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黄花:珍稀史料“粤军华侨炸弹营”合影及花名册

广东华侨炸弹营

作者:连阳标统

前年朋友张纯石从澳洲回家路过广州时,拿出一张“广东华侨炸弹营”合影让我帮忙确认拍摄时间、地点、人物。

华侨炸弹营我知道仅仅知道是辛亥年广东北伐军一部,因其成员构成特殊,故独编一营,此外还有广东女子北伐队、学生地雷队……除此所知不详。

回家后我在自己所藏广东辛亥史料里找了一轮,却没结果。

我想“书到用时方恨少”应该有两重意思,一是说自己读书少,二是说自己藏书少。我是长恨……一恨年轻时贪玩没拼命读书,结果现在拼命做事时却要分心读书。二恨自己资料杂乱,经常看着屏幕呆若木鸡,我知道里面肯定有合适资料,但找不到等于没有。此中尴尬,真不足为外人道……

上段时间在档案馆看见这册“广军华侨炸弹营同人录”时一楞,继而惊喜,这不就是张纯石那张照片最好注解么。

回来后我又一次搜刮资料,并向杂鱼部队史料收容所所长吴勇老师询问,索得营长钟良材简历。哦,吴勇老师专门研究清末民初各地民军游杂武装沿革史,这门手艺很考究的,属于屠龙术。

辛亥首义后,南洋华侨青年闻风乘舟而归,陆续在香港聚集上百余人,成立华侨炸弹队,准备进攻广州。旋以广州清军反正,继后广东组建北伐军北上,华侨炸弹队编入姚雨平总司令率领广东北伐军,炸弹队民主公推梅县籍华侨周辉甫之子周达为队长。

北伐军至南京后,周达实验炸弹失慎而殉难,全队再公选其父周辉甫继任队长,“父袭子职”,北伐军队伍中一时传为佳话。并将队改为营,合原有官兵及以后加入者达三百五十余人,官兵三分之二均为嘉应州客家人。随即周辉甫因事去职,队员们又公推钟良材为营长。

华侨青年革命性强,平时生活在海外,比较多接触现代社会文明,对各种清廷腐败落后痛恨异常,对同胞革命意识不强也看不惯,曾在蚌埠、浦口,集体出动将皖军柏文尉部、江北北伐军包围起来,左手拿炸弹,右手拿剪刀冲进对方人群胁迫,把该部官兵辫子“咔嚓”一声剪掉……驻扎下关时,又将上岸在驻地附近滋扰的几个日本兵舰士兵殴打一顿。

炸弹营在北伐战斗中,作战英勇。敢死队员何国雄回忆说,在进攻徐州与张勋部剧战时,华侨炸弹营非常勇敢,冲到敌人火力网前投掷手榴弹。

钟良材营长在战后追述:“诸军士热心祖国,海外归来,万里从征,输财出力,义兼其两!而‘平昔少加鞭耳’之训,一旦驰驱戎马,转战关山,胡虏畏而纵藏,列强闻而胆慑。遂使三百年之神器,复返汉家;四亿兆之生灵,重瞻日月。当其寇焰方炽,血肉横飞,固镇桥头,宿州城外,剑光花影,忘剧战之困穷;白草黄花,叱风云而变色。呜呼,快哉!”

营长钟良材,嘉应州兴宁人,陆军军官学堂步兵科学生。军官学堂这间学校让我莫名其妙,查阅资料后才知道,该校是清末设置四级陆军教育中第三级,只招收全国四间陆军中学毕业生。但第一期入学未及一年,尚在天津小站接受入伍生期训练,便遇上辛亥革命。

按时间推算,钟良材应是黄埔陆军小学第一期生,抄出名录一核对,果然是。不过一期名录上他名字为钟材。副营长岑寿湝名字为梁寿恺(二次革命在惠州阵亡),其余连长李鼎曾、张斯际……等姓名无误,均在列。

当时钟良材、冯轶裴、何贯中、梁寿愷、邓兆熊、何卓俦、何其雄、巫琦、冯次淇、李鼎曾、张际斯等二十多位广东同学纷纷请假离队,赶赴南京参加革命。区队长康展舒无法可施,便增设请假难度,定下凡请假都要两名同学担保,想用此遏制请假逃跑行为。

广东同学有的是办法,找到北方同学泪流满面,甲说死祖父,乙哭丧祖母,丙苦诉父亲病重,丁抽泣母亲等他归家才能咽气……北方同学同情地在保证书上签上自己名字,盖上个人私章。后来广东同学逾假不归,他们受到牵连关禁闭才发觉上当受骗,但人都跑了,只能骂广东同学狡诈,徒呼奈何。

民国元年,陆军改制为三级养成教育,陆军军官学堂改为陆军军官学校(即保定军校)继续开办,这批学生重新入学,学籍为一期生。

1912年3月,广东北伐军改编为中国陆军第四军,炸弹营队员编遣星散,有些回南洋,有些留在部队,有些则脱离军队回广东自行谋职。钟良材任第八十六团第三营营长。未几,第四军无饷解散,钟良材、冯轶裴等未毕业之广东籍同学,由黄兴全部保送入保定军校第一期。

只是广东同学革命成性,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个个爬围墙出校参战,因此被校方开除过半。其后钟良材音讯再无,想必是被北洋政府捕杀或在作战中阵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