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就是个体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具备的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分为内在动机、知识技能、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等几个方面。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中文名称胜任素质模型

外文名称Competency Model

别称素质模型

用途员工产生工作绩效的各种特征集合

背景资料胜任素质

概念

模型介绍

胜任素质(能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 又叫素质模型。 COMPETENCY 即“素质、资质、才干”等,是指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能力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优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

素质(胜任力)模型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高端管理方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延伸方向,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及研究始终沿着两个方向延伸,一个是以岗位为始点,组织结构为脉络的横向延伸方向,而另外一个重要方向是以岗位需要的人为始点,纵向挖掘和提升胜任能力的延伸方向,其核心目的都是在于如何促使岗位与人达到最佳的匹配

素质(胜任力)模型的出现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方面弥补了以岗位为核心的硬性管理引起的软缺陷,一方面从本质上改变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如何适用于企业的瓶颈问题,另一方面更加集中了企业所需要的竞争能力的形成;

因此鹰腾咨询对于素质(胜任力)模型的定义更强调应用性:

素质(胜任力)模型是基于创造企业未来高绩效要求的,能够区分优劣业绩的,并具有测量性的员工工作行为特质。

背景资料

胜任素质(Competency method)又称能力素质,是从组织战略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强化竞争力,提高实际业绩为目标的一种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操作流程。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McClelland) 博士是国际上公认的胜任素质方法的创始人。

胜任素质的应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美国国务院感到以智力因素为基础选拔外交官的效果不理想。许多表面上很优秀的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却令人非常失望。在这种情况下,麦克里兰(McClelland) 博士应邀帮助美国国务院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地预测实际工作业绩的人员选拔方法。在项目过程中,麦克里兰博士应用了奠定胜任素质方法基础的一些关键性的理论和技术。例如:抛弃对人才条件的预设前提,从第一手材料出发,通过对工作表现优秀与一般的外交官的具体行为特征的比较分析,识别能够真正区分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

在1973年,麦克里兰博士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在文章中,他引用大量的研究发现,说明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并进一步说明人们主观上认为能够决定工作成绩的一些人格、智力、价值观等方面因素,在现实中并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效果。因此,他强调离开被实践证明无法成立的理论假设和主观判断,回归现实,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为提高组织效率和促进个人事业成功作出实质性的贡献。他把这样发现的,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称为Competency(胜任素质)。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胜任素质运动的开端。

七十年代初期,麦克里兰博士在美国波士顿创立MCBER公司,为企业、政府机构、和其它的专业组织提供胜任素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服务。在他的的指导下,MCBER成为国际公认的胜任素质方法应用的权威机构。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胜任素质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优势逐渐被大家认可。在国际上,特别是先进企业中得到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一个企业运用胜任素质方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某类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胜任素质。确定胜任素质的过程需要遵循两条基本原则。1)能否显著地区分工作业绩,是判断一项胜任素质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与表现一般的员工必须在所确认的胜任素质上有明显的,可以客观衡量的差别。2)判断一项胜任素质能否区分工作业绩必须以客观数据为依据。任何主观判断,理论假设,和过去的经验必须有客观数据的支持才能成立。在确定胜任素质后,企业还需要建立能客观衡量个人胜任素质水平的测评系统。同样,测评系统的有效性也必须经过客观数据的检验。测评的结果必须能显著的区分工作业绩。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胜任素质在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胜任素质方法的应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许多著名企业的使用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强化组织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胜任素质的研究机构主要分几类,一类为国有研究机构(如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一类为合资研究机构(如伯特咨询),第三类为国外研究机构(如SHRM);相比而言,国有研究机构更具学术性,合资研究机构更务实,而国外研究机构则更着眼未来。

20世纪中后期,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教授的研究成果,使人们看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的曙光,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有利的工具,即对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外显特征到内隐特征综合评价的胜任特征分析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构建起某种岗位的胜任特征模型(competency model),对于人员担任某种工作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及其组合结构有明确的说明,也能成为从外显到内隐特征进行人员素质测评的重要尺度和依据,从而为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的前提。

岗位胜任特征是指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确保该岗位的人员能够顺利完成该岗位工作的个人特征结构,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的综合表现。

(0)

相关推荐

  • 走自己的能力发展之路

    1973年,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文章"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quo ...

  • 【37讲】兼顾「当下」与「未来」的人才评价,怎么做?

    导读: 人才评价是引进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是运用市场配置资源发现人才的方式.对用人单位而言,发达国家50%以上的企业采用人才评价的方法选拔应聘者.对人才而言,其价值得到公正评价,并给予相应的荣誉.职称 ...

  • 如何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 | 华为与雀巢人才“选、用、育、留”的秘诀

    全文共3388字  阅读时长约5分钟 当前是一个充满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VUCA"时代,组织形式趋向多样化.岗位种类趋向丰富化.员工个性日益多元化:疫情期间,工作形 ...

  • 岗位胜任素质模型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下吧

    岗位胜任素质模型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下吧

  • 任职资格/素质/能力/胜任力模型有啥区别?

    前天有伙伴问我,任职资格.能力模型.素质模型.领导力模型有啥区别?我感觉我肯定3句话说不清楚的,于是整理了一些内容,以供大家参考.如你有不同见解,欢迎斧正. 一.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的核心思想源于英国国 ...

  • 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流程:20页能力素质胜任力模型,果断收藏

    为职场精英打造个人知识体系,升职加薪! 能力素质胜任力模型 目录 1.什么叫能力素质模型 2.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作用 3.能力素质模型的建立流程 能力素质模型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优异 ...

  • 构建三位一体能力素质模型,进行针对性人才培养

    为适应企业业务的迅速发展,公司加大了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但是,在人才选拔或人员晋升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公司一直欠缺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过渡依赖评选人员的主观评价,人岗不匹配的现象也比较常见. ...

  •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选拔技术

    小调查 你的企业是如何进行人才选拔的? 内部晋升?外聘?管理者人才梯队储备? 是否有碰到一下问题 员工说:"不公平?为什么不选择他?" 领导说:"选的人不行,业务完成不好 ...

  • 素质内在结构模型:160页经理人员能力素质模型解读,果断收藏

    为职场精英打造个人知识体系,升职加薪! 经理人员能力素质模型解读 什么是能力素质模型 特定岗位或人群中的绩效优异者所具备素质特点被称为胜任素质或胜任力: 特定岗位或人群中的绩效优异者所具备素质特点集合 ...

  • 从《西游记》看素质模型的应用

    在留人方面,素质模型的运用要与业绩相结合,主要考虑人才的能力状况以及对团队的贡献度.能力越强,贡献越大,就越要想办法把他留在团队中. 西游记整个团队中,唐僧当然是主心骨,没有他,根本不会有取经这回事. ...

  • 细说“能力素质模型”

    说到能力素质模型,不少HR可能都表示这是工作中常用的工具.不过,你真的了解能力素质模型吗?能力素质模型有哪些特征,与任职资格.胜任力模型有哪些区别,让我们细说能力素质模型. 关于能力素质模型的定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