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邢窑与定窑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的地方?

白瓷的出现在我国制瓷历史上具开创性的意义,而邢窑与定窑则是历史上相继出现制造白瓷 从其中烧制器物的特征来看,邢窑与定窑比较接近, 原因在于两窑的地理位置上仅相距一百七十公里,交通便利,社会交往密切,所以定窑瓷器的器物类型、装饰以及纹饰等各个方面都受到邢窑白瓷的影响,不容易分辨,从而导致一些出土的定窑产品被误定为邢窑产品。接下来我们就谈谈邢窑与定窑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的地方。

邢窑白瓷

从文献中得出邢窑白瓷创烧于北朝,隋代已完全脱胎于青瓷成为主流。而邢窑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成为“天下无贵贱通用”的美瓷。

邢窑

陆羽《茶经》“碗,越州上,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邢瓷类银,越瓷类玉。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皮日休《茶瓯诗》“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

定窑白瓷

在唐代中晚期定窑随市场需求而产生,起初大部分生产的以黄釉粗胎瓷器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制瓷水平不断提高,开始烧制白釉瓷器。宋代时期定窑白瓷已经相当成熟,造型美观大方,胎质细白,密度高。

宋代中晚期以后定窑的装饰纹样越来越成熟,以印花与刻花等为特点逐渐占领市场,烧造技术也比较先进,因此影响了诸多窑场。定窑白瓷在宋金时期,还为宫廷官府专门烧制贡瓷。宋代的定窑成为了五大名窑之一。

“邢窑”与“定窑”器物形制上的的相同点

邢窑器物的形制以博大俊朗和做工细致严谨而称于世界,邢窑的制品种类丰富,形制多样,与定窑相比都各具特色,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特征。

1、玉璧底,玉璧形器底(玉璧底是业内人士与平底、玉环底等器底形制相比较而言的一种称谓)是唐代时期邢窑的碗盘出现的特征,而到了唐晚期至五代时期定窑的碗类器物上也出现了相似的特征,只是邢窑器物的玉璧底做工更为精细与优美,为同类器物争相借鉴的楷模。

2、折腰,邢窑的折腰碗是比较典型的器物类型,其他窑址的陶瓷器物未见过此类型。而后期到宋代定窑的器物形制上出现了类似的形制,形制上差别不大。

3、唇沿,邢窑与定窑制品形制特征之一体现在唇口沿上,从盘、碗、罐、盒等各种器物上可以看出,它们的口部都有一个薄厚不等的唇沿,唇沿的上部光滑且圆润,下面有一个整齐的平面转折。

在光线的照射下,形成一道较为平整的平行线。侈口、圆唇、敞口、子母口以及花口沿都是邢窑与定窑器型上常用的形制。唇沿除了加固器物的口部,改善变形的用途外,主要还是为了使用器物时更加人性化,也从审美的角度给器物平添几分秀丽与端庄。

4、鼓腹,鼓腹是随丰肩演变而来的器物形制,定窑也有鼓腹形制的器物,它们是瓶、罐、钵等器物的腹部体态特征,便于器物能盛装更多的物质与内容,也是器物显得博大威严与尊荣华贵。

定窑

5、丰肩,瓶、罐类的器物大部分都采用丰肩形制,它区别于平肩与溜肩。采用丰肩的器物类型给人视觉上一种丰盈饱满的效果,对于器物本身它有能更好地利用盛装更多的物质与液体等,而且也便于工匠们在其部进行装饰刻划等效果。

两窑白瓷的不同点

1、泪痕又称淋釉定窑所特有的釉色特性。清代《南窑笔记》记载:“出北宋定州造者,白泥素釉,有涕泪痕者佳。”

“邢窑”与“定窑”器物形制相同点

它是定窑生产过程中所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施釉时使釉层重叠聚集,经过烧制融化而形成不同的形式且釉色深浅也都不一致。这种淋釉一直是被认为鉴定定窑真伪的一大特征,因此这种特点是定窑独一无二的工艺特征。邢窑的器物上没有泪痕釉。

2、芒口又俗称毛边。特指盘、碗等器物在入窑烧制前去掉的一圈边口,即露的胎骨。这种特征是定窑所特有的工艺特征。定窑芒口是覆烧工艺的需要,引起了皇室阶层及社会消费者的议论,但是定窑没有因此而改变最初的想法,而后在芒口上镶金、银、铜并走向了皇室。

定窑白釉刻花蟠螭纹洗,北宋

芒口的生产很是考究,绝非随意去掉一圈釉层而了事,而是内宽外窄,阳宽阴窄。芒口的要求是自然、顺畅,不能有做作行为,因此从器物上看,就知道对工匠的工艺水平及技法要求有多高。

3、底施半釉定窑白瓷在生产中,器物大部分为底施半釉。有学者认为:“指圈足内呈缺釉的现象。半釉面积不均匀,但呈现的很自然,没有任何做作的行为。

这种器物呈半釉状是因施釉时浸釉方法而形成,这种方法是工匠们用食指和中指并列掐住器物足底部,将拇指按住器皿边口进行浸釉,而产品在釉缸中瞬间既出,随之仰置与平台上”,这样使足底形成自然缺釉。对于每个工匠因时制宜的方法,则形成了宋代定窑器物施半釉的不同风格。

4、豁口定窑器物的口边有一种处理方法,为打破器物边口的唇圆规矩,其豁口的安排数量不等,北宋时期经常采用此手法。另外一种是花口,称为花边豁口,其表现的动态波动大,有时与花口同时出现的是器物内按花口分布,要求凸起几条线,或四至六条不等。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北宋

宋代器物中花口较多,有碗、盘等器物都有花口,且有深有浅,线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花口为器物造型增添了更多的欣赏趣味与艺术特色。

定窑白釉荷叶式盏托,北宋

邢窑和定窑的工艺差别的地方

白瓷的刻、划、印工艺,李辉柄先生认为:“定窑一部分是模仿邢窑,烧制的壁形底碗,在造型、釉色上与邢窑大体相同,另一部分器皿的造型,是模仿当时盛兴的金银器皿并结合瓷器的特点创烧出来的,如各种盘、碗、杯等”。

定窑白釉刻划花卉纹罐

在晚唐五代时期定窑白瓷制品,没有完全脱离模仿邢窑白瓷制品,而是在极力地仿造,因而每件定窑制品无不蕴含着邢窑风范。只是定窑制品有略微的改变如形状、尺寸大小以及图案等。

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天禄流云纹方洗

而定窑直到北宋时期才完全脱离邢窑白瓷的生产模式,并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比如刻、划、印等装饰技术,虽然其他窑的制品上也出现过这种装饰手法,但是与邢窑相比,这种装饰手法是区别它们的最好见证。

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宋

胎与釉差别邢窑烧制早于定窑,北距曲阳仅一百七十公里,由于两窑在地理位置上距离很近,所以晚唐时期也是相互的学习与互相竞争。据其他学者考证“过去所谓的邢定不分,是因为没有发现邢窑遗址,现在邢窑遗址发现30年了,并且伴随着大量邢窑白瓷的发掘和出土,现在区分主要看胎、釉、工艺”。

邢窑

邢窑白瓷与定窑白瓷器物基本相似,只是从邢窑白瓷制品上看做工精细,胎细腻光滑;而定窑相对来说,做工不十分规整,胎质也稍粗糙。

定窑是在邢窑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到后期定窑经过自身的不断改进与探索,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也拥有了独特的工艺技术。两窑的白瓷文化与技术都代表着瓷器历史上先进的水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