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甲午海战:炮弹掺沙,只是一种炮弹制造技术!
作为近代中国最强大的一支海上力量,北洋水师的覆灭,在让人扼腕痛惜之余,也在不断的反思灭亡根源。在北洋水师覆灭的原因之中,有一条广为人知:北洋水师使用参了沙子的炮弹。如此重要的军火上都能弄虚作假、存在严重腐败,北洋水师焉能不亡!
上世纪60年代的电影《甲午风云》中,有一段情节扣人心弦,正与日军激战的致远舰主炮突然哑火,邓世昌焦急的大声责问,“为什么不开炮?”炮手回复“这是刚从外国买回来的炮弹”,随后拧开一枚炮弹,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沙子。
炮弹参沙,果真是列强坑了北洋水师一把?其实,这是被误读的一段历史。让人意外的是,炮弹参沙只是当时一种炮弹制造技术。
首先回答这一个问题:“这是刚从外国买回来的炮弹”。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北洋水师的参沙炮弹是列强卖给我们的。
实际上,在19世纪末期,为了争夺军火生意,英德两国的阿姆斯特朗船厂和伏尔铿船厂,几乎都把对方损的一无是处,双方竞争非常激烈。在这一商业氛围之下,岂敢造假?一旦商业信誉出问题,未来还如何卖军火?而且,当时英德关系极为紧张,后来有一战爆发。
当然,这只是从商业逻辑上分析,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英德的商业节操。然而来自清廷的一条“禁令”,却解释了参沙炮弹不可能源自英德。原因很简单,慈禧挪用了海军军费修颐和园庆寿,在1891年时就禁止了从国外购买军火,包括炮弹、无烟煤之类。
显然,参沙炮弹不可能来自国外,只可能来自国内。难道大清军备制造厂腐败如斯,竟然敢制造不堪一用的炮弹?其实,固然有腐败的可能,但参了沙子的炮弹,还真是当时的一种炮弹制造技术。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要明白炮弹分类,粗略的可以分为两种:一为开花弹,一为实心弹(犹如现在的穿甲弹,见下图)。别怀疑眼睛,到了19世纪晚期,实心弹依然存在,不仅北洋水师有配置,当时日本舰队、欧美军舰上也有。
实心弹的作用很简单,就是利用重力加速度击穿敌舰引起进水,但不能产生爆炸。当然,由于这一类炮弹功能有限,威力较小,往往只能作为一个补充,不会作为主力炮弹。
从文献上看,在实心弹制造时,由于武器生产技术有限,一般弹头是中空的,为了让炮弹飞的更为平稳,就需要给配重,平衡前后重量。因此,一般弹头里不装火药,而往往会装上泥土、沙石、碎石等来配重。欧美对于参沙多少,还有严格的规范和规定。
可见,参沙炮弹是没有问题的,这只是实心弹的制造技术而已,甚至都被不少学者们误读了,我们也被骗了几十年。然而,这又带来一个问题:既然炮弹没有问题,为何北洋水师会覆灭?
在黄海海战中,双方战舰相等,但经过5个小时的战斗,北洋水师4艘被击沉,4艘被重创,而日方只有4艘被重创,无一艘沉没。北洋水师为何只能重创,却难以击沉日舰?其实,一个重要原因就出在炮弹上。
当时,因为户部尚书翁同龢与李鸿章,不仅有私人恩怨(李鸿章举报过翁同龢的兄长),而且还有党派之争(帝党和后党),所以翁同龢在军费上处处刁难李鸿章,一直卡住不放。同时,慈禧修颐和园庆寿,又挪用了大笔军费。总之,北洋水师没钱,穷的快揭不开锅了。
在这一种情况下,开花弹技术要求高(当时国内造不了,只能靠进口),且成本更为高昂,所以北洋水师只能大量装备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的(参沙)实心弹。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开花弹什么情况呢?北洋水师洋教习汉纳根回忆让人倍感辛酸:
在大东沟海战之前,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战列舰,只携带了开花弹55发(平均一门炮顶多分得十几枚),且是早年从德国购舰时,厂家附送的赠品。
海战爆发之后,北洋舰队的开花弹很快就用完了,此后就不得不用没有爆炸威力的实心弹与日本舰队对战。正因如此,日本舰船只是受到重创,却没有沉没。但换一个角度看,炮弹情况如此恶劣,北洋水师都能把日舰打成这样,如果开花弹敞开供应呢?
说到底,北洋水师之败,固然有很多因素,但炮弹却是其中一个重要关键点。当然,追根溯源的话,问题还是出在军费不足上,只能用实心弹来弥补开花弹的不足与短缺的军费。在此,有两个人的功劳值得铭记:翁同龢与慈禧!如果不是他们对北洋水师经费问题过于苛刻,或许改变不了甲午陆战结局,但却能改变甲午海战的命运!
可见,李鸿章有李鸿章的无奈,一味避战并非畏惧日本,或为了单纯的保舰,而是有深层次的原因。至少,李鸿章手里都没有最基本的开花弹,以至于邓世昌只能自杀式的撞舰,上演人类海战史上的悲壮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