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刷】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考前必刷】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一、文言文阅读(2021郑州市一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生三岁而孤,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
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华阴令柳润有罪,前刺史劾奏之,后刺史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迁刑部侍郎。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呗,至为夷法,灼体肤,委珍贝,腾沓系路。愈闻恶之,乃上表。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患,安能及此? 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狂宴敢尔,固不可敏!”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既至潮,以表哀谢。命得表,欲复用之,持示宰相。皇甫镈素忌愈直,乃改袁州刺史。
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禁其为隶。
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嫂郑丧,为服期以报。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闳深。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润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B.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润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C.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润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D.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洞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宫市本指宫中市场,此处指中唐时宦官在民间市场以宫市名义贱价强买的弊政。
B.刺史是官名,起初为中央派往地方巡行郡县的监察官,后为州级最高行政长官。
C.卒,在中国古代指高官去世,其他表“死亡”的词语还有“崩”“薨““不禄”等。
D.礼部是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韩愈知恩图报,又能抚恤孤弱。他三岁丧父,由嫂郑氏抚养成人,后为嫂服丧报恩;凡亡故的内外亲友,如果无后,他就资助嫁其孤女,救助其家人。
B.韩愈忠言直谏,屡次触怒皇帝。他曾因上疏论事被贬阳山令,又因反对迎取佛骨而激怒皇帝,惊动朝廷内外,外戚权贵也说他的坏话,最终被贬潮州。
C.韩愈仁厚爱民,能解百姓疾苦。他任阳山令时,因爱民而受敬重;任袁州刺史时,替七百多沦为奴隶的当地人赎身,并与当地人立约,禁止抵押儿女为奴。
D.韩愈崇文重教,终成文章泰斗。他幼时好学,及长通晓典籍,后广授弟子,影响甚大;他推崇汉代文章,自成大家,其文博大精深,深受后世学者景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2)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
二、文言文阅读(2021郑州市二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希亮,字公弼。希亮幼孤好学,业成,乃召兄子庸、谕使学,遂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里人表其闾曰“三俊”。初为大理评事、知长沙县。有僧海印国师,出入章献皇后家,与诸贵人交通,恃势据民地,人莫敢正视,希亮捕治置诸法。再迁殿中丞,徙知鄂县。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希亮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及罢去,父老送之出境。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 外戚沈元吉以奸盗杀人,希亮一问得实,自惊仆死,沈氏诉之,诏御史劾希亮及诸椽吏。希亮曰:“杀此贼者独我耳。”遂引罪坐废。期年,盗起京西,杀守令,富弼荐希亮可用,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希亮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代还,乃以为宿州。州跨汴为桥,水与桥争,常坏舟。希亮始作飞桥,无柱,以便往来。诏赐缣以褒之,仍下其法,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是岁,盗起宛句,昼劫张郭镇,执濮州通判井渊。乃以希亮为曹州。不逾月,悉擒其党。迁京东转运使。除州守暴苛,以细过籍民产数十家,获小盗,使必自诬抵死。希亮言其状,卒以废去。数上章请老,不允,移知凤翔。仓粟支十二年,主者以腐败为忧。岁饥,希亮发十二万石贷民。有司惧为擅发,希亮身任之。是秋大熟,以新易旧,官民皆便。英宗即位,迁太常少卿。未几致仕,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宋史·陈希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
B.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
C.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
D.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阊,本义指古代里巷的门,后泛指人们聚居的地方,并常以“闾左”代称富豪望族。
B.淫祠,指民间私自滥建的不合礼制的祠庙。古代对祭祀对象和礼仪均有官方规定。
C.外戚,指帝王母.妻家的亲戚。历史上,不少外戚位高权重,常导致外威干政之祸。
D.畿,指古代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后泛指邻近京城的广大地区,如“京畿”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希亮禁巫毁祠,受民爱戴。他任职鄂县时,当地巫师装神弄鬼,恐吓百姓,聚敛钱财,他严令禁止,并拆毁淫祠,勒令巫师从事农业生产,深受百姓爱戴。
B.陈希亮巧架飞桥,政绩卓著。宿州任上,他设计了无柱的飞桥,解决了水桥相争的问题,便利了行船,朝廷下诏赏赐褒奖,让他沿汴河直到泗州修建这种飞桥。
C.陈希亮守城保境,捕盗安民。房州盗匪猖獗官府却没有军队,他组织数百人日夜守卫,声势大振,民心安定;宛句贼势嚣张,他到曹州不足一月,就擒获了贼党。
D.陈希亮敢于担当,便官利民。在凤翔时,他开仓借粮给遭遇饥荒的百姓,并一个人承担责任,秋天丰收后百姓用新粮偿还陈谷,既利了民又解除了储粮霉变之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与诸贵人交通,恃势据民地,人莫敢正视,希亮捕治置诸法。
(2)除州守暴苛,以细过籍民产数十家,获小盗,使必自诬抵死。
三、文言文阅读(2021郑州市三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邹维琏,字德辉,江西新昌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延平推官。耿介有大节。巡抚袁一骥以私憾摭布政窦子偁罪,维琏以去就争。监司欲为一骥建生祠,维琏抗词力阻。行取,授南京兵部主事,进员外郎。辽左用兵,疏陈数事。寻以忧去。天启三年,起官职方,进郎中。刑部主事谭谦益荐妖人宋明时能役神兵复辽左地,魏忠贤阴主之。维琏极言其妖妄。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弊讥切中官、大臣 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贤,调为稽勋郎中。时言路横恣,凡用吏部郎,必咨其同乡居言路者。给事中傅櫆、陈良训、章允儒以南星不先咨己,大怒,共诟谇维琏。及维琏调考功,櫆等益怒,交章力攻。维琏愤,拜疏求罢。维琏欲去不得,诏留视事。乃严核官评,无少假借。杨涟劾魏忠贤,被旨切责。维琏抗疏曰:“忠贤大奸大恶,罄竹难书。”疏入,责其渎奏。崔呈秀坐赃被劾,维琏论戍边。诸媚珰者力别其是非,请托,拒不听,诸逆党交憾。无何,张讷劾南星,追论维琏调部非法,诏削籍。复构入汪文言狱,下吏,戍贵州。崇祯初,起南京通政参议。五年二月,擢右佥都御史,代熊文灿巡抚福建。海外红夷据彭湖,挟互市,后徙台湾,渐泊厦门。维琏屡檄芝龙防遏之,不听。明年夏,芝龙剿贼福宁,红夷乘间袭陷厦门城,大掠。维琏急发兵水陆进,芝龙亦驰援,焚其三舟,官军伤亦众。维琏在事二年,劳绩甚著。会当国者温体仁辈雅忌维琏,而闽人宦京师者腾谤于朝,竟坐是罢官。八年春,叙却贼功,诏许起用。旋召拜兵部右侍郎,遘疾不赴,卒于家。
(节选白《明史·邹维琏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弊/讥切中官/大臣/
B.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弊/讥切中官/大臣/
C.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弊/讥切中官/大臣/
D.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取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弊/讥切中官/大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祠原为纪念逝者,生祠则是为活人建立的祠,多因感念恩德或逢迎谄媚而建。
B.辽左,指辽西。古人习惯用左、右表示地理方位西和东,也用来表地位尊卑。
C.吏部是古化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
D.夷是封建时代对少数民族的一种蔑称,与戎、狄类似,文中的红夷是指荷兰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邹维琏耿介正直,勇于仗义执言。他任延平推官时,毫不畏惧巡抚袁一骥的权势,坚决反对其因私恨而搜罗窦子偁罪证的做法,甚至不惜以离职与之争论。
B.邹维琏调任部,饱受言官攻击。他受到尚书南星赏识而调任史部,却因为没有和同乡言官商议,受到傅櫆等人的一再辱骂、攻击,愤怒之下,自请罢官。
C.邹维琏直斥权奸,坚决贬抑赃官。当杨涟因弹劾魏忠贤遭到严厉责备时,他仍上疏直言魏忠奸恶;他判令赃官崔呈秀戍边,对众人的请托,坚决以拒绝。
D.邹维琏尽心海防,反击外敌劫掠。他代熊文灿巡抚福建时,屡次警示郑芝龙防备红夷;在厦门遭到红夷劫掠之际,他发兵急救,和郑芝龙协力烧毁三艘敌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维琏欲去不得,诏留视事。乃严核官评,无少假借。
(2)会当国者温体仁辈雅忌维琏,而闽人宦京师者腾谤于朝,竟坐是罢官。
四、文言文阅读(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周少司空石泉公褒之曾孙也。其先自琅邪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有制袭之曰:“朕以卿历职著称,故授此官,既美化远闻,实副朝寄,令赐卿杂采六十段,并瑞锦等物,以彰善政也。”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而今乃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方庆奏曰:“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忌月,于时持疑不定。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理据。’当时从讷所议。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谓振作于事无嫌。”则天从之。方庆又举:“令杖'期丧、大功未葬,不预朝贺;朱终丧,不预宴会。’比来朝官不遵礼法,身有哀容,陪预朝会,伏望申明令式,更禁断。”从之。方庆渐以老疾,乞从闲逸,乃授麟台监修国史。及中宗立为东宫,方庆兼检校太子左庶子。长安二年五月卒,赠衮州都督,谥曰贞。中宗即位,以宫僚之旧,追赠吏部尚书。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10. 对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B. 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C. 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D. 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11. 对文中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永淳”,是皇帝的年号,用年号来纪年起源于汉武帝时,此后,新皇帝即位一般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B. “朕”,在先秦时代,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为“朕”;秦灭六国之后,“朕”成为皇帝专称。
C. “谥”,即“谥号”,是对已故帝、妃、诸侯,按生平事迹进行评定之后,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 “期丧”,即“期限”,指为期一年的丧服,“大功”服孝期九个月,古代以亲属关系远近制定孝服轻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王方庆主张严明法令。他任广州都督时依法制裁当地放纵残暴的首领,还建议禁止不遵礼法、有失风化的行为。
B. 王方庆政绩显赫,他在广州都督任上,清肃境内,当时的人认为自唐以来没有政绩能超过王方庆的地方官员。
C. 王方庆据理力争,在将军入城是否应有军乐问题上援引“晋穆帝纳后在康帝忌月”的事例说服武后准奏军乐。
D. 王方庆得到两朝皇帝垂爱,武则天时他因为政绩突出得到褒奖和赏赐;中宗即位后,他又被追赠为史部尚书。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5分,共10分)
(1)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2)比来朝官不遵礼法,身有哀容,陪预朝会,伏望申明令式,更禁断。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一检)
10.(3分)C(正确标点为: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谕。)
详解:“既……又……”属固定句式,原则上“又”前不再加字,但“官又下迁”四个字,与上文“才高数黜”,结构相谐。“黜”,意思是“降职”,不用再加宾语。
11. (3分)C(“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而非只指“高官去世”。)
12.(3分)B(曲解文意。原文为“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意思是外戚权贵也为韩愈说情,才使韩愈免于死罪,被贬为潮州刺史。)
13.(10分)(1)治他罪确实是应该的,然而如果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希望圣上稍微宽容他,借此招来敢于直言进谏的人(答“使人们敢于进谏”也可)。
[5分;“罪”(惩处,治罪,判罪)、“安”(怎么)、“宽假”(宽容,宽恕)三处各1分,大意2分。]
(2)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曲意附和他人。与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成全后辈读书人,使他们常常能够成名。
[5分;“诡随”(妄随他人,曲意附和,假意迎合)、“少”(稍微,一点儿)、“后进”(后辈)三处各1分,大意2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韩愈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嫂子郑氏抚育他长大。韩愈从小自己就知道努力读书,每天能记诵几千几百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韩愈考中了进士。
调任四门博士,升任监察御史。上书极力抨击宫市的弊端,德宗皇帝很生气,贬他做阳山令。他关爱百姓,百姓生了孩子很多都用韩愈的姓做名字。华阴令柳涧有罪,前任刺史上奏弹劾他,后任刺史审查他的案子,柳涧被贬为房州司马。韩愈路过华州,认为刺史暗中互相勾结,上疏请求惩治他们。御史复核后,查出柳涧有贪赃罪,再次把他贬为封溪尉。韩愈因此受牵连重新担任国子博士。他才学杰出却屡遭贬黜,官位又被降低,于是作《进学解》来自我宽解。
后升任刑部侍郎。宪宗派遣使者前往凤翔迎接佛骨到宫中,过了三天,才送回佛寺。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诵经,甚至采用夷人之法,烧灼身体,施舍奇珍异宝,纷至沓来,人流不断。韩愈听说后很厌恶,于是上表进谏。皇帝大怒,拿着它给宰相看,准备处以死刑。裴度、崔群说:“治他罪确实是应该的,然而如果不是心怀最大的忠诚,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希望圣上稍微宽容他,借此招来敢于直言进谏的人(使人们敢于进谏)。”皇帝说:“竟敢这样狂妄,决不能赦免!”这时候朝里朝外的人们惊骇恐惧,即使是外戚权贵也为韩愈说情,于是贬他为潮州刺史。
韩愈到潮州后,上表哀痛地谢罪。皇帝接到奏表,打算重新任用他,拿着奏章给宰相看。皇甫镈向来忌恨韩愈直率,于是朝廷改任韩愈为袁州刺史。
袁州人为了借钱将儿女抵押给人作奴隶,过期无力赎回,儿女就归债主所有。韩愈到任后,计算出全部费用赎回已经归债主所有的人,把七百多人还给他们的父母。他趁机与当地人立约,禁止抵押儿女为奴隶。(详解:原文“悉计庸得赎所没”,“庸”是唐代代替劳役的一种赋税法,比如可以交钱来免除劳役,此处意译为“费用”,“得赎所没”的费用,按照定后翻译会更规范:计算出需要赎回的已经归债主所有的奴隶的全部费用。下句省略了,大意可推“然后派官员用官费赎回了这些人”,然后“还给她们的父母”。)
长庆四年韩愈去世,享年五十七岁,朝廷追赠礼部尚书的头衔,赐谥号文。(详解:高官及名人,可有谥号。)
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曲意附和他人。与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成全后辈读书人,使他们常常能够成名。凡受过韩愈指教的人,都称“韩门弟子”。凡是亡故的内外亲友,如果无后,韩愈就资助嫁其孤女,救助其家人。嫂子郑氏去世,韩愈为她服丧一年报答恩情。韩愈常常说自从汉代司马相如、太史公司马迁、刘向、扬雄之后,杰出的文章作者不是每代都有,因此他深入探究文章的根源,取得了卓越的建树,成就一家之言。他的《原道》《师说》等数十篇文章,都博大精深。自韩愈死后,他的言论广为流传,致力于学问的人们像仰望泰山、北斗一样景仰他。
二、文言文阅读(二检)
10.(3分)C(正确标点为: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
详解:服除,丧服去除。度,估计。愿,希望。先对比选项,再调动积累,联系上下文。
11.(3分)A(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于闾右,故多以“闾左”借指平民。)
详解: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史记·陈涉世家》
12. (3分)B(原文为“仍下其法,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意为朝廷大力推广这种方法,从京城开封至泗州,沿汴河两岸都建造了飞桥。)
详解:注意扣字眼,与原文字眼不同时,要仔细辨别意思是否相同。
13.(10分)
(1)和多位权贵结交,倚仗(他们的)权势侵占百姓土地,人们没有谁敢正眼看他,陈希亮抓捕并依法惩治了他。
[5分;“交通”(结交,勾结)、“恃”(倚仗,依靠)、“置诸法”(依法惩治他)三处各1分,大意2分。]
(2)除州知州施政暴虐严苛,因为小的过错就抄没数十户人家的财产,抓获小的盗贼,一定逼他承认自己有罪后判处死罪。
[5分;“暴苛”(暴虐严苛)、“籍”(抄没,查抄)、“抵死”(判处死罪,处死)三处各1分,大意2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详解:文言文是重头戏,厚积薄发见功底。多积累词条、句式。
《宋史·陈希亮传》知识点整理:
1. 与诸贵人交通:结交,勾结
2. 恃势据民地:依赖 据,侵占
3. 希亮捕治置诸法:按照法律惩治他 诸,之于
4. 毁淫祠数百区:座
5. 自惊仆死:倒地
6. 遂引罪坐废:认罪
7. 民凛凛欲亡去:害怕的样子
8. 希亮以牢城卒杂山河户:狱卒
9. 水与桥争:水冲击桥墩(拟人手法)
10. 日夜部勒:组织约束,意译为操练
11. 仍下其法:向下面推广
12. 除州守暴苛:除州太守(即知州)
13. 以细过籍民产数十家:细过,小的过失。籍,登记,意译为抄没,查抄。民产数十家,数十家民产,定后。
14. 使必自诬抵死:自诬,自行承认妄加于己的不实之词。抵死,判处死刑。译文:一定逼迫他承认自己有罪,然后将他判处死刑。
15. 主者以腐败为忧:腐烂变质
16. 希亮身任之:承担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希亮,字公弼。陈希亮幼年丧父,爱好学习,学业有成就后,便召来哥哥的儿子陈庸、陈谕让他们读书,于是他们都考中了天圣八年的进士,家乡人在他们家门题匾叫“三俊”。陈希亮初任大理评事、长沙知县。当地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和尚,出入章献皇后家,和多位权贵结交,倚仗(他们的)权势侵占百姓土地,人们没有谁敢正眼看他,陈希亮抓捕并依法惩治了他。陈希亮两次升迁后任殿中丞,调任鄠县知县。当地巫师每年聚敛百姓财物祭鬼,称它为“春斋”,说不这样就会有火灾。陈希亮禁止这样做,百姓不敢违犯,而火灾也没有发生;又毁掉不合礼制的祠庙数百座,勒令回家做农民的巫师有七十多家。等到他离职时,父老乡亲送他出县境。母亲去世,陈希亮服丧完毕,任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失火,官府计划重建,估计费用要三万钱,陈希亮说:“陕西用兵打仗,希望把这钱送给军队。”皇上下诏不再重建。外戚沈元吉因为非作歹、劫盗财物、害人性命(而被拘捕),陈希亮一审问就得到实情,沈元吉自己受惊吓倒地而死,其妻沈氏控告陈希亮,皇上诏令御史检举揭发陈希亮和各辅助官吏的罪状。陈希亮说:“杀死这个贼人的只是我一人而已。”于是承认罪过,获罪被罢职。一年后,盗贼在京西兴起,杀害当地郡守县令,富弼推荐说陈希亮可以起用,于是陈希亮被起用为房州知州。房州素来没有军备,百姓惊恐,想要逃亡,陈希亮用狱卒并杂用山河户,共得数百人。日夜部署操练,声威振动山南,百姓依恃他们才得到安宁。陈希亮任职期满回朝,于是朝廷任命他为宿州知州。当时宿州在汴水上造桥,激流冲击桥墩,船只常常因此撞毁。陈希亮开始建造飞桥,不要桥墩,以方便船只往来。皇上下诏赏赐细绢褒奖他,并且推广他的方法,从京城到泗州,都修建飞桥。这年,盗贼从宛句兴起,白天洗劫张郭镇,抓了濮州通判井渊。朝廷于是任命陈希亮为曹州知州。不出一个月,陈希亮全部擒住了盗贼。升迁为京东转运使。除州知州施政暴虐严苛,因为小的过错就抄没数十户人家的财产,抓获小的盗贼,一定逼他承认自己有罪后判处死罪。陈希亮向朝廷揭发他的罪状,他最终因此被罢免。陈希亮多次上书请求退休,朝廷不同意,调他为凤翔知府。凤翔粮仓储粮可支用十二年,主管者担心会腐败变质。这一年遭遇饥荒,陈希亮拿出十二万石粮食借贷给百姓。主管官吏害怕做擅自发放之事,陈希亮便一个人承担责任。这年秋天大丰收,百姓用新粮偿还陈谷,官府民众都有利。宋英宗即位,陈希亮升任太常少卿。不久退休,后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三、文言文阅读(三检)
10.(3分)D(正确标点为: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弊,讥切中官、大臣。)
详解:矫旨,假托帝王诏命。谯责,谴责;责问。请寄,请托。先对比选项,再调动积累,联系上下文。
11.(3分)B(中国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左。)
详解:江左,江东。
12. (3分)B(原文为“以南星不先咨己,大怒,共诟谇维琏”,意为言官怨恨赵南星不与他们商议,进而辱骂邹维琏。)
详解:另外,“交章力攻”邹维琏调考功之后。注意人名,注意时间,注意扣字眼。
13.(10分)
(1)邹维琏想离职也不行,诏令他留任治事。于是他严格考核官员评语,毫不宽容。
[5分;“去”(离职)、“视事”(治事,办公)、“假借”(宽容,宽恕)三处各1分,大意2分。]
详解:注意课内向课外的迁移,学以致用。
《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视事,任职。
《荆轲刺秦王》“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假借,宽恕。
(2)恰好当权的温体仁等平素就忌恨邹维琏,而在京城当官的福建人也在朝廷上肆意诽谤他,(邹维琏)最终因此被免职。
[5分;“雅”(平素,一向)、“宦”(做官,当官)、“坐”(因为,因……获罪)三处各1分,大意2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详解:雅,译为“非常,十分”亦可。竟,最终。闽人宦京师者,状后,定后,正常语序为“于京师宦之闽人”。
《明史·邹维琏传》知识点整理:
1.巡抚袁一骥以私憾摭布政窦子偁罪:私仇
2.摭zhí布政窦子偁罪:拾取,摘取,意译为搜罗。
3.维琏抗词力阻:直言陈说
4.监司欲为一骥建生祠:为活人建立的祠堂,多因感念恩德或逢迎谄媚而建。
5.辽左用兵:辽东 中国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左。
6.共诟谇维琏:辱骂
7.交章力攻:轮流上疏
8.杨涟劾魏忠贤,被旨切责:遭受,受到
9.诸媚珰者力别其是非:中国汉代武职宦官帽子的装饰品,后借指宦官。
10.复构入汪文言狱:被构陷卷入
11.下吏:交付官吏审问
12.叙却贼功:叙,评议。却,使……退却,击退。
13.遘gòu疾不赴:遘,遇上,碰上。遘疾,患病。
附文言文原文:
邹维琏,字德辉,江西新昌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延平推官。耿介有大节。巡抚袁一骥以私憾摭布政窦子偁罪,维琏以去就争。监司欲为一骥建生祠,维琏抗词力阻。行取,授南京兵部主事,进员外郎。辽左用兵,疏陈数事。寻以忧去。
天启三年,起官职方,进郎中。刑部主事谭谦益荐妖人宋明时能役神兵复辽左地,魏忠贤阴主之。维琏极言其妖妄。忠贤怒,矫旨谯责。海内方用师,将帅悉贿进,职方尤冗秽。维琏素清严,请寄皆绝,因极论债帅之弊,讥切中官、大臣。
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贤,调为稽勋郎中。时言路横恣,凡用吏部郎,必咨其同乡居言路者。给事中傅櫆、陈良训、章允儒以南星不先咨己,大怒,共诟谇维琏。及维琏调考功,櫆等益怒,交章力攻。又以江西有吴羽文,例不当用,两人迫羽文去,以窘辱维琏。维琏愤,拜疏求罢,即日出城。疏中以章惇攻苏轼、蔡京逐司马光为言,櫆等愈怒。櫆遂显攻魏大中、左光斗以及维琏。自是朝端水火,诸贤益不安其位矣。维琏欲去不得,诏留视事。乃严核官评,无少假借。
杨涟劾魏忠贤,被旨切责。维琏抗疏曰:“忠贤大奸大恶,罄竹难书。陛下怜其小信小忠,不忍割弃。岂知罪恶既盈,即不忍不可得。汉张让、赵忠,灵帝以父母称之;唐田令孜,僖宗亦以阿父称之;我朝王振、曹吉祥、刘瑾,亦尝宠之群臣之上。有一人老死牖下,获保富贵哉?今陛下以太阿授忠贤,非所以为宗社计,亦非所以为忠贤计也。若夫黄扉元老,九列巨卿,安可自处于商辂、刘健、韩文下?”疏入,责其渎奏。崔呈秀坐赃被劾,维琏论戍边。诸媚珰者力别其是非,请托,拒不听,诸逆党交憾。及赵南星去国,维琏愿与俱去,忠贤即放归。无何,张讷劾南星,追论维琏调部非法,诏削籍。复构入汪文言狱,下吏,戍贵州。
崇祯初,起南京通政参议,就迁太仆少卿,疏陈卜相、久任、纳言、议谥、筹兵五事。五年二月,擢右佥都御史,代熊文灿巡抚福建。海寇刘香乱,遣游击郑芝龙击破之。海外红夷据彭湖,挟互市,后徙台湾,渐泊厦门。维琏屡檄芝龙防遏之,不听。明年夏,芝龙剿贼福宁,红夷乘间袭陷厦门城,大掠。维琏急发兵水陆进,芝龙亦驰援,焚其三舟,官军伤亦众。寇乃泛舟大洋,转掠青港、荆屿、石湾。诸将御之铜山,连战数日,始败去。维琏在事二年,劳绩甚著。会当国者温体仁辈雅忌维琏,而闽人宦京师者腾谤于朝,竟坐是罢官。八年春,叙却贼功,诏许起用。旋召拜兵部右侍郎,遘疾不赴,卒于家。
文言文参考译文:
邹维琏,字德辉,江西新昌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考中进士。授职延平推官。他为人正直,有高风亮节。巡抚袁一骥因私仇搜罗布政使窦子偁的罪证,邹维琏不惜以离职与他争论。监司想为袁一骥修建生祠,邹维琏直言陈说极力阻拦。被授予南京兵部主事,升任员外郎。辽东发生战事,上疏陈明数件事情。不久因服丧离职。天启三年(1623),起用为兵部职方官,升任郎中。刑部主事谭谦益推荐妖人宋明时能够统役神兵收复辽东土地,魏忠贤暗中支持他。邹维琏极力陈说这个妖人荒诞无稽。魏忠贤发怒,假传圣旨责备他。国家正用兵,将帅都贿赂以求升迁,职方尤其污秽。邹维琏一向清明、严厉,请托一概予以拒绝。于是极力论说以贿进职的将帅之弊,讥讽宦官、大臣。吏部尚书赵南星知道他贤明,将他调为稽勋郎中。当时言官霸道,凡是任命吏部郎,必然先问他做言官的同乡。给事中傅魁、陈良训、章允儒因为赵南星没有先问自己,大怒,一同辱骂邹维琏。等到邹维琏调任为考功,傅魁等更为恼怒,轮流上疏竭力攻击他。邹维琏愤慨,上疏请求罢官。邹维琏想离职也不行,诏令他留任治事。于是他严格考核官员评语,毫不宽容。杨涟弹劾魏忠贤,受到圣旨严厉指责。邹维琏直言上疏说:“魏忠贤是大奸大恶之徒,他的罪行难以写尽。”奏疏呈上,皇上责备他奏疏不敬。崔呈秀因犯贪赃罪被弹劾,邹维琏判他戍边。那些讨好魏忠贤的人极力为崔呈秀申辩、求情,邹维琏拒绝不听从,这些人都恨他。没有多久,张讷弹劾赵南星,追究邹维琏调到吏部是不合法的,皇上下诏革除他的官籍。又被构陷卷入汪文言一案,交付官吏审问,派去戍守贵州。崇祯初年,起用为南京通政参议。崇祯五年(1632)二月,代替熊文灿巡抚福建。荷兰人占据澎湖,要挟互市,后又移往台湾,逐渐停泊在厦门。邹维琏屡次命令郑芝龙防备,郑芝龙不听。第二年夏天,荷兰人乘机偷袭占领厦门城,大肆抢掠。邹维琏急忙发兵水陆并进,郑芝龙也驰援,烧毁了荷兰人三条船,官军受伤的也多。邹维琏居官任事两年,功绩很显著。恰好当权的温体仁等平素就忌恨邹维琏,而在京城当官的福建人也在朝廷上肆意诽谤他,(邹维琏)最终因此被免职。八年春天,评议打退盗贼功劳的大小,皇上下诏允许起用他。不久,征召他入京授予兵部右侍郎,他患病没有赴任,死在家中。
四、文言文阅读(月考)
10. B 选项的区别在于“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和“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两处,第一处涉及“数载”的划分,划分到前面说明在此为官短,但都秋毫无犯,划分到后面则是在此为官,有一段时间秋毫无犯,显然前者更好,据此排除A、C项:第二处注意“百姓”的划分,不是“放纵百姓”而是“百姓诣府称冤”,据此排除D、C项。全句翻译为“王方庆在任期间,秋毫无犯。另外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贪婪放纵,有百姓到官府诉冤,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也未曾追查。”
11. C “是对已故帝、妃、诸侯,按生平事迹进行评定”错。在古代,大臣也可有谥号,如本文王方庆就是大臣,死后谥号“贞”。
12. B “当时的人认为自唐以来没有政绩能超过王方庆的地方官员”错。原文是“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选项少了限制语“治广州者”,扩大范围。
13.(1)(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任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尝,曾经;就,追随,跟随;受,学习;卒,终止)
(2)近来朝官不遵从礼法,带着悲伤的神色,随同参加朝会,希望陛下申明礼法,加以禁止。(比来,近来;衰容,悲伤的神色;预,参加;伏望,希望)
《旧唐书·王方庆传》知识点整理:
1.周少司空石泉公褒:朝代(周)+官职(少司空)+爵位(石泉公)+姓名(褒)
2.其先:他的祖先
3.江左:江东
4.冠族:冠盖之族,仕宦之家,意译为名门望族。冠盖,冠帽、车盖。
5.起家:起(于)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译为“被起用担任”。
6.就记室任希古:跟随 (由“靠近、接近”延伸而来)
7.受《史记》:学习
8.迁:升迁
9.卒业:终止学业。卒,终止。
10.永淳中:年间
11.累迁:多次升迁,连续升迁
12.拜广州都督:被授予
13.管内:管辖之内
14.诣:到,往
15.参饷:参拜并馈赠礼物,意译为贿赂。
16.鞫[jū]问:审问,意译为追查。
17.集止:阻止。集,阻止。
18.首领纵暴者:放纵残暴的首领。定语后置,文言标志“者”。翻译后能加入“的”。
19.悉绳之:约束,制裁。如成语“绳之以法”。
20.由是:因此
21.出……之右:超出
22.有制褒之曰:皇帝的诏令。制诰:皇帝的诏令。
23.历职:所历皆举职。举职:尽职。
24.美化:美好的教化
25.副:符合
26.朝寄:朝廷的期望
27.以是月:相当于“于”,在
28.诣阙:奔赴朝廷/京都/朝堂。 诣:往,到。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皇宫。
29.例有军乐:按照旧例。名词作状语
30.臣按礼经:按察,考查
31.但有忌日:只,只是
32.晋穆帝纳后:迎娶。
33.下太常:交给。
34.则天从之:听从,由“跟随”义延伸而来。
35.方庆又举:上奏。
36.杖期 [jī]丧:旧时一种服丧礼制。杖,是居丧时拿的棒;期,是一年之丧。期服用杖的称“杖期”;不用杖的则称“不杖期”。
37.大功: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九个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cuī]稍细,较小功为粗,故称大功。(齐衰:丧服名。为五服之一。服用粗麻布制成,以其缉边缝齐,故称“齐衰”。小功:小功是中国旧制丧服名,为五服之一。重于缌麻轻于大功。其服用较细的熟麻布做成,服期为五个月。缌麻:古代丧服名。五服中之最轻者,孝服用细麻布制成,服期三月。)
38.不预朝贺:参与,参加
39.终丧:服丧期满(服满父母去世后三年之丧)。服除:守丧期满。服阕:守丧期满。阕,终了。
40.比来:近来。比:近来。比年、比岁:近年;连年。频年:连年。
41.伏望:希望。敬词,用于下对上。
42.令式:好的程式,意译为礼法。
43.更禁断:副词,进一步,再(加以)
44.以老疾:因为
45.乞从闲逸:请求做
46.及中宗立为东宫:等到
47.东宫:太子住的地方,借指太子。
48.赠衮州都督:追赠。死后赠官。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称号等。
49.谥曰贞: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例如齐宣王的“宣”,楚庄王的“庄”;诸葛亮谥“忠武”,岳飞谥“武穆”。
参考译文:
王方庆,是雍州威阳人,前朝周代少司空石泉公王褒的曾孙。他的祖先从琅琊向南迁移,迁居到丹阳,是江左名门望族。王方庆十六岁,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任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唐高宗永淳年中(683),王方庆连续升任至太仆少卿。武则天临朝当政时,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王方庆在任期间,秋毫无犯。另外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贪婪放纵,有百姓到官府诉冤,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也未曾追查。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静肃穆。当时人们认为唐以来治理广州的官员没有谁能超出王方庆的。皇上亲笔褒扬:“朕因为卿一贯很尽职,所以授予此官,这使大唐的美名远扬,这的确符合朝廷的期望,现赐卿各色丝织品六十段并瑞锦等物,以表彰你的良好政绩。”神功元年(697)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攻破契丹凯旋,想在七月上朝廷献俘。内史王及善认为将军入城,按例应有军乐,但此月又是孝明高皇帝的忌月,只备军乐而不奏。王方庆上奏道:“臣查了礼经,只有忌日,没有忌月。晋穆帝纳皇后,在九月九日,这是晋康帝的忌日,在这个时候犹豫不决,就把此事交给太常讨论,礼官苛讷说道:'礼只有忌日,无忌月,如有忌月,就有忌时、忌岁,这就更加没有理据了。'当时皇上听从苛讷的意见。军乐是军容,与常乐不能等同看待,臣认为奏军乐只有振作而没有什么犯嫌的。”武则天听从了他的意见。王方庆又上奏道:“法令明文规定:'期丧,大功未葬,不参加朝贺;未终丧,不参加宴会。’近来朝官不遵从礼法,带着悲伤的神色,随同参加朝会,希望陛下申明礼法,加以禁止。”武则天听从了他的意见。王方庆渐渐因为年老多病,请求不参与政事,于是被授予麟台监修国史。到中宗立为太子,王方庆兼任检校太子左庶子。长安二年(702)五月,王方庆去世,被赠兖州都督,谥号贞。中宗即位,按照官僚的例法,追赠吏部尚书。
相关链接:
【必刷题】小说与散文中的双线索结构分析题型,《马兰花》高考真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