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以开地立村者名而命名的村庄

如同人有姓名一样,商都县的所有村镇也都有自己的名称。这些地名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一定根据和来历的。今天我们讲一讲因冠以开地立村者名讳而命名的商都村庄名称。

开地立村之首创者在村镇建设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作用,以其身份特征命村名,符合常理。商都县的地名有相当一部分是“照此办理”的,其表现形式有3种:

1、以人名制之。譬如大库伦乡的张二村,民国十四年(1925年),兴和县土堡子村人张汉相来此购荒垦种成为该村的大户。张汉相排行二,人称张二,村名由此得之。似此地名日前保留下来的有郭头村、杨六九村、郭兴堡、张四田村、梁红村、郝二举梁、进保堂、李善仁沟、石正发村、索玉明地、郭朋村、杜林村、贾明善村、冯宽沟、崔喜沟、韩元沟、张奎地、刘银巴村、侯二栓村、三虎地等。

2、以姓氏制之。此类地名比比皆是,如郭家村、曹家营、谢家坊、邓家坡、柳家沟、付家夭、郝家洼、翁家围子等等。其名既点明姓氏,又涉及村居特征,有“画龙点睛”之妙,因数量众多,仅摄取以上几例说明,不一一列举。

3、以职业工种制之。此类地名为数不多,但颇具人文色彩。比如:三大顷乡的三太昌村是因经商者王三的店名“泰昌”而得之,小海子镇的雷铁炉村与开炉冶铁的雷太平紧密相联。似此尚有万昌元、大石匠沟、郑油房、罗匠营、银匠村、瓦窑沟、二侉店、郝木匠村、缸房村等。

举凡商都县的开地立村者,大都资产较丰、有一定身份地位,亦或掌握一技之长,在群众中声望较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消除封建影响,主要在建国初、人民公社化和“文革”3个历史时期,对以之命名的地名“大动手术”,更换为或突出政治或彰显地理特点的新名称。

如:1950年今西井子镇原杨贵生沟改为新民,1958年今大库伦乡原白家村改为勇进,1968年今小海子镇原邢家村改为向阳,今大黑沙土镇原郝天祥村改为朝阳河……

此外,尚有个别地名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改名换姓”,体现了时代变迁和价值观更新。如七台镇原王二疤村和统领地(统领即民国年间察哈尔两翼巡防二路统领丁长发,王二疤为丁家大掌柜),1946年商都县第一次解放更名为解放村;今七台镇原朱家店20世纪90年代因调结构、种蔬菜一举脱贫致富,因应变革易名为南菜园……,此类“变脸”的地名,绝大部分之旧名已“颜面扫地”被人淡忘,有些则因惯性思维或新旧并用或仍以旧名呼之,其中的味道值得品咂。

特别鸣谢商都县档案局授权刊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