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仁艺慢慢习——《论语》悟读【150】
道德仁艺慢慢习,进德修业应可期。
《论语》第七篇第六章: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悟读】
不因果报方行善,岂为功名始读书。
德:旧注曰德者,得也。道贯于心而不失,是谓之德。
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古代贵族必修之课,是生活的实用技艺。
本章揭示了夫子教育和学习过程中道、德、仁、艺的不同位置和作用。即,道为终极目标,德为本,仁是依据,艺是追求仁德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夫子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使人成为德才兼备的谦谦君子,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夫子教导弟子进德修业的秩序和方法,层次分明,重点在四:
其一,“志于道”,有志大道,立志高远,即想要达到的境界。放之今日,是要有使命感。
其二,“据于德”,依据德之标准为人处世。德者,彳,双人旁,古念chi,小步走,喻修德不可能一步登天,须慢慢修习;中间的“一”表示道,一上的十目,表示满天皆眼,一下的心表示人心,告诉我们,满天皆眼看着人心是否会慢慢升华。立志虽高,须从人道起,即从道德的行为开始。换言之,“志于道”是哲学思想,“据于德”是处世之则。
其三,“依于仁”,即始终保持一颗仁心。仁有体有用,仁之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仁之用则是对外,爱人爱物。
其四,“游于艺”,即有一技之长。游者,优游其中,如同鱼儿自在游于水中一般,就是通过熟练掌握技艺而获得自由和愉快。“游”在此指行动行为,身体力行。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
孔子培养学生,即以道为方向,以德为据,仁为依托,以六艺为涵养之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道德为本。《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尚书·大禹谟》强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些古训也揭示了道德在为人处世中的重要性。
育人之本在道德。教育的本质是道德教育,即人的教育。离开了这一点,任何教育也许都将归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