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版《使徒行者3》,除了爆薛成了爆seed,完全没有区别
《使徒行者3》刚刚开播的时候,许多网友说:“等TVB版本出来了再看,内陆版肯定有删减。”然而现在TVB版已经播出5集了,我又看了一遍,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没有任何区别!那些等了半个多月的朋友们,不用等港版更新,你们可以直接去网站看完全集了。
因为《使徒行者3》就是企鹅影视和TVB联合出品的,所以根本不会存在内陆版和港版之分,我明白这些港剧粉丝的心理,他们总觉得会和电影《杀破狼》《以和为贵》等电影一样,有两种不同版本的结局,又或者是因为审查制度,内陆版本会有阉割,看来大家真的是想多了,完全就是白等了。
包括开始序幕和结尾的文案主题曲都是一样的,说到这里得吐槽一下内陆影视制作公司,之前播出的古装剧《锦绣南歌》,每集一播完就是周笔畅演唱的片尾曲《藏心》开始副歌部分了,“此生泪如潇潇无边之雨,痛打风花雪月与你。”然后那个字幕像是360HZ刷新率一样的,我一个字都没有看清楚,就飞速滚动完了,我想知道这是一首什么歌曲,都看不到歌名的。
像《使徒行者3》片尾的速度就是正常的,可以看见主题曲叫《无人问我》,作曲张家诚,填词张美贤,主唱林峯,插曲叫《低谷天堂》,片尾曲叫《不能放手》。我觉得这种行为就是对参与制作的工作人员不尊重,之前是看一部什么剧来的,人家片尾连剧组厨师的名字都打出来了。
相信还是有许多人像我一样,连片尾字幕都会看完的,这个习惯我从小有的,除了歌曲名字之外,更多的是看剧中一些印象深刻的演员叫什么名字,所以我身边的朋友每次看港剧,都问我这个叫什么?那个叫什么?他(她)演过什么?我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出来,电视剧里面的主题曲叫什么,是谁唱的,是谁作曲作词的,我都知道。
因为我觉得除了主演之外,那些配角也应该让大家知道他们的名字,除了看演员表之外,小时候看过的那些经典影视剧,还会拿个小本子抄歌词,这些都是美好的童年回忆呀,相信曾经这样做过的不止我一人。
看这个TVB版本的《锦绣南歌》,可以看到李沁和秦昊的粤语配音人员名字。
片头片尾曲是同一首歌曲《说过放下》,作曲作词依然是张家诚和张美贤,演唱是菊梓乔,感觉自从顾嘉辉退休之后,TVB的电视剧几乎都是张家诚作曲的,除了他之外,还有徐洛锵,吴若希演唱的《越难越爱》就是徐洛锵作曲,张美贤作词。
因为这个《锦绣南歌》是属于外购剧,所以在TVB播出会重新粤语配音,重新创作主题曲,但是《使徒行者3》是属于合拍剧集,拍摄期间演员都是原声粤语,后期制作加上国语配音。
第一集就是郑恺饰演的“画家”出场,在企鹅国语版和粤语版里面都是郑恺原声国语,而在TVB港版里面和那个粤语版本是一样的,他也是讲的国语,并没有因为在TVB播出而后期更换粤语配音。为什么我特别在意这个呢?因为当时《使徒行者3》播出第一天,就许多网友说:看见郑恺出来就弃剧了,他毁了整部剧。
所以这次看TVB版本,我看得特别仔细,我觉得一点不出戏呀,相反的如果他是像《战毒》里面那几个内陆演员一样,配上“珠江台新闻联播”式的粤语,我才会出戏。他这个场景就第一集出来一下,最后一集重复了这个画面一次,中间完全都没有出来过,也就是说他就这一场戏,根本也不需要什么演技,就坐那假装画画,念念台词就可以了,完全没有表演空间,说郑恺毁了整部剧,我觉得是为了黑而黑,真的有点太过了。
像我之前关于《使徒行者3》的文章评论里面,还有许多人说:没有粤语版不看。我觉得这些人完全就是装港剧粉,现在三大视频网站都跟TVB有合作的剧集,右下角一键切换国粤语,我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说:怎么没有粤语?
像内陆许多影视剧里面都会有许多省份的家乡话出现,大家都不会觉得违和,为什么到了粤语和国语混合出现的时候,大家就觉得特别违和呢?我看了这么多年港剧,我觉得TVB的国语配音是非常优秀的,所以无论是国语还是粤语我都OK的,我就怕加入了内陆演员的合拍剧,国语版配音不是TVB杜燕歌那个配音班底,粤语版配音又是珠江台的新闻联播口吻,这种我是无法忍受的,我觉得像郑恺这种处理其实是最好的,直接演员原声国语。
“画家”出场之后,也是到了回忆画面,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最后完了镜头一转到2019年,卓凯在监狱吃鸡腿,然后韦爷出来搞事,之后所有的剧情都是和企鹅版本一样的。
卓凯要阿梅去调查当年韦爷老婆的资料,想证实韦作荣其实没有死,后来在这个台球室,哥布林调戏阿梅,这句台词在企鹅版本里面是有的,TVB版本也有。
其实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觉得这句台词挺尴尬的,后面还有这种同类型的台词出现,多少集我已经忘记了,这就是导演为迎合内陆观众制造出来的笑点?对不起,我觉得一点都不好笑。
如果非要挑TVB版本有什么不同的话,只有两个地方,一是字幕换成了繁体字,二是爆薛换成了英文爆Seed,除了这两个地方,真没有什么不一样了,有人说港剧里面总爱说英文,挺装的!其实不然,比如说:这个案子现在进展怎么样了?港剧版就是:呢个case依家点嘛?
港式粤语之所以这样中英混合,主要原因是音译和意译,说个大家最常见的物品:的士。这个就是属于音译taxi,相信除了港剧里面,粤语地区以外的省份也都是把出租车叫的士,日常我们都会说:打的,不会有人说打出租车吧。
像肥罗汉语翻译就是罗纳尔多,港式文字都是朗拿度,当年看刘德华的《赌侠1999》,张家辉假扮罗纳尔多,粤语版字幕就是朗拿度,而朗拿度就是Ronaldo的英文粤语谐音。所以许多配音好的港产影视剧,都会保留这些特色。
喜欢看粤语版港剧的朋友,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一些谐音梗,到了国语就失去那种韵味了,像刚刚大结局的《木棘证人》里面的男二号李浩帆,粤语谐音就是你好烦,而用标准普通话念出来,就跟李好烦这个粤语发音差远了,像这种笑点有许多。
还有之前播出的《反黑路人甲》,张振朗饰演的角色高彬真名叫高远,还有《打擂台》里面,泰迪罗宾饰演的罗新师傅,突然醒了之后,带两个徒弟去见见世面,来到一家破旧的卡拉OK,上来两位美女问:老板,贵姓?罗新师傅回答:我姓高!
如果不懂粤语,就完全get不到这些笑点,这就是许多熟悉粤语的朋友坚持港剧看粤语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些到了合拍剧之后通常没有了,所以说港味尽失,除了剧集质量,还是多方面的,有多久没有看见这句台词了:你肚唔肚饿?我煮面俾你食。
现在都改喝红酒了,还有像马国明这种方式喝啤酒,总之怎么不接地气就怎么来,合拍剧为了迎合内陆观众,加入的一些元素其实没有一样是内陆观众喜欢看的,这个很就尴尬了,反而尽显浮夸之气,什么时候合拍港剧可以褪尽铅华尽显本色,相信会好看许多。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