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前,鲁迅先生风光大葬:16位神秘抬棺人,没有一个普通人
1936年10月19日的清晨,一切都很平静,一位文学巨匠便在这平静中离开了凡尘。很快,他的死讯打破了上海乃至全国的平静,举国上下都沉浸在了失去他的悲痛之中。
这个人就是鲁迅先生,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无数中国人心中的偶像级人物。他的影响力贯穿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师,曾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万人哀悼,一场破格的总动员
这样一个历史名人的离世,注定不会低调,即便他自己可能更希望能够朴素地离去。
鲁迅离世后,遗体很快就被送到了万国殡仪馆,各家媒体争相报道此事。此外,由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萧参、茅盾、胡愈之、史沫特莱和内山完造等人组成的治丧委员会当天便被初步拟定,同时还有画家迅速画下了鲁迅先生的遗容。
治丧委员会的版本有好几个,据说其中甚至有一个名单中还列有毛泽东的名字,只不过由于当时的特殊环境,各家报纸上几乎都没有登出过毛泽东的名字。
不论是哪个版本,治丧委员会中大多数人都是各界的翘楚名人,仅仅是治理丧事便能动员到这些人,足以见得社会各界对鲁迅的关注和重视。治丧委员会最后敲定葬礼由当时的国母宋庆龄主持,并于22日下午出殡,将鲁迅葬于万国公墓,仅留了三天左右的时间供大家吊唁。
消息一传开,鲁迅的好友、学生以及各界大佬级人物都纷纷赶来,即便有些人当时不在上海,也都不远千里去到鲁迅的灵堂只为送先生最后一程。据记载,鲁迅刚刚去世的第一天,就有五千人前来吊唁,并且之后的每一天,到其灵堂内外悼念者皆是人山人海。
因为前来吊唁的人过多,后来大家还专门又组织了一个治丧办事处进行专门管理。这样的号召力,自这场葬礼之后恐怕没几个人能与之相媲美了。
民众自发送葬,文豪为其抬棺
10月22日下午,面上覆盖了写着“民族魂”的白底黑字旗的灵柩从殡仪馆出发。殡仪馆到万国公墓之间的路程有整整十几里路,但是装着鲁迅先生遗体的棺木不靠车马,就靠人力抬棺从灵堂到达了目的。
抬棺路上亦是人山人海,不论老少、不论身份高低,民众们都自发为这位一代文豪送葬,场面之盛大,实属当世罕见。据闻当时出殡途中一共有六七千人,许多年轻人都手持挽联或先生的遗像,神情哀伤,口中还唱着歌,一路随行在棺木周围送先生最后一程。
叶圣陶在自己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0周年所写的《相濡与沫》一文中曾写到:
“各界的人不经邀约,不凭通知,各自跑来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表示钦敬和志愿追随的心情。一个个自动组合的队伍,擎起写着标语的旗子或者横幅,唱着当时流行的抗敌歌曲或者临时急救的歌曲。”
上万人吊唁,数千人送葬,可见鲁迅在民众的地位有多么崇高。许多无法亲身来到上海观瞻先生仪容的人,也都自发在当地组织纪念鲁迅的活动,全国上下所有尊敬先生的人,无不为先生之死感到哀痛万分。
为先生抬棺的人也来头不小,不过对于抬棺人员究竟有多少个,也有一定争议。一个版本是十六人,其中包括:巴金、鹿地亘、黎烈文、胡风、曹白、黄源、吴朗西、陈白尘、肖乾、聂绀弩、欧阳山、孟十还、周文、肖军、靳以、张天翼。
但另外一张抬棺的照片上却只有巴金、鹿地亘、黎烈文、胡风、曹白、黄源、张天翼、靳以、姚克、吴朗西、周文、萧军十二人。不过不论是哪个版本,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抬棺者大多都是名盛一时的当代文人,这样的阵容,完美体现了鲁迅作为文人领军级人物的排面和影响力。
下午四点半,人们将棺木下葬,鲁迅先生就此长眠于万国公墓20年,直到1956年才迁至上海虹口公园。即便是到了今天,还有不少人专门去拜谒鲁迅先生之墓。
生前身后事,身死魂犹存
生前,鲁迅先生是文学界无可替代的巨人,是以笔为枪的伟大革命斗士,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的精神榜样;他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指向标。
他影响了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在文学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用作品唤起了无数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用笔杆子留下了过去最真实的社会历史。这样一个人,即便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和灵魂将永存在我们心中。
如今,先生已经逝世八十多年,但即便如此,他所留下的一本本文学著作还在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相信但凡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没有几个没有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
我们能在《朝花夕拾》中看到有志青年如何在旧中国的茫茫黑夜中寻找光明未来,在《彷徨》中感受到人们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生活的无奈和心酸,在《阿Q正传》中发现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畸形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