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把书法写到这种境界,才算书法大师!
曾经有幸听过一位书学前辈这样说到,看一个人的书法能不能称得上是大师,其实只要看这一个标准就够了。
这个标准就是:你能不能从这个书法家的作品中,一眼看出来这个书法家是怎么写的。
如果你能一眼就看出来,只能说明两点,要么你是一个书法大牛,对于书法了解和研究很深,对于各种笔法技巧了然于心,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书体风格。要么就是这幅书法作品其实水平很次,甚至很低级。
而一个真正好的书法作品,所要达到的效果是——让人不能一下子就参透他的技法、笔法,从而不能容易的知道这个书法家是怎么一笔写就的。让人有琢磨的余地和研究的空间。
可以说,王羲之就是这样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就具有这样的魅力,可以永远让人去琢磨,去体会、欣赏。
那些一眼就能知道怎么写的书法,其实并没有味道,也不含蓄。
这就好像我们说恋爱中的女性一样,如果女性一开始就很迎合对方,甚至过分表露心迹,男生追到手之后,就会失去兴趣。聪明的人总会让男生追的苦一点、艰难一点,日后才不至于过早就失去感觉。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被外国人说的品质特点之一——含蓄。
唯有含蓄,才有一种神秘感,才会产生一种奇特的美感。
宋朝大文豪苏轼,今天的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全才,尤其是在诗词上面,可以说被今天的我们所喜欢和追捧。
但是,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苏轼一度遭遇冷落。而他的兄弟苏辙曾经一度评价高过他,这其实就和他们俩的诗文风格有关系了。
苏轼的诗词,喜欢直白的坦露心迹,描摹状物也比较通俗,苏辙就不一样了,他的诗文比较曲折委婉,和苏轼相比,更加克制和晦涩,也更含蓄。
因此,很多评论家就认为苏辙其实诗文更好,因为更含蓄一点。
而王羲之的字,恰恰就有这种含蓄效果。其书法看似侧锋写成,但是往往又有中锋用笔的神韵,而且王羲之几乎用他独特的艺术魅力模糊了侧锋和中锋之间明确的界限,两种笔法随心所欲,来回切换,显得书风自然潇洒,皆在王羲之的掌握之中。
但是王羲之究竟是如何写出这样神奇的笔法效果来的呢?我想我们这样空谈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而书法有些地方是我们用日常言语无法描述的,非得自己亲手写写才可以,也就是经历一番实践才能知道。
就好像我们说苹果的味道。我们都知道苹果的味道是甘甜的,但是这种甘甜的味道和香蕉、西瓜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这时候语言的描述就比较匮乏了,倒不如自己张开嘴尝一尝。
同样书法也是,只要能临摹出和王羲之相仿的字迹来,其实就能体会王羲之当时写这个书法时候用到的技巧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