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代周建隋,是运交华盖好运气,还是人谋促成个人奋斗?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周静帝宇文阐以隋王平定天下有功,天命所归,人心所向为由,正式下诏,宣布禅让。杨坚当然不会马上接受,接到圣旨,他在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样子后,立即上表请辞。静帝再度下诏,之后两位主角在经过一番“三让而后受”的政治表演之后。杨坚最终在二月甲子日,也就是二月十三日,正是登极为帝,建国号“隋”,改元开皇,同时大赦天下。至此,中国历史进入了隋朝统治时期。

周宣帝暴崩在大象二年(580年)六月,杨坚称帝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从当上辅政大臣到建隋称帝,前前后后不超过九个月,可以说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杨坚建隋的速度都是最快的,与他有一拼的,恐怕就只有建立宋朝的赵匡胤了。所以清朝的赵翼才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杨坚建立隋朝的原因有哪些?为何他能轻松取代北周,开创基业?那么他荣登大宝,成为九五至尊,是天意,还是人谋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发表一点自己的浅见,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请留言讨论。

(一)北周建国时间短暂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西魏权臣宇文泰病逝,他的侄子宇文护于第二年,也就557年废掉恭帝元廓,然后拥立宇文泰的嫡长子宇文觉为帝,北周正式建立。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废周自立,建立隋朝,北周灭亡。北周前前后后统治时间仅仅二十四年。南北朝是乱世,人们对一个王朝的忠诚度普遍不高,如此短暂的国祚,很难使臣民对北周政权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向心力。特别是宇文护专权期间,为了加强自己权力,任意诛杀元老重臣,使得北周的凝聚力逐渐丧失,等到周宣帝继位后,这位天元皇帝为了提升皇权,不惜打压宗室,更使得王朝基石,宗室的力量大幅度削弱。

(二)深厚显赫家世背景

杨坚的父亲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杨坚的岳父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其地位比杨忠还高。这两人都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成员,这个集团总共有二十家,杨坚一人就占据两家。而北周又脱胎于西魏,因此这个巨大的政治资本和政治遗存自然就随着周位禅代而转移到北周。关陇贵族集团的政治能量无比巨大,影响整个中国历史,北周,隋唐三代开国之君无一例外,都出自这个政治集团。这对于杨坚而言,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三)尼姑术士预言鼓励

杨坚刚刚出生时,就有一个从河东来的尼姑智仙对杨坚的妈妈说:“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

意思就是:这个孩子来自非常特殊的地方,不能让他生活在普通之处。。

襄州总管府长史庞晃第一次见杨坚说:公相貌非常,名在图箓。九五之日,幸愿不忘。

意思就是:我看你骨骼惊奇、相貌非凡,名字又应图谶必有天命,希望你当皇帝时,不要忘记我。

韦鼎原本是陈朝官员,第一次见到杨坚就说:“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岁一周天,老夫当委质。公相不可言,愿深自爱。

意思是:观察您的容貌,本来就不是平常人,而且明察深远,也不是众贤士所能达到的。不久必然会大富贵,大富贵后天下就会统一,明年的今天,我会来献礼效劳。您的相貌不可说,希望您珍重自爱。

即使是英雄,如果屡屡受挫,时间一长,锐气也会消磨殆尽,沦为凡人。而杨坚,从一出生到他当上皇帝,这期间,不停有人对他说你会当皇帝,这当然会激发他的雄心壮志。正是靠着日后大贵的信念鼓舞,朋友的不停打气,杨坚才能在周武帝和周宣帝猜疑他时,做到宠辱不惊、泰然处之。因为他深信:日后会有一个天大的幸运等着自己,在历经一番磨难和挫折后,杨坚最后果然龙飞九五,建立大隋。

(四)武帝宣帝二人早崩

周武帝宇文邕忍辱负重十二年,最终铲除权臣宇文护。亲政之后的宇文邕改革兵制、提拔新锐,开疆拓土,真可称得上是雄才大略。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继位的是太子宇文赟,是为周宣帝,周宣帝这人可以用荒淫荒唐来形容,不过并不昏庸。他除了对文学感兴趣外,还有就是对建功立业非常热衷。通过这些简单描述,我们也基本明白了当时杨坚的艰难处境。周武帝政治上非常成熟,那是非常睿智的皇帝,而且当时的声望如日中天,杨坚想和他叫板,扳手腕,根本就是自寻死路。周宣帝虽然比不了父亲,但是当时已经二十岁了,不是懵懂无知的孩子,而且他对权力看管得非常严。继位之后他特别喜欢提拔没有根基和势力的官员,例如刘昉、郑译和颜之仪。这些人都是他的心腹,但因为没有家族背景,所以只能对周宣帝一个人唯命是从。再者杨坚矫诏辅政前之所以请求到江南做总管,就是因为受到皇帝猜忌,不得已而被迫离开中央,去暂避风头。可想而知,杨坚想从女婿周宣帝手中获取权力,建立大隋,也没有可能。也就是说如果武帝宣帝这对父子长寿的话,杨坚建立隋朝根本就是天方夜谭。让人意外的是:周武帝三十六岁死了,周宣帝二十二岁就死了,有时我想,冥冥天意,还真让人难以捉摸,这两父子二人哪怕有一人活到六十,中国历史就得改写,或许就不会有大隋这个朝代了。

(五)北周宗室人才凋零

周武帝亲政后,为加强自己的实力,提拔重用了一批人,例如弟弟们,例如齐王宇文宪,赵王宇文招,代王宇文达等等,亲家杨坚,藩邸旧臣王轨。因为周武帝要建功立业,自然需要很多帮手,很明显在武帝时期,宗室的力量明显加强,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当初宇文护为了专权,故意压制这些宗室;另一方面:等武帝亲政后,这些宗室已经成长起来了,当初他们年龄还太小。也可以说,在周武帝时期,宗室迎来了发展势力的春天,然而好景不长,武帝一死,这些宗室和旧臣就跌入低谷。

刚刚继位,周宣帝就诛杀了老臣王轨,因为当初就是这个王轨建议武帝废掉自己,另立他人为储。齐王宇文宪更是无辜,就因为他的声望好,功劳大,继位伊始,周宣帝就密谋诛杀了他,连个像样的罪名都没有。其他的例如赵王代王等五位叔叔辈的王爷都被贬往外地。周宣帝为了加强皇权,如此对待宗室和老臣,表明上看强化了自己的权威,不过后来的历史表明,这其实都是在给杨坚建国称帝鸣锣开道。为什么呢?因为最先对杨坚野心有所察觉的就是宇文宪和王轨,他们如果在世,杨坚篡权称帝怕没那么容易,而周宣帝私心自用,恰恰将这二人杀死。虽说主观上周宣帝在加强皇权,防范打压杨坚,可客观上,给杨坚称帝帮忙最大的恰恰是他周宣帝本人,世事无常,有时候,我们真不知道是谁成全了谁。

(六)皇帝幼小主少国疑

杨坚能成功篡位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他利用了当时主少国疑的时机,矫诏辅政,然后再利用自己手中辅政的权力,排除异己,安插亲信,用偷梁换柱的伎俩,架空北周朝廷和小皇帝本人。我们设想一下:假如继位的周静帝宇文阐不是少不更事的孩童,而是年富力强的成年人,那杨坚矫诏辅政还有可能吗,我个人觉得根本没有可能。那样的话,他非但不能做辅政大臣,还得老老实实,按照周宣帝的圣旨到南方,去担任扬州总管一职。他和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一样,都是利用了主少国疑、人心不稳这一有利时机。毕竟以杨坚当时的声望和实力,还不足以谋朝篡位,建号称帝。

(七)好友贤能之士相助

要说开创隋朝基业,杨坚矫诏辅政这件事不能不提。那么是谁帮助他获得辅政资格,继而成为辅政大臣的呢?毫无疑问就是刘昉郑译二人。大象二年(580年),弥留之际的周宣帝,已经人事不省,口不能言。刘昉郑译出于个人前途考虑,决定自作主张,在草拟遗诏时,私自将杨坚定为辅政大臣,这也成为杨坚后来开基立业的起点。所以史书常常将杨坚当上辅政大臣这件事,形象地称作“刘昉牵前郑译推后”。

要说杨坚称帝前,帮助他平定天下的功臣,我们马上就会想到韦孝宽、高颎、李德林。正是靠着韦孝宽和高颎,杨坚才成功平定了尉迟迥叛乱。正是靠着李德林,杨坚才想到改革北周官制,实行自己权力最大化,成为集人事权,军权和最高行政权于一身,拥有生杀予夺的大丞相;也正是靠着李德林的高见,与尉迟迥决战前夕,杨坚才意识到临阵换将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八)借助女儿从中帮忙

将自己的女儿嫁到皇家,做宇文赟的太子妃,这绝对是杨坚最后能建国称帝的基肇。因为杨坚之所以能在周武帝亲政后,官运亨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和周武帝是亲家。周武帝在诛杀宇文护后,出于稳定政局和加强皇权的需要,就必须提拔重用一批过去和宇文护没有太多瓜葛的人。而杨坚的岳父独孤信就是为宇文护所逼,被迫自杀。因此两人可以说有不共戴天之仇,再加上现在又是亲家,周武帝自然对杨坚青眼相加。当初之所以选杨坚的长女杨丽华做太子妃,怕也是看中杨坚政治清白,和宇文护素无瓜葛这点。还有如果杨坚不是皇太后之父,刘昉和郑译也不会矫诏让他辅政。按照一般情况,辅政的大臣安排宗室最名正言顺,安排外戚也还勉强能行。正因为他的皇太后的父亲,由他辅政,大家才不意外,否则其他大臣就会质疑辅政者资格。而且后来在刘昉郑译矫诏让杨坚辅政过程中,颜之仪不配合,估计也是杨坚的女儿亲自出面摆平这样难题这才迎刃而解。后来杨坚自己说“公主有大功于我”,应该说这句话完全发自肺腑,不是套话。

(九)关陇贵族集团支持

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尉迟迥叛乱时,马上想到了老朋友,并州总管李穆,于是就派人游说他,让他力挺自己。这时的李穆已经年过七旬。按说多年同生共死的战斗友谊、袍泽之情,李穆真应该支持尉迟迥。因为李穆和杨坚的爸爸那是一代人,和杨坚没有那么深的个人交情和同僚之谊。不过李穆毕竟是老人了,他审时度势,看好杨坚,最终义无反顾地为杨坚站台,而且还送给杨坚十三环的金腰带和一把熨斗,这是有寓意的。他向杨坚表态,我不仅支持你当权臣,还支持你皇帝。当时杨坚面对三总管的叛乱,也是焦头烂额,在这个关键时刻,能得到李穆这样重量级的元老大臣支持,对他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三伏赠冰。因此很多还在观望的大臣见李穆都支持杨坚,也就跟风为杨坚摇旗呐喊,帮兵助阵。除了李穆,还有北周名将韦孝宽,这也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了,早在尉迟迥还没举兵反叛时,他就富有远见地为平叛做准备,后来杨坚命他负责镇压尉迟迥,他也果然不负众望,成功平定相州,成为平叛第一功臣。正是这些元老大臣共同支持力挺杨坚,杨坚才能摆脱困境,沉着应战,继而铲除篡位的障碍,铺平建隋的道路。

(十)出兵征讨战胜三强

大象二年(580年),杨坚矫诏辅政,任左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全面接管北周政权。这就让地方实力派大佬尉迟迥非常不满。尉迟迥是相州总管,而且他本人还是北周实际建立者宇文泰的外甥。尉迟迥自认为论及与北周的亲密关系,功劳和资历,自己都远超杨坚,而且杨坚一上台就免去他相州总管的职位,把他调到中央,这就让他更加愤愤不平。于是在同年六月,尉迟迥公开反叛,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也纷纷起兵响应,这就是北周著名的“三总管叛乱”。杨坚知人善任、选贤任能,最终于十月平定三方,维护了北周的统一,这件事对杨坚意义重大。通过这场平叛战争,他的个人威望空前提高,关键是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敢公开挑战杨坚的权威,这就为周隋禅代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一)个人能力素质优秀

讲了这么多理由,是不是杨坚牛年撞大运,傻人有傻福,白捡一个皇位呢?肯定不是。抛开他的显赫家世不讲,单单看他本人,也的确不同凡响。除了他让人一见难忘的特别长相外,这里主要谈他的个人素质。

(1)老成持重。他在太学期间,即使再好的朋友也不敢和他开玩笑。这说明他性格是不苟言笑,天生自带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威严,这是政治领袖一个很重要的素质。

(2)礼贤下士。当年周武帝平齐之后,马上就派人去拜访李德林,并说我之所以平齐,就是为了得到先生。当然这话说得很虚,但释放的真诚,毋庸置疑。现在杨坚刚当上辅政大臣,也及时拜访了这位北齐著名才子,请他出山相助。

(3)善于纳谏。平定尉迟迥期间,当收到亲信密函,说前线将领私受尉迟迥贿赂时,杨坚果断采纳了李德林派监军而不是换将军的建议。

(4)知人善任。李德林是才子,他就让李德林负责起草文书工作,并让他参与谋划事宜;尉迟迥实力最强,杨坚就派战神级别的老将军韦孝宽,前往平叛。高颎允文允武,忠心耿耿,杨坚就派他到相州前线监军,负责辅佐监督作战将领。而这些素质恰恰都是一个君主必备的素质。因此就帝王个人素质而言,杨坚完全符合条件。

综上所述:

杨坚之所以能在南北朝乱世末期,脱颖而出,建号帝王。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当时的天时和地利,再加上个人能力。从永嘉之乱(311年)到开皇改元(581年),这中间经历了二百七十年,在这二百多年里,曾有很多君主谋求华夏一统,特别是公元383年的前秦东晋淝水之战,声势之大,首屈一指。但这场失败的统一战争,最后竟直接导致前秦亡国。

那么北方这些谋划统一大业的君主,他们为什么会失败呢?这是因为当时是五胡发展的爆发期,这个阶段,各民族之间彼此都处于敌对状态,进行激烈的生存竞争,套用现在的词来讲,就是民族矛盾尖锐。所以北方十六国政权无一例外,都是勃兴速亡,很难长久。但是等到北魏崛起,统一北方,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因为北魏统治的时期非常长,因此在经过北魏一百多年的统治后,北方基本完成了民族融合。

后来的东魏西魏都脱都胎于北魏,而北齐和北周又脱胎于东魏和西魏,隋朝又脱胎于北周。如此来讲,可能太虚,具体说民族融合产物这个概念,我们看看杨坚家庭情况就不难理解。杨坚是北方汉人,可他的妻子独孤伽罗却是鲜卑人,杨坚的二儿子杨广是胡汉混血儿,他的二儿媳妇萧氏则是南方萧梁皇室出身。因此,从血统上论:杨坚家族是胡汉杂糅,从地域上看:杨坚家族是南北一体。

周武帝时期,北周就攻灭北齐,统一北方,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说杨坚建隋是坐享其成,也不算你错,他的建国史和后来的赵匡胤很有几分相像,赵匡胤的前任君主周世宗柴荣(不算周恭帝)和周武帝非常相似,也都是雄略之主,热衷开疆拓土。但他们奋斗一生,建立的功业,客观上都为后来的取代者做了嫁衣裳。

因此我个人认为:杨坚建隋,投机的成分远远大于个人努力,他和历史上其他一些开国君主,例如刘邦、刘秀,朱元璋和努尔哈赤无法相提并论。如果从客观上找原因,也许他建立隋朝的所用的时间或许更加漫长,甚至可以说经过二百多年,如果从主观上作总结,那他本人就黯然失色很多。我觉得他和赵匡胤一样,都属于历史的幸运儿。因为一个历史机缘,才有幸缔造一个王朝。

正因如此,杨坚自古就因欺负孤儿寡妇而被史家称作“得国不正”。所以赵翼才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END)

(0)

相关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普六茹, ...

  • 杨坚篡周建隋时李唐家族在忙,后隋被取代~

    隋大业十四年(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元礼.马文举.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杀死. 同年五月,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给自己,在长安称帝,建国号唐,定都长安. 李渊即位后,追谥父亲李 ...

  • 赵匡胤首席军师赵普助他代周建宋,为啥赵普三次拜相却没人能取代?

    宋太祖建立北宋前后,赵普身为开国功臣又三次拜相,在其中必然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他的政策措施都对北宋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宋朝300年的统治期里,他立下的许多政策几乎一直没有变过,可见这位宰相必 ...

  • 南北朝:杨坚代周

    杨坚本人对北周并没有大功可言,其实他就是外戚,趁北周主少国疑之际掌握了大权,所以很难服人.功勋卓著的尉迟迥固然不服,北周的宗室成员对杨坚辅政产生不满情绪的也是大有人在,甚至宇文氏很多子弟都蠢蠢欲动,打 ...

  • 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鲁迅·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游.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的这首诗原来很欣赏,但是,读的越多次,越 ...

  •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潘易中

    算乎/潘易中 八字以五行生克为主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很多神煞都是有用的.比如华盖星,华盖为神秘星.有华盖的人聪明,安静,对儒释道,易学都是有缘分的.   鲁迅先生的<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 ...

  • 一张图看懂隋唐,杨坚代北周李渊代隋,原来是帮亲戚在打架

    隋唐两朝,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感最强的时代,一部<隋唐演义>又将隋唐之际的英雄人物普及给了广大听众与读者.隋唐之际的历史看似纷乱异常,其实,他们的传承并非毫无关联的. 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 ...

  • 历史皇帝四:杨坚 平五胡乱华 建隋王朝 结束中国几百年来的分裂

    历史皇帝四:杨坚 平五胡乱华 建隋王朝 结束中国几百年来的分裂

  • 七律三首 | 周建锋 主播 | 友情岁月

    长风文艺 海棠花海 周建锋 七律 古扇塔听戏 锦苑西行寨戏台, 郎闻店曲怨痴栽. 三河映月绫罗箑, 一塔昂天翡翠杯. 似梦旧年迎御驾, 有心畿劳射花魁. 何当共饮庐州夜, 不佞蒌蒿啜酒醅. 七律 自行 ...

  • 揚靈精舍|周建佛像印篆刻專輯

     周   建  號荒堂 1977年出生於遼寧鞍山 現居遼寧省大連市 1994年印藝啟蒙於遼西空齋 中書協98級篆刻研修班結業 自由手藝人 造像印其一(附款) 印蛻單圖 印面小影 邊款細節 造像印其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