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国家科学中心,这五大城市谁最有戏?

收看更多精彩观点
大变局新走向:
世界越来越撕裂,中国越来越宽松
关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新一轮城市博弈,貌似波澜不惊,实则从未止息,也将深刻影响城市的命运。

要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看四个条件,我们用“财侣法地”的方式来盘点一下各城市的竞争力。
作者:蔡非(抱朴财经中部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日前,经济学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接受媒体专访,对武汉设立任务清单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做法,充分予以肯定。
他认为:“武汉作为位居中部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龙头位置的国家中心城市,非常有希望成为国家科创中心”。
武汉为什么如此在意“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仔细梳理复杂新闻背后的数据、形势,我们看到关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新一轮城市博弈,貌似波澜不惊,实则从未止息,也将深刻影响城市的命运。
01
建国家科学中心要看四条件
首先,什么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近些年在中国提出的新概念。简单来说,是指对“全球科学技术创新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或者区域。
目前,全国设立了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分别在北京、上海、合肥、粤港澳大湾区
而在近年的各地报告中,已经有成渝(合办)、杭州、武汉、南京、郑州、沈阳、济南、兰州、西安等十个城市或地区,提出过要争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位置。目前城市间竞争非常激烈,因为国家科学中心绝不可能“遍地开花”,名额肯定是有限的。
尽管济南、郑州、兰州、西安、沈阳也很努力,但目前呼声最高的却是武汉、成渝、南京、杭州等中西部、东部城市。
要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看四个条件,我用流行的网络用语来说,就是“财侣法地”。
财,即资金支持,新科技要发展要推广,能否方便得到风险投资或者相关的政府补贴支持。
侣,即合作伙伴,扶持者支持者。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系列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的高新产业。
法,指独创的关键技术研究所和科研团队、大学等科研硬实力。
地,区位优势,是否有受过训练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基础设施,通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路径是否畅通,能否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等。
我们拿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中心——旧金山湾区来看,这四点优势都很明显。
▲旧金山湾区
在“财”这方面,2017年,美国旧金山湾区吸引了全美一半的风险投资。硅谷地区有上千家风投,这意味着当科学成果想转化成实际成果时,很容易找到慷慨的投资者。
在“侣”方面,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区诞生了苹果、谷歌、脸书等一系列世界领先的科研企业,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形成共生关系。
在“法”方面,旧金山湾区有5所世界级研究性大学,以及25所国家级或州级的实验室。
在“地”方面,旧金山是美国西部主要的人口聚集中心之一,还有优良的众多港口通向世界经济发展最迅速的亚太地区。所以既有国内市场,又有国际市场。
02
粤港澳大湾区可能超过旧金山湾区
在国内,目前最有希望赶上旧金山湾区的国家科学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
从地理区位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同样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由于东亚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区位优势甚至未来还要超过旧金山湾区。
从资本支持方面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GDP总量近两万亿美元,人均破两万。深圳的风险投资机构虽然少于上海,但资金总量却要超过上海。
从高校和研究所上来说,大湾区拥有170多所高校,其中有4所世界排名前100位(都在香港),科研院所有800多家,主要研究领域涵盖生物医疗,现代农业、信息技术、金融、城市发展、自然环境等。
在创新企业方面,大湾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万多家,数十家世界500强和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超过2000家,平均研发费用超过2亿(2018年数据)。
粤港澳大湾区亟待解决的是区域内部的融合问题。在粤港澳“9+2”城市的战略区域中,香港的GDP几乎是肇庆的近10倍。而在法律制度上差别更大,11个城市分属3个关税区,流通3种货币,属于3个法域。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转换带来巨大挑战。
如果粤港澳大湾区能部分解决以上问题,将一飞冲天。假以时日,世界提起“科技湾区”的时候,恐怕想起的不会再是硅谷了。
03
“大科学装置”很重要
说完了旧金山和粤港澳,接下来说说武汉
武汉固然没有世界几大湾区的自然条件。但发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方式也绝不仅仅只有一种。
▲武汉
20世纪中叶后,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不再像过去那样诞生于某个天才的灵机一动。而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数万名科研人员,还需要“大科学装置”。
资金和人员都可以转移,可“大科学装置”一旦建成,就很难转移了。典型的就像北京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在80年代投入2.4亿元建成,仅仅其中一个部件,北京谱仪就重达500吨。

▲“大科学装置”非常重要

这样的科研装置,一旦建成,那么接下来几十年,相关的科学研究人员和相关产业,自然而然也必须向此地集中。
可想而知,“大科学装置”所在的地区,自然而然会成为该领域的科学中心。
目前四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的合肥,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极有远见地联合了中科院,在合肥率先建成了一系列大型科研设施。
近几年,合肥举全市之力持续加大科研投入,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甚至排到了全国第2位。而相关的产业也在发展。《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上,合肥甚至第一次进入新一线城市名单。
对于合肥的上榜,当时很多人感到惊讶,但其实如果我们能注意到过去10年合肥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成绩,就一点不奇怪了。
合肥的逆天改命,成为新一线城市中的黑马,和合肥大胆“赌科技”赌赢了,有很大关系。
04
武汉优势相对突出
目前武汉正积极学习合肥的经验,非常重视争取国家科研力量的支持。
在成渝、杭州、武汉、南京这一批候选城市中,武汉确实拥有一定优势。
为了方便理解,我还是用“财侣法地”的方式来盘点。
“法”即指独创的关键技术研究所和科研团队、大学等科研教育资源。

▲武汉大学

在这方面,武汉的竞争力是数一数二的。
首先,武汉是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最多的城市之一,目前的排名全国第四。这意味着武汉在高端人才供给上相对充足。
而且,武汉的一流学科含金量很高,比如光学工程,材料学,生物学,测绘科学等等,和武汉要大力发展的高技术企业契合度很高。这一点甚至压倒了南京。
再进一步说,武汉的国家实验室与大科学装置数量也不少,尤其是2020年以来,中科院已经正式支持武汉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意味着未来的大科学装置还会增加,目前建成2个,规划中的有3个,不排除继续增加。
武汉和南京在科研硬实力上,明显要强于成渝,杭州、西安,郑州等竞争对手。
“侣”,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的高科技企业。
单纯从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可以看出,武汉、成都、南京、杭州四座城市咬得很紧,武汉在其中并不突出。客观来说,在整体实力上,武汉的高新企业并不占优势。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2020年的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中,武汉东湖高新区综合排名全国前五,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这一项甚至排名全国第一,领先于其他对手。
尤为可贵的是,东湖高新区的优势产业是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节能环保、高技术服务等,与武汉的科教资源高度契合。
“地”,区位优势,是否有受过训练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基础设施,通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路径是否畅通,能否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等。
武汉的区位优势毋庸置疑,尤其重要的是,当前全国已经确定的四大国家科学中心,东部已经有了上海和合肥,南方有粤港澳大区,北方有北京。
第五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定位在中西部的可能性极大,而在中部地区,武汉的科研硬实力无疑是第一位的。

▲武汉

在区位优势上,武汉与成渝并列第一。
“财”,即资金支持,新科技要发展要推广,能否方便得到资本投资或者相关的政府补贴支持。
全国主要的风险投资集中于北京、珠三角、长三角。所以内陆中西部城市在这方面本来不占优势。
但是近年以来,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支持,纷纷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政策,武汉当然也不落人后。
可以看出,中西部城市在吸引高新技术企业方面都是不惜血本的,短时间,我们还不能说哪里的政策更有优势。
就长期以来的研发投入来说,武汉相比沿海地区或许没有什么优势,但如果在中西部来说,武汉又领先于西安、成都、兰州、郑州等竞争对手。考虑到我们上一点说到的区位优势,也许武汉的这块短板不一定那么短。
盘点完武汉的各项竞争力,我们可以说,武汉的主要优势就在于比较全面和均衡。“强是真的强,短板不太短”。
经济学家贾康也是这么认为:
“各种匹配的条件已经相当完备,地缘优势显著,九省通衢、交通便捷,位列中国米字型高铁经济圈中心位置;在产业集群上面,从重化工业到轻工业到丰富多彩的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金融业)发展迅猛;尤其是具备人才优势,有为数众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东湖光谷通过多年发展,实际上已经具备科创中心的雏形……”
读者肯定会问: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竞争与角力,其他竞争对手,如成渝、南京、郑州、杭州怎么想?
05
南京:科教与产业匹配度不高
先谈南京,其实在科研硬实力上,南京并不比武汉差,但短板也有。
南京在2018年宣布,建立“4+4+1”的主导产业体系,即四大先进制造业、四大现代服务业,以及“颠覆性的未来技术”。

▲南京

但让人有些尴尬的是:
南京的科教资源却和主导产业匹配度不高。
南京高校的38个“双一流”学科,与南京主导产业密切相关的仅占34.2%;在南京的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主导产业密切相关只占40%,均大大落后于广州、 武汉、西安等同类型城市。
南京将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增材制造等产业设为主导产业,可所需的科教资源供给却严重不足。
主导产业需要的人才,需要大量从外地招聘,这对南京是很不利的。
另外,南京的高新区也有提升空间,在2020年的国家高新区排名中,南京高新排名12名,落后于武汉,西安,成都,杭州等竞争对手。
说起来也不能怪南京,因为处于长三角这个强者如林的地区,南京不是国家中心城市,很难要求周边的城市来配合它。
06
杭州:基础研究是短板
杭州的问题是:高等教育比不上江苏、基础研究拼不过安徽。
它的强项在于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一系列龙头企业形成的产业生态。所以和选择依托科研院所合作的武汉、合肥模式不同,杭州选择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数字经济为主导,发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杭州

但是,2016年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作用有这么两句:
1.推动实现重大原创突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国际科技竞争话语权。
2.带动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的辐射中心。
国家强调的是要推动实现“从0到1”的重大原创突破,比起应用技术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更重视基础研究。而一流高校和实验室是基础研究的重要平台,仅有一所研究型大学,唯一一座大科学装置还在建中的杭州,在这一点上就减了分。
另外,从“带动区域创新发展”的角度看,东部地区已经有上海和合肥两个国家科学中心了,第五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再设在东部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南京也有这个问题)。
所以,已经有很多人提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要组成“长三角科学联盟”,互相弥补短板,来解决过度竞争问题。
07
成渝科研实力相对弱
成都和重庆原本都提出过单独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雄心,但公平地说,比起东部和中部,成渝两地的科研实力与投入都相对较弱。

▲重庆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这样分析:
2018年,川渝地区全社会R&D经费投入总量仅占全国总体投入的5.8%,同属于长江经济带,却远低于长江中游地区的9%和长三角地区的30%,投入强度也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科研人才队伍规模也偏小,成渝地区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为61.5人/万人,尚不抵全国平均的84.7人/万人。
大科学装置方面,目前已建或规划中的国家大科学设施,北京15个、上海13个、合肥8个,武汉5个,而川渝合计9个,但基本上属于影响力较小、学科面较窄的设施。
成都和重庆单独拿出来,在科研资源方面都是偏弱的,但是,如果把成都和重庆合起来呢?
在2020年10月21日,成渝两地政协首次召开“共建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远程联合协商会,从此”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所以,如果要在西部出现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极可能是成渝合办。
当然,还是有问题要解决。
首先是两地的产业结构,仍以传统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新技术产业相对发展相对缓慢。
另外,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由两个地方省级行政主体联合主导来建设,谁是中心?谁是主导?
▲成都
国家政策考虑的往往是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现状。
中西部地区目前没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如果从带动区域创新发展方面来说,西部的成渝和中部的武汉,优势是相当的。
武汉和成渝能携手成为第五、第六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而东部的南京、杭州等组成长三角科学联盟,在我看来是最完美的结果。
今纶财经资产配置建议
(202107014)
● 行情点评

上证50创年内新低,老蓝筹难受了。中国平安既是金融,又较多介入地产,后面要翻身需要时间。

新能源有些小公司业绩不好,拖累板块,龙头问题不大。所以,真正的龙头跌两个点意思了一下,但是它们涨的时候可是百分之几十地涨。它们的好日子在后头。

美国股市加息的声音很快会大起来,因为CPI太高,三大股指下跌也正常。

● 基金:

不建议绝大多数散户直接买股票,还是买基金。建议按如下比例配置,什么时候加,什么时候卖,我会在这里说。在目前的位置,如果遇到大跌,进去加仓,或者平时就做定投。

●优质科技公司组合:70%(跑赢深圳楼市)
中国巴菲特组合:10%(盯住龙头公司)
优质价值组合:5%(有效助攻手)
优质前景行业组合:5%(有效助攻手)
活期货币资金组合:10%(可以看作存款,很安全,很放心,收益比存款高)

● 房产:出货都出不了,因为买家贷不到款。有机会,如果房子在三套以上(含三套)要减仓

● 黄金:继续逢高减仓吧。

(本栏目在工作日推出

由今纶财经推荐的星领投优质科技公司组合自成立至今涨幅如图(截图时间:2021.07.14):

可扫描以下二维码下载“星领投”APP,手机号注册成功后,输入邀请码“666888”,即可查看和购买今纶财经推荐的其他几个组合——中国巴菲特组合、优质价值组合、优质前景行业组合、 活期货币组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