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专栏 | 冯桂英:怀念我的父亲
【赣鄱专栏】
主编:胡柏涛
执行主编:徐和生/宁宏翎/王智林/朱爱华/胡迎春/柳依依
特约摄影:汪填金
文 / 图:冯桂英
父亲是一座山,二0二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我的这座山塌了。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父亲,一旦走了就永远找不回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之前总觉得这句话和我没有关系,遥不可及,没曾想父亲却因病魔作祟,天不假年,不能颐养天年,安享天伦,永远地离开我了。
我的父亲,名叫冯树财,出生于1946年11月7日,生于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父亲是家中的独子,有姐弟四兄妹,早年有多次外出参加工作的机会,只因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跟着祖父学了一手弹棉花的本领,几十年如一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耕生活,农田闲暇时期跟着祖父上门为百姓弹棉花补贴家用,在村里人眼中我们家的生活是很幸福的。
我的父亲一辈子不善言谈,只管勤勤恳恳地做事,一生没有过高的奢望,谨谨慎慎、勤耕苦耘、艰苦创业、俭朴忠信、克己恭人、和睦邻里、敬重乡亲、关心他人,唯独最不关心的就是他自己。养育我辈爱护如珍宝,在我们家里四兄妹当中从来没有男尊女卑一说,在我大半生的人生岁月里,父亲从未大声和我说过一句话,更别说打和骂了。今天您还没来得及留下一句话,就这样静静的走了。我哭父之绵绵长泪,痛之于心,无以为寄,故撰文哀悼,以追念相思父亲之情。
父亲您的一生是极为平常的一生,您是一个最勤劳善良的人,记得在我读初一的暑假期间,您和邻里的村民雇了同一辆车拉谷子去交公、余粮(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哪怕是自己粮食不够吃,也要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国家建设,把公、余粮交上)在回来时,你把买谷子的钱从腰包里掏出来算一下,发现多了96元,你二话没说,马上骑上自行车回到铺前公社粮管所和负责人说钱算多了,要把钱退回去。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人们的一个月工资都还不到50元,96元钱也不算是小数目了,粮站负责人当场感激万分。从此那位负责人也成了我父亲一生的好友。
泪眼回忆,父亲生于乱世,长于荒年。您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从18岁就开始在村里任会计一职,几十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斤斤计较,在工作上从未出过差错,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父亲您是一个慈爱有加的好父亲,我们小时候正值物质匮乏的年代,而您从未让我们兄妹四人有感觉到物质匮乏,变着法子给我们弄好吃的,让我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衣食无忧,成了村里孩子羡慕的对象。那是父亲您经过了多少努力,付出了多少的艰辛才能做到的啊。在我初中,高中阶段您怕我辛苦,都让我在学校寄宿,您一次次的骑着自行车为我送米送菜,您那远去的背影永远地刻印在我的脑海。
父亲您是一位不愿给别人,哪怕是子女都不想给添麻烦的人,含泪回忆您病重在医院期间,有一个“轻松筹”平台的姑娘来到您的床前说免费为您到“轻松筹”平台聚大家之力帮您度过难关,被你断然拒绝了,说不要给别人增加麻烦,谁的生活都不易。我当时流泪了,我的老父亲,您只是一介平民,怎会有如此的胸怀,让我们做儿女的深深地佩服和敬重,我握着您布满老茧而温暖的大手更是说不出话来,泪眼婆娑。
父亲,您是一个从不让别人吃亏的人。在您走后的第二天,村里的一位长者来祭奠您时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到:“可惜了,这是个好人哪,一辈子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让别人吃亏的人。”父亲您听到了吗?这是多么实在的评价啊!
父亲,在送您走最后一程时,村里所有的乡亲父老,村里理事会的代表都不约而同的赶来为您送行,送行的队伍排成了长龙。有一位村民这样说道:一个普通老百姓能有这样的场面走完这最后一程,那真是不简单。父亲您听到了吗?您的为人处事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您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您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做人做事,您虽没有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但您用您的一生给我们积累了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父恩如山、父恩如海,纸短情长,笔拙意远,十分才思,不尽我父滴水之恩,万千泪水难报养育之恩,寥寥寄语,权泄相思之苦,追念之郁。
我的老父亲,央求您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2021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