反思。(文末附张老师《CCTV1开讲啦》剪辑视频)
本文长度2366字,建议阅读8分钟
主要内容包括:
2. 乡村共享生活空间:饭场
【作者简介】张孝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华夏三亲启蒙教育项目发起人和总策划,凤凰耕读书院院长,耕读大学校长
乡村:人神共居的能量场
就一个村庄而言,一个村庄的空间资源分配,首先要把最好的风水建庙,然后是祠堂,其次是私塾与书院。把最好的空间资源建设庙、祠堂和学校,这代表了中国古代乡村所追求的精神与文化的高度。这种建筑理念,体现了古人坚信,一个村庄最高的价值不是物质,而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乡村建设资源分配是先天地、祖宗、学校,然后才是田园,最后才是活着的人自己。在我们古老乡村使用频度最高的一副对联:“耕读传家远,诗书济世长”,这不只是挂在门上,而是融化在村庄建设的所有空间中。这种建设理念与今天现代化城市根本不同,城市是把最好的空间资源用于商业开发、房地产,然后是政府、城市的标志性建设。
在农村一家盖三间房子,中间最好的风水和空间,叫“中堂”。中堂这个位置是供奉祖宗、供奉“天地君亲师”的地方。中堂也是主人接待客人的客厅,所以在客厅里面接待客人,在客厅里面吃饭、在客厅里面做事时,要时刻谨记,这是神与人的共享空间。头顶三尺有神灵,祖先每天盯着你,天地每天看着你,要谨言慎行,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胡说八道,做事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中国古代的信仰教育,不仅仅是在寺庙和祠堂,也在日常生活的家中。在解放前,所有家庭在中堂都供奉着“天地君亲师”;解放后,这个神的位置,挂上了毛主席像。
改革开放以来,有的家庭继续挂毛主席像,有的挂上观世音菩萨像。这种传统,在我们今天城市的客厅是不存在的,客厅正面挂的是电视,放的是可以躺在那里的沙发,在这里什么都可以看,什么都可以说。乡村社会的公共空间,除了满足信仰、文化传承、学习等公共精神空间之外,也有民间共享的生活空间。这些生活空间,在南方是“风雨桥”,有的地方叫“廊桥”。这是当地村民日常聊天、喝茶、遮风避雨的地方。北方叫“饭场”,北方人吃饭不像南方,一顿饭要吃好几种炒菜,必须上桌吃饭。北方主要吃主食,特别是我的老家山西,吃面条,不需要上桌吃饭,可以端上一个大碗,串门吃饭。由于这个原因,在村里就形成了大家一起吃饭集聚的地方,叫“饭场”。这个吃饭“饭场”就是村里的“新闻中心”,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聊各种各样的新闻。饭场集聚频率,最高的是在夏天,特别是夏天晚上,劳作一天之后的父辈们,在饭场聊天,说古道今的聊天一直持续到很晚,大家才散。我小时候,只要不是雨天,吃饭都是在离我家最近的“柏树边”的“饭场”吃饭。我从儿童到20岁当兵离开村,听到的许多故事,记忆中许多美好时光,都与饭场有关。但是,我们现在许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是以城市的思维来进行,把城市的广场、公园等要素搬到了农村,结果花了很多钱,可这些广场和公园没人去。更严重的是,在没有读懂乡村之前,在乡村改造的过程中,把本来是土地庙的地方,盖了一个公共厕所,给当地村民带来很大心理阴影。由于乡村社会是一个人与神、人与祖先共居的地方,什么地方建什么建筑是很有讲究的。但我们在进行农村改造的时候,以城市思维把乡村改造的不伦不类,扰乱乡村风水和气场,破坏了乡村的文化和信仰。近代,我们接受西方科学技术以来,把中国古代的凡是不符合现代科技标准的东西,统统以封建迷信而予以排斥。我们之所以说,中国古代乡村有生命,就是因为古代乡村建设理念,所建造的房子,不是今天单纯理解的,供人居住的空间而已。而是把房子看作一个生命体,像动物植物一样,能够汲取天地能量的有生命的空间。古代基于天地人的逻辑思维,是一个把世界万物都看成是有生命的思维。根源于数理化的西方原科学思维,恰恰是把世界万物都还原为非生命的思维。比如西方医学,面对生命系统,西方医学的思路,就是首先把生命变成一个死物体,通过解剖研究,然后再把解剖的死物质,用数理化来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治疗病的西药解决方案。这是一个“把生命还原为非生命”的科学体系,这就是西方的科学范式和科学标准,如果用这个科学来衡量,基于天地人思维框架的中国科学,那就是不科学了,这是两套不同的科学体系。中国古代风水理论,恰恰是把一个表面上没有生命的系统,变成一个生命系统。由于地球的生命万物,都是汲取天地能量而生生不息。那么,要让建筑物有生命,也需要汲取天地能量,中国古人正是根据这个原理,形成中国古老风水理论。所谓“风水”,“风”代表来自天空的能量,“水”代表来自大地的能量,这两种力量形成的不同组合,形成的不同能量场,对人的生命和生活会形成不同的影响。古人讲:“一人一太极,一花一世界”,这句话不仅仅是诗意的想象,也是科学的表达。只是我们今天很难相信老祖宗说的话了。基于“天地人”思维来思考生命,在西方也有这样的科学家,比如现代德米特生物动力农业的创始人,德国《人智学》创立者,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的研究发现,地球的植物,和宇宙中的星象有一一对应关系;植物的根与月亮之间有能量交换关系,植物叶和茎与太阳的能量有关系,植物花与火星有关系,植物的果实与木星有关系。植物生长,对应这些行星之间运行周期,有密切关系,他按照植物与行星之间对应关系,提供生物动力理论,按照植物与宇宙星系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何充分利用星系能量的植物日历。
中国古人,把我们居住的地方与天地之间,形成对应关系,就是德国科学家所讲的能量场的关系。
所以,我把它叫做“人造的城市,神造的乡村”。
拓展
2018年3月24日 《CCTV1开讲啦》
张孝德:新时代,我们该如何读懂乡村?
校对排版、视频剪辑:种子班滔小小
投稿or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