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尹为啥火焚宝莲寺?原来拜佛求子大有猫腻!

  题:汪大尹为啥火焚宝莲寺?原来拜佛求子大有猫腻!

  文/姜子说书

  醒世恒言:削发披缁修道,烧香礼佛心虔。不宜潜地去胡缠,致使清名有玷。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一文中,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杭州金山寺至慧从幼出家,自小看经打坐参禅,却因此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住下高堂清舍,烧香吃茶,恁般受用,积资富裕。

  看官听说,温饱是人的第一需求,保暖之后,难免又生不足。就如《歌代啸》中的李和尚,没见过女人,一见了便神魂颠倒。好巧不巧,这至慧就见到了一个漂亮女人。

  至慧心内想道:“这妇人不知是甚样人家?却生得如此美貌!若得与他同睡一夜,就死甘心!”又想道:“我和尚一般是父娘生长,怎地剃掉了这几茎头发,便不许亲近妇人。我想当初佛爷,也是扯淡!你要成佛作祖,止戒自己罢了,却又立下这个规矩,连后世的人都戒起来。我们是个凡夫,那里打熬得过!”

  看官听说,这和尚也忒贪心,又放不下和尚不耕而食的好处,又想那每人,先是怨恨佛祖自律过头,殃及池鱼,继而抱怨置律法的官员只顾自己受用“不许百姓点灯”,偏生与和尚做尽对头,乃至于归怨父母送自己入寺院。

  《汪大尹火焚宝莲寺》一文中,这至慧和尚,最终破戒还俗,而宝莲寺的故事,又更加醒世,只说一佛门弟子不守清规,借送子发财,弄出一场大事,以至于连累宝莲寺被烧。

  原来,宝莲寺因为此寺和尚善良,最关键的是本寺相传有个子孙堂,极是灵应,因此世人分外敬重,反肯施舍。你道是怎地样这般灵感,和尚家竟能照顾起烧香求嗣的生意?

  原来那净室虽然紧密,俱有暗道可入,俟至钟声定后,妇女睡熟,便来奸宿。那妇女醒觉时,已被轻薄,欲待声张,又恐反坏名头,只得忍羞而就。

  其实,古人如此求子,并非罕见之事,毕竟,古人以无子为最大不孝,若遇上不育的丈夫,女子难免要到寺庙中领顶帽儿,就算是丈夫明知,只要外人不知,台面上过得去,对很多男人来说,也已经好过没有子女。

  《金瓶梅》故事里,吴月娘所生的孝哥儿,便是和尚和尼姑所送。看官听说,西门庆回家,当场逮着薛尼姑,说她带着几个男扮女装的小徒弟,在许多人家的后院行走,如此这般,而吴月娘恰恰是跟这尼姑求的子嗣,薛尼姑始终带着徒弟在西门庆的后院行走。

  金圣叹在《西厢记》批本中所言--“细思此一事,何日无之,何地无之?不成天地中间有此一事,便废却天地耶?细思此身自何而来,便废却此身耶!”

  据金圣叹所说,饮食男女,都难免如此,倒不用过分避讳。而和尚破戒,实属不该,只是刚正不阿的汪大尹烧了宝莲寺,却让那些自身不育又死不承认的男人怎么办呢?万般皆是执念,世间的不平之事,多如牛毛。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汪大尹火焚宝莲寺》、《金瓶梅》、《西厢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