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石 || 丽村下港埠:书香门第乐梅溪

秋去西风烈,原野尽斑斓。从丽村集镇西行,过丰水河(清丰山河)北折,阳光下的原野静谧而温暖。路旁不时有金黄色植物,抑或挂满果实的柿子树映入眼帘。柿子树上叶子已然落尽,枝头的柿子愈发红艳,在澄静如洗的蓝色天幕下,显得格外的清爽诱人。
下港埠属丽村镇尚山村委会,位于丰水河西岸,紧邻东昌高速公路。下港埠古称“夏港埠”或者“梅溪夏港埠”,原是丰水河畔一个繁华的码头。据万历戊寅年(1578)所撰《梅溪重修族谱实录》载:梅溪“左有通衢市肆,右有济渡芳桥,东前古社渔灯,南西晓钟图画……二港之水环绕而下,因取名'夏港埠’。”这段文字说明,至少在明代万历年间,这一带已经是街道纵横、店铺林立的热闹集市。
“梅溪”是指包括下港埠在内的周边一带的村庄,也是古代梅仙乡的中心区域。据永乐五年(1407)参赞军机博士、铁冠派创派开山鼻祖、临川人张中(字景华,号真常)所作《梅溪实录》记载:“梅溪在丰水之南……基环山水,林植梅松,前带小溪,派流数十余里。溪傍梅树,不啻百株,花开幽香袭人,时人呼为'梅溪’,由来久矣。”也就是说,当年丰水河畔曾大量植有梅树,花开时节暗香袭人,人们便把这一段称作“梅溪”。张中还写了一首《题梅溪基址》的诗,赞美这里的人文蔚起和书香鼎盛,诗曰:

龙来孤峰秀,虎拱白沙滩。

背绕长安水,面环阁皂山。

桥锁溪上下,塘拜潮澜翻。

地脉凝神剑,光烛斗牛间。

此后簪缨士,一班绍一班。

张中之所以写下《梅溪实录》和《题梅溪基址》,是受朋友之约,而这位朋友,便是夏港埠真正的开基之祖徐淑儒。徐淑儒(字席珍,号元高)大约出生于元代末年,其先祖乃是晚唐侍御史徐韬,和丰城大部分徐姓同出于秀市觉溪(角陂)。徐韬传至十一世徐洪(号巨川)以文行赐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徐洪四世孙徐应宗生活在宋末时期,其时元兵乱犯,狼烟四起,徐应宗不得已携家眷远走他乡,来到梅溪夏港埠落脚定居,与黄姓人杂居共处。
徐应宗曾孙徐淑儒入赘当地乡进士黄光卿孙女、黄思敬之女为婿,生下六个儿子:孟彛、仲彛、季彛、行彛、守彛、宗彛。黄思敬对这位女婿非常器重,厚待有加。为了避免子女家庭日后产生纠纷,洪武二十年(1387),在黄思敬主持下,正式把徐淑儒的小家庭分割出去,从此徐淑儒另置别业,成为梅溪夏港埠徐姓真正的开基之祖。除次子仲彛世守于此,其余五子各自分迁出去,在外地开枝散叶,繁衍生息。
在下港埠,原有一处梅溪书院,是黄光卿所建。分家之时,梅溪书院也分给了徐淑儒。徐淑儒进一步扩大书院规模,在宅基地上建了一座书室,取名“一惺”。一惺书室“前凿渔池,后筑基址,栽植梅树并四时花果等木,仍创数椽以为士子之游玩,欲效'杏坛洙泗’之意”,模仿孔子办学的方式,在这里隆师重士,朝弦暮诵,课子教孙。徐淑儒一时名声大噪,被人敬称为“梅溪先生”。很多人慕名前来拜访,这其中就包括上面提到的张中。而在两年前的永乐三年(1405)春,一位名叫李舜民的朋友也曾到访梅溪,“流连屡月,行看山川之胜,坐对花鸟之奇”,与徐淑儒父子优游山水,写下“梅溪八景”诗。其“梅溪书院”诗云:

一望梅溪景色鲜,藏修古屋有遗贤。

波间倒浸横斜干,架上高堆次第篇。

和靖诗吟夸绝品,伏羲卦列见先天。

欲寻姑射兼诗祖,异景分明在剑川。

由于徐淑儒崇文重教,在当地有很高的声誉,黄光卿和李舜民先后向衙门举荐,为徐淑儒保举了个“登仕郎”的功名。在徐淑儒的教导和影响下,后世子孙守望相助,耕读传家,不仅有通过科举取得功名者,也有许多饱读诗书的高人逸士,成为远近闻名的书香世家。
徐良彦(1629-1704),字邦靖,号省轩,自幼苦读诗书,聪慧绝伦。30岁时才正式进入学校,不仅文行兼优,而且为人忠厚孝道。有一回父亲病重,医药无效,徐良彦每天早晚伺候,还是不见好转,于是“割股烹而进之”,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煮给父亲吃,父亲居然病愈了。其孝行被逐级上报,连康熙皇帝也知道了。为此,主管教育的县学训导专门写了诗赠给他:“纯孝多年只有声,如今且喜达天廷。姓名传作人间瑞,金管煌煌照汗青。”当时的知县赠匾“纯孝可风”,南昌知府赠匾“孝先百行”,还有甘姓官员赠匾“祗承可风”,高姓教谕赠匾“孝可风世”,其他赠文赋诗者不计其数。
徐秉霖,字廷桢,号槠山,乾隆丙子(1756)考上举人,辛巳(1761)以明经授建昌教谕,督课白鹿洞书院。乾隆丙戌年(1766),徐秉霖考中进士,因父亲去世,守孝三年后补袁州府教授,教学得法,成绩卓著,被改授为福建长汀县知县。担任长汀知县期间,徐秉霖公正判狱,祷庙驱虎,诱捕利盗,严惩豪强,“汀民畏而爱之”,成为一代廉吏,赢得了极好的官声。不久母亲又逝,回家时“士民攀留哭送,自县城达十邻邑”,当地老百姓哭着挽留,送了一程又一程,真正的爱民如子、民敬如父了。徐秉霖也是一位文学名家,曾留下大量文学著作,只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徐秉霖的儿子徐柱石,文行兼优,由廪贡授明经进士(贡生)。其孙徐一臣,在参加科举的路上被太平军士兵捉住,准备带到部队上去做杂役,徐一臣不肯失节屈就,慷慨捐躯,朝廷奖赐七十两抚恤银子,准予进入昭忠祠受世人祭拜。曾孙徐绍(号青缃),文章质朴厚重,学问渊深,很小的年纪就考上了秀才,后来又考取乡试亚魁(第二名举人)。四代书香,世济其美,堪称书香世家。
此外,有由行伍出身任武职者,有外出经商获巨利者,有乐善好施赐功名者,有醉心诗书成名士者,不胜枚举,下港埠也因为这些先贤的事迹而名耀古今。真正的美景从来不在远方,而是在自己的脚下,如同秋后厚重的土地,踏实而温暖。下港埠起于梅溪而通达四海,居住在这里的徐姓后裔,不仅恪守着做人的底线,也恪守着读书人的初心,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默默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

资料来源:《梅溪徐氏族谱》、《丰城县志》

(0)

相关推荐

  • 【兰溪祠堂】黄店村祠堂

    黄店村祠堂 刘鑫 兰溪市黄店镇黄店村建筑为明清特色,村形风貌别具一格,为浮排形,是白露山南麓五大村之一.据传,黄店村街道虽短,但直而宽,它在历史上是一条官道,正东五进大厅,厅座东朝西,街道成直线,宽十 ...

  • 瘦石 || 丽村港田村:赤舄遗来韵事多

    相传晋代的时候,有一位姓曾的道人,学成得道后路过清丰河.其时,一位姓敖的书生想要渡河,因水流湍急回漩无法涉水,曾道人见状,脱下一只鞋子丢进河里.说来也怪,那只鞋子见水便长,瞬间变成一条大船,敖生得以渡 ...

  • 瘦石 || 丽村秋坑村:深山名儒杨春台

    汉代华阴人杨震(59-124),通晓经文,风雅清正,志存高远,门人遍天下,人称"关西夫子".曾经拒收门人贿礼,有"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的典故传世,因此世称& ...

  • 瘦石 || 湖塘岭下村:仙风道骨小华山

    华山岭又叫胡家岭,另外还有一个雅号"小华山",是丰城河西地区著名的风景名胜地.山顶原有始建于宋代的书院,叫林华书院,是湖塘"十里五书院"中最西端.也最古老的书院 ...

  • 瘦石 || 丽村小巴村:理学传家东来地

    拖铁公路像一条玉带,连接着沿线乡村,把沿途的秀美风光传递出去,也把精彩的世界带到这里.丽村镇小巴村就是镶嵌在这条玉带上的明珠,如今更是东昌高速公路的重要口岸.小巴村吕姓,分上岸和下岸两村,被拖铁公路自 ...

  • 瘦石 || 筱塘北下村:古村深巷大宅门

    顶着炎炎烈日,走进甘棠腹地.进入北下村的时候,被几个古老的门头吸引住.门头后面巷道笔直,巷道里的麻条石发出青幽幽的光,心里禁不住一阵激动.凭直觉,这里是一个非常有看头.也非常有人文底蕴的地方. 北下村 ...

  • 瘦石 || 蕉坑卸源村:天子嵊下隐至德

    蕉坑与抚州的乐安.崇仁两县接壤,是距离丰城城区最远的乡镇,也是丰城最南端的乡镇.境内群山绵延,植被葱郁,与北部的紫云山水库湖光山色,相得益彰. 从集镇出发,向东行约1公里,来到坪上村委会.从坪上北行, ...

  • 瘦石 || 泉港谢家村:乐善好施见初心

    泉港集镇,地处肖港(肖江)与赣江汇合口的大舜山坡上,东接泉山的于家村,西抵稂洲的大园村,北与泉港的彭家村相连,距丰城城区20公里,距樟树城区10公里.早前,泉港村旁的金鸡岭后有一泉眼,四季喷涌不歇,迂 ...

  • 瘦石 || 泉港于家村:耕读渔商才步墟

    丰城于姓,据说始于周武王第二子邘叔(又名姬诞).武王灭商后,封于邘地(今河南焦作沁阳北部),建立邘国.后去邑为于,于是便有了于姓. 于定国画像(网络图片) 传至西汉时,有一位叫于定国(?-前40年)的 ...

  • 攀石崮子,冯家镇孔家村下马山实测路书

    在乳山,去圣水宫游玩的朋友比较多,多数人都会留意到东面的山峰!那就是今天我们去溜达的地方--下马山! 村东小路,向东进山! 沿着山沟上行钻一段树林子! 来到了本次下马山最有难度的一段上行路,有一双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