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中国,究竟什么是“汉人”
你不仔细想,不会觉得有问题,但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实际上答案很模糊。
汉人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吗?不是。汉人这个概念是汉朝以后才出现的,汉人是根据血统来定义的吗?也不是。中国历史上充斥着各种移民各种同化的过程,中原人大多都会有其他民族的混血,所以从血统上根本说不清楚。
那么汉人是用什么来定义的呢?答案是,根据文化定义的,具体说来就是儒家文化。只要是接受儒家文化,并按儒家文化的指导生活的人,在古代就被视作汉人。
儒教文化首先是作为大众日常的伦理标准存在,它跟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不一样的。区别首先在于,信徒进行文化或者宗教实践的时候,载体不一样。对于基督教、伊斯兰教这种一神教来说,载体就是个体心灵的皈依。
只要你信了基督了,或者信了安拉了,无论走到哪儿,都可以按照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或者穆斯林的方式来生活。甚至把你扔到孤岛上,就剩你一个人了,也不影响你的信仰,到那会儿你就必须更加虔诚,否则精神就崩溃了。
但是儒家文化的载体就不一样了,光有个体心灵的皈依远远不够,个体还必须生活在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结构当中才行。
比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等这些规矩,都是对某种人际关系的规定,脱离开人际关系根本就没法展开。把你一个人扔荒岛上,还让你三从四德,你肯定做不到。
儒家文化所要求的这种特定的人际关系,首先就要求有比较稳定的家庭组织,而稳定的家庭组织,前提是你得是定居的。
儒家文化的地理依赖性
定居的前提是农耕,而农耕有一个最硬性的约束条件,就是年降水量。东亚大陆上,如果一个地方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话,靠农耕是活不下去的。
那么,东亚大陆的400毫米等降雨线在哪儿呢?
这条400毫米等降雨线,差不多和长城重合。长城再往北,年降水量就不足400毫米了。也就是说,儒家帝国在农耕地区的扩张极限,就是400毫米等降雨线。于是在这里,儒家帝国修建了长城。长城再往北就是游牧地区了。
在古代社会,由于农耕对降雨量的要求,使得你要是越过了长城以北,还想活得下去的话,就必须游牧化,否则是死路一条。
而一旦游牧化之后,就意味着中原式的人际关系结构、家庭结构等等都没有基础了,无法再按照儒家的方式来生活了。
从文化上来看,只要你的生活方式游牧化了, 这就不是汉人了。第一代的人也许还有点汉族的记忆,到第二代、第三代就是彻底的突厥人、蒙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