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僧寒山少年经历考证

寒山与拾得是两个同乡的历史人物,该文在提到寒山的时候,有时也会提到拾得,寒山隐居前原名韩山,拾得隐居前原名石德,本文一律以寒山拾得称之。

一、故事传说中的寒山拾得

严振非先生在《寒山子身世考》中说:寒山的真实身份是姓杨,名温,约公元584年(隋)至704年,大唐长安人,系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后有韩廷杰先生在《寒山诗赏析》一文中,以寒山的一首诗,推定寒山为陕西咸阳官僚家人。

王进珊教授《谈寒山话拾得》〔1〕一文对寒山生平作了以下推断:“寒山本来是生活在农村中的文人,因为他有文人气质,而又有骨气。开始是隐者或隐士……到了天台山,便在寒岩也叫翠屏山的山间住了下来……抛弃了驳杂的儒、道之流隐逸思想,皈依佛门”。寒山在诗中几处提到的“村乡”、“带经锄”、“田舍儿”、“机织”、“黄河”、“亲旧凋落尽”、“游猎”等等,明确的说出了自己是生长在北方的一个农村。

邢台任县的留垒双蓬头,其实是两个相距3华里的村庄,留垒河岸西靠南的村子叫双蓬头村,河岸东靠北的村子叫留垒村。随着发展,现在两村的民房、工场、店铺已经连在了一起。这里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留垒河。留垒河即是唐之前及宋时期的黄河故道[2]。唐宋时的黄河由这里一路奔腾流向东北由天津渤海湾入海。所以,寒山诗[64]有:“浩浩黄河水,东流长不息”[3],诗[253]“我见黄河水,凡经几度清”;拾得诗[拾16]也有“从来是拾得,不是偶然称。别无亲眷属,寒山是我兄。两人心相似,谁能徇俗情。若问年多少,黄河几度清”。两人都有以黄河入诗吟咏的诗句。

这里流传着很多寒山拾得的传说故事。

〔一〕、相传在很久以前,双蓬头村韩家有一神童叫“韩山”,留垒村石家有一神童叫“石德”。两个孩童从小在一块念书,放学后又一块在地里拾柴、割草和嬉戏,和合相处。他们小小年纪就常常在一起指天画地,颂古论今,说到高兴处便相互拥抱,呵呵大笑。为此不免常常耽误拾柴、割草。到该回家时他们就向天祷告:“风儿、风儿快些来,帮我刮满一筐柴!”经他们这么一祷告,果然刮起一阵旋风,堆起一大堆柴。他们装满了筐,又手舞足蹈的嘻笑一番,高高兴兴回家了。从此,他们每天都到这个地方来拾柴、割草、玩耍,而这里的柴草也每天拾不完、割不尽。一夜之间风婆子又给他们刮过来。割过草的地方,一夜之间又会长出来。

〔二〕、另一传说:后来韩山石德不愿在凡间了,一心想要上天做神仙。有一天,皇上从此经过,遇到天降大雨,路面泥泞,无法前行。正在无奈时,见有两个小孩在挖土垫路。皇上感到好奇,便停轿问道:“你们小小年纪,谁要你们在此修路呀?”韩山石德呵呵笑道:“我们知道皇上要从这里过,所以特地为皇上修路哩!”皇上觉得有趣,呵呵笑道:“你们怎知皇上要来路过,莫非你们是两个神仙?”韩山石德马上给皇上跪下磕头:“多谢皇封!我们是神仙了!呵呵呵呵呵呵!”一串大笑。磕完头,又问皇上从哪里能上天!皇上觉得好笑,说:“问老农去,老农知道。”

终于有一天,两人走到一个地方,发现有一棵非常高大的杨树。树下一位老农坐着乘凉。两人上前施礼问道:“请问伯伯,哪里可以上天?”农夫见是两小孩,随手一指说:“这棵树上有通天之路,从树上就可以上天”。两个孩童听了很高兴,果然爬到了树上,从树上上天了。传说后来他们从天上下来,可地上已经是沧桑巨变了,乡亲、家人都不认他们了,他们只好又回到天上。

〔三〕、另一版本的传说,他们俩都是孤儿,一块给地主放牛拾柴,感情深厚,亲如兄弟。当时,这一带是黄泛区,黄河经常发大水,河流纵横,长满荷花。韩山石德吃不饱,饿了就挖莲藕、摘莲子、捉青蛙,然后高兴地抱在一起打闹嬉笑。每当他们开怀大笑时,就会刮起一阵旋风,聚来一堆柴火。他们用柴火把莲藕、青蛙烧熟,就痛痛快快地大吃起来。地主觉得此事稀奇,就想看个究竟,于是带着几个人向他俩走来。他俩以为地主要来打他们了,于是就拿起莲蓬、白藕和青蛙,向东南方向跑去。他俩越跑越快,脚下竟升起一朵彩云,载着他们上了天。上天后他们就隐名曰“寒山、拾得”。

〔四〕、因寒山拾得之缘故,村人外出或外人常将两村合称为留垒双蓬头。村人为了纪念寒山拾得,就把他们二人经常走的一条小道叫做“神仙小道”。(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治理海河时,这里的留垒河被改造加宽为海河,“神仙小道”才被毁掉);相继将村名改做“双蓬头”和“二仙里”、“故仙里”;双蓬头村东的桥称做“仙里桥”;位于留垒村西的桥称做“和合桥”;将他们上天的地方叫“天口”村。在拾得故里留垒村悟凤庵建了寒山拾得殿,该村杨氏祠堂供奉了寒山拾得塑像,并称他们为“呵呵二仙”。

明成化版(1464)《顺德府志·杂事》记载曰:“双峯(蓬)头在县东三十五里,元有二峯(蓬)头童来此建庵修行,名为寒山拾得,未久飞升而去,遗址存”。

明隆庆本《任县志》记载:“双蓬头,一名寒山,一名拾得,具修炼之县之东陲,后而悟道超升,有笑呵呵诗章传世”。

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杂事》记载: “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有诗集行世”。

历代《顺德府志》、《任县志》,对此都有一致的记载:宪宗元和间,双蓬头村,寒山拾得修炼于此,后飞升而去。

寒山有后人在,至今家中尚供奉着“先人”寒山之牌位。留垒村的石家已经没有了后人。村人说,2003年市里的领导领着几个日本人来村里认族寻根,因村里没有石姓人家了,且语言不通而失意而返。(该村村支书郭先生说:当时我没在家,回家后别人跟我说了此事)。

人们并于明代初年在寒山与拾得曾修行的地方(寒山故里双蓬头村东拾得故里留垒村南)修建了专门供奉寒山拾得的寺院——天台寺。国内天台寺有多处,唯独该寺是为纪念寒山拾得所建。天台寺历史悠久,因众多碑刻尚埋在地下,有的被当做了桥墩。据老人回忆,寺院占地30多亩,主殿“和合殿”原为二层砖木结构,还有大雄宝殿、伽蓝殿、地藏殿、十八罗汉殿等。寺前清代乾隆四十六年碑有“所可异者,伽蓝诸佛,他寺所同。而和合二仙,此地所独。……独异其跣足蓬头,相顾而笑,忽而见真于斯,忽而脱形于斯。峣峣其傲岸自异,不欲与众僧为伍耶。仰金仙之化身,忽隐忽现,如俗所谓普度世人耶。果尔,则和合一殿,诚堪与诸殿并峙,而碑之撰文,何容已也”等语。

留垒双蓬头村北二十多华里的天口村村民说:留垒、双蓬头出了呵呵二仙,都知道我们天口村名的来历就是呵呵二神仙从这里上天而得名。该村名沿用至今。历代邢台《顺德府志》、《任县志》对此记载说:二人(仙)“飞升而去”。

留垒双蓬头村西北二十五华里的东固城村北一华里处,有一处高出地面的小土丘,村民叫做“神堂疙瘩”。这里也流传着寒山拾得曾来此修炼的传说,村民称为——寒山洞。当时流传的童谣唱到:寒山寒山疯疯癫癫,谤我、欺我江南成仙。洞穴至今尚在,洞口不大,需弯腰而进,洞内三四平方米大小,北向供奉着寒山拾得塑像,至今不时有人前来焚香参拜。

在内丘县西部的寒山垴亦有寒山遗迹。清道光十二年版《内丘县志》“遗迹”记载:寒山垴,在太子岩南,仙人寒山至此。

〔五〕、寒山拾得少年时的奇遇

在走访调查中,村中还有如下传说:寒山、拾得割草,这一天去后草还没长出来,那里有位白发童颜的老人,盘腿而坐,双目微闭。两人放下背篓走向前去,寒山说:“老伯伯,请您老换个地方坐吧,让我们的草长一长!”老头眯着眼看了看他们说:“什么你们的草,分明是我的草。趁我不在时,你二人割了许多天,我正要向你们讨草钱。”拾得说:“你这老头好不讲理。”伸手去推老头,可怎么也推不动,老头一挥手,两人被抛出很远,趴在地上动不得。寒山说:“老爷爷,请你放过我们吧。我们再也不敢无理了。”老头说:“叫老爷爷不行,得拜我为师,叫师父。”两人听罢高呼:“师父放过我们吧!”老头说:“你们已是我的徒弟了,我还怪你们干啥!”只见老头用手一指,两人就能活动了,两人随即拜倒在地口称:“师父在上,弟子无知,万望师父教导!”就此二人拜老头为师,学习练气吐纳,修炼长生不老。

留垒、双蓬头两村,位于任县与平乡县的交界。秦汉时的平乡为巨鹿郡治,东汉末年,巨鹿郡(今平乡)人张角在此创立了太平道,《后汉书·皇甫嵩传》说:"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蓄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说以疗病,病者甚愈,百姓信向之。角派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无不毕应[4]”。至今此地甚至周边一带,信奉道教的亦不少。

道教和道教思想,在唐代有着重要的地位。有唐一代,李唐宗室自称老子后裔,以皇帝或朝廷敕令建道观,封道长。并要求天下士庶家藏《道德经》。敕建崇玄馆,令生徒学习《道德经》、《庄子》、《列子》等,每年随举人例,送名至省,准明经例考试[5]。有此历史的渊源,因此,传说中寒山拾得在少年时期曾跟随道士修炼,不但是可信的,而且是合情合理的。历代《顺德府志》、《任县志》对此记载说“双蓬头,一名寒山,一名拾得,具修炼之县之东陲,后而悟道超升,有笑呵呵诗章(当地称谓寒山诗)传世”。[5]

二、寒山拾得少年时的家境

在任县双蓬头村,韩家后人韩先生说:“老人们传说下来的都很清楚、很普遍,都知道寒山、拾得是双蓬头、留垒村人。其中寒山就是我们韩家的祖先,原名叫韩山,出走后隐姓埋名,自称'寒山’,我父亲跟我说过:我爷爷的爷爷听他爷爷的爷爷一代代都是这么说的”。当地人过年的时候有请“神案”的传统,但是集市上没有像韩家这样现成的“神案”,所以,韩家就只好在过年过节换神符时自己用纸写上“供奉高先之神位”的神案。44岁的韩先生说:“高先”就是高祖先人的意思,指的就是高祖韩山(寒山)。我奶奶和我母亲都说过,不供什么神仙也得供高先,因为高先就是我们家出的神仙。

韩先生还讲述了他们家族在古代因为受到高祖仙人韩山(寒山)的福泽,后代发展一顺百顺,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大户的故事。到现在还有著名的 “韩家石槽、 韩家井、万字不到头和巷”等遗物、遗迹存在。韩先生说:“听老人们传下来说,历史上我们家有九座楼房,从家里通往晒谷场有一条万(卍)字不到头的巷子叫'和巷’,拐弯特别多,总长有两公里多。”

所说的“卍”字不到头和巷,不是说它形状像个“卍”字,而是形容它拐弯很多,距离很长,展开了说,足有四华里还多。这在古代规模较小的农村来说,是极为罕见的。这些史料和传说,说明韩家在当时是一个相当富裕的家庭。韩先生的这些说法,还得到了其他人们的印证。

这个特殊家庭的特殊习俗,供奉这个特殊的祖宗牌位,跟村里人们的传说也相吻合。使人们相信,这里就是寒山的故里。

在拾得故里留垒村走访时,村民大都能说出一个童谣:“石家的碾子,石家的磨,石家的井水真好喝”。留垒村悟凤庵寒山拾得殿旁的介绍中亦有此语。在这一带,家中自有石碾、石磨和水井的极少,说明当时石家也是一个富裕的人家。

〔一〕、寒山诗[111]:“少小带经锄,本将兄共居。缘遭他辈责,剩被自妻疏”,诗[289]:“我住在村乡,无爷亦无娘。无名无姓第,人唤作张王”。此诗可证实传说的真实性。家在农村,父母双亡,与长兄共同生活。

《颜子家训·勉学》曰:“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焉”。《太平御览》卷六一一引虞溥《江表传》曰“张紘事父至孝。居贫躬耕稼,带经而锄。孜孜汲汲,以夜继日。至于弱冠,无不穷览”。〔6〕诗中的“带经锄”,非为说贫,而为言勤也。寒山诗[151]“是我有钱日,恒为汝贷将”。由此可推断,寒山自幼父母双亡,稍大便娶妻成家,但仍与兄长一块生活。寒山上过学堂,学习非常刻苦勤奋。甚至去田地做农活时也带着经书。往往因为沉浸在书中而耽误农活,因而常常遭到村人与妻子的嘲笑和奚落。且后来能到吏部参加铨选“个是何措大,时来省南院。年可三十馀,曾经四五选”[120],也说明韩家是非常富裕的农户。

〔二〕、由此几则传说及拾得故里遗留至今的石碾、石磨、水井及后人来访等推测,即便石德“是个孤儿”,至少说明石家近支有后人。且石家在历史上曾经是非常殷实的农户。

三、对待民间传说的看法

程憬先生在《中国古代神话研究》中指出:“神话是初民知识的积汇,……神话的研究,为研究古代的事物,或一般人文史的不可缺之最初工作,其重要可知”[7]。民间传说的价值,虽然就在实与虚之间,往往对传说中的主人翁添加上一些虚幻成分。“我们用比较分析和批评方法,去剖开他们的表皮,还能显露出他们的本来面目来”。从所引用的几则传说来看,除去其虚的部分,其余传说中的故事人物、地点、情节基本是不变的。如:父母双亡、大海、割草拾柴、上树、修道等及寒山拾得诗中的大海、锄地、村乡,无疑都是描述农村生活的场景。与邢台《顺德府志》、《任县志》记载的二人身世、故里及足迹相符。

四、少年时期的寒山拾得

由此可得出结论,寒山拾得二人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少年时期生活在古黄河下游的河北任县留垒、双蓬头村。虽然都是孤儿,但天真烂漫的性格,使他们有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因年龄相仿,性格相投,成了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一同上学,一块玩耍,放学后一起帮助家里干些拾柴、割草等活计,这种纯真的友谊延续其一生。因环境影响,曾在一起参加了“修道”活动,因沉浸于修道,留下了二人蓬头跣足,不修边幅,笑逐颜开的童子形象。这种少年时期的形象亦即后来成为和合二仙的形象,即便是之后的成年形象亦是来源于此。

少年时期,寒山在学堂接受了很好的启蒙与传统儒学教育,并形成了他关注民生的民本思想。通过发奋读书,“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诗[7]”,达到了“六艺尽皆通(诗[148])”的程度。为他以后的游历、科考及寒山诗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学问功底。他寄希望于科考出仕,报效国家,然而现实中屡屡碰壁,因怀才不遇而最终选择了山野隐居。

(0)

相关推荐

  • 另一个传说-浮世神豪(4)

    ◆ ◆ ◆ ◆ ◆ ◆ 另一个传说-浮世神豪(4) 文/清风远影  而另一则关于叶川村的传说,使得大山深处的村子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莫测的色彩-- 大家一定想象不到,叶川村的前世竟有如此之曲折的故事,相 ...

  • 唐诗僧寒山生平考证

    内容摘要:最早记载唐代诗僧寒山的,一是<寒山子诗集>前的闾丘胤序中说"不知何许人也",且不言年代,二是杜光庭的<仙传拾遗>中说"不知其名氏.大历中 ...

  • 唐诗僧寒山隐居地及时间考

    内容提要:史料大多记载唐诗僧寒山隐居于天台寒石山的寒岩,因记载的大而化之,缺乏对隐居地的详细描述,故有论者提出寒山曾在"翠屏山"隐居三十年后才迁移到寒岩.亦有论者根据对寒山诗的研究 ...

  • 唐诗僧寒山与拾得故里考

    内容提要:唐诗僧寒山与拾得生活年代.身世.故里之谜,给国内.港台.东南亚等地区及日.美.韩等国的寒山史学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惑,人们在研究中进行的的猜想.推断,又出现了很多相互的矛盾或对寒山诗的误读误 ...

  • 唐诗僧寒山青年时期考辩(二)

    六.最后的努力与解脱 (一).胥吏寒山. 自德宗贞元十七年(801),至宪宗李纯八年(813),从18岁到30岁的寒山一直为铨选而努力,寒山寄于希望的每一个"下一次",皆因贪腐之风 ...

  • 唐诗僧寒山青年时期考辩(上)

    内容提要:唐代诗僧寒山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少年时期.青年游历时期.隐居时期.该文是对寒山青年游历时期的探讨和考证.千余年来文献记载寒山条,大都是"不知何许人也"."不知其乡里 ...

  • 唐代诗僧寒山,为什么会成为“垮掉的一代”诗歌运动的朝圣对象?

    "藐姑射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楚狂接舆的话,令肩吾惊怖,认为太扯.他转述给连叔,连叔听后叹曰:" ...

  • 晚唐诗僧写下一首马屁诗,读来气势磅礴,其中一句成为武侠常用语

    中唐时期,气象有所复兴,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都得到一定的恢复.而此时又因为佛教的兴起,故而诞生了"诗僧"这一诗人群体.比如谢灵运的十世孙皎然.比如寒山.拾得,都是中晚唐非常有名的诗僧 ...

  • 老僧说:经历过大苦的人,会看到四个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真奇怪

    作者:南山大叔 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 最近,闲来无事,就买了一些水果,去我老家附近的一处寺庙,去拜访一位70岁的老僧.老人家出家多年,一个人守着这个小寺庙,已经几十年了.见我来了,老人家自然高兴, ...

  • 诗偈精选:唐代诗僧寒山诗三十首

    诗偈精选:唐代诗僧寒山诗三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