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过东西的油千万别再炒菜了,小心诱发癌细胞
文 / 朱叶珊 唐山市中医医院 主任中医师
食用油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味原料,用于煎炸食物的食用油可统称为“煎炸油”。煎炸油存在很多健康隐患,即使过滤掉初次使用时产生的杂质,随着煎炸次数增加,营养价值也会持续降低,有害成分逐渐增加。
很多家庭都会在油炸食物后简单过滤煎炸油,置于容器中储存,待下次使用。这种煎炸油其实无法被完全过滤干净,经一段时间的放置后,容易滋生细菌;若不注意储存条件,如未密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接受阳光直射或置于煤气灶旁边长期受热,容易发生氧化酸败反应,出现过氧化产物,产生明显的“哈喇味”、“口水味”。
这种产物不仅影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吸收,更容易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变质的煎炸油中所产生的丙二醛,能与人体内的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发生反应,使蛋白质结构变得坚硬,诱发癌细胞的生成。
因此,用于煎炸食物的油不可长期储存使用。
不新鲜的油炸食品和使用过的煎炸油一样,放久后容易被氧化,从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在煎炸食物过程中,要注意尽量控干食物表面留存的油,可借助厨房纸等吸附干净,能降低摄入的多余热量。
即使是未使用过的食用油也要注意储存条件,开封后尽量在短时间内用完,低温、避光环境下保存,一旦发现有异味、变质,必须立即停止使用。
因食用油的种类不同,其耐热性、熔点也有所不同,所以不同食用油的烹饪方式自然也不同。
花生油、菜籽油
花生油和菜籽油中的脂肪酸比例较均衡,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更高,低温时可能会凝固,耐热性较好,成分更稳定,并且具有独特的气味,适合用于日常炒菜、油炸食物。
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
这类油中富含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有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但耐热性差,适合低温烹调,要避免加热至冒烟,适合用于煮汤或做炖煮菜。
黄油、椰子油、棕榈油
这类油的饱和脂肪酸约占 40%,常温下呈固态,耐热性好,可用于制作酥点和油炸食物。
芝麻油、亚麻籽油、核桃油、橄榄油
这类油采用冷榨法制取,味道清香、口感好,并且具有一定保健效果,但不稳定、高温易分解,不建议用于油炸食物,更适合低温烹制,如凉拌食物。
猪油
猪油富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同时还会促进肠道中胆固醇的吸收,不宜长期、大量食用,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