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时代之四:檀石槐,吞电而生的英雄带领鲜卑走向怎样的辉煌

#我上头条##鲜卑族##鲜卑#

鲜卑,是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活跃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永嘉之乱后,鲜卑各部在北方掀起建国高潮,从337年到420年,共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南凉、西秦、北魏等七个国家。这一时期,是中华文明大转型时期,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基本定格成型的历史,为隋唐王朝的崛起和中华大一统的重建直接铺垫了基石。

本文是系列专题《鲜卑时代》的第四篇。


对于入主匈奴故地的鲜卑人而言,分布区东西狭长,各部之间不相统一,让鲜卑人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才会更好壮大,也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所谓时势造英雄,让檀石槐横(约136-181)空出世。

桓帝时,鲜卑檀石槐者,其父投鹿侯,初从匈奴军三年,其妻在家生子。投鹿侯归,怪欲杀之。妻言尝昼行,闻雷震,仰天视而雹入其口,因吞之,遂妊身,十月而产,此子必有奇异,且宜长视。投鹿侯不听,遂弃之。

《后汉书·鲜卑列传》

在鲜卑族进入匈奴故地的过程中,在乌兰察布市的后山地区留下了一支部族,檀石槐就出生在这个部族。檀石槐出生前的鲜卑诸族隶属于匈奴,他的父亲投鹿侯就曾在匈奴中服兵役三年。在他走前妻子并未怀孕,但当他回来时其妻已经产下了儿子。檀石槐的母亲说,“昼行,闻雷震,仰天视而电入其口,因吞之,遂妊身,十月而产”,这就是鲜卑著名的“吞电产子”的神话。

檀石槐的父亲并不认可这个神话故事,认为是妻子与人私通所生下了私生子。见到这个突然出现的儿子,喜当爹的投鹿侯大怒,并欲杀死这个私生子。无奈之下,投鹿侯的妻子将儿子送往母家的部落,让娘家人代为收养,并起名曰檀石槐。

万万没想到,这个被遗弃的孩子如他不平凡的出生一样,走出了自己的传奇人生,并带领着鲜卑走向了历史的最高峰。

檀石槐传

作为私生子,檀石槐在部落的地位自然很低,但他本人却十分勇敢和机敏, “勇健有谋 略”,能“施法禁,平曲直,无敢犯者”。他在十四、五岁时,异部大人抄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单骑追击之,所向无前,悉还所得。因此,受到部落民众的拥戴与敬畏。

于公元二世纪中叶,大家推举他当了鲜卑大人。对鲜卑人来说,“大人”就是首领。他掌权后,在弹汗山歌仇水上建立王庭,设立牙帐。由于他的部队兵强马壮,才智过人,战斗力很强,使东西鲜卑各部皆归属于他,他对乌桓、鲜卑各部大人有绝对的权力。他的《约法规定》中就有:“违大人言者,罪至死。”于是他在距高柳(今山西省阳高县 )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歌仇水上建立了庭帐,建立起了鲜卑历史上第一部落军事大联盟。

大人有所召呼,则刻木为信,虽无文字,而部众不敢违犯。

《后汉书·鲜卑传》

当他势力更大之后,便“南扰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方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这样一来,北至西伯利亚,西至甘肃,东达黑龙江的广大区域,都有鲜卑部落活动,鲜卑族自此开始兴盛。他将统辖之地分为东、中、西三部约60邑,其大人称首领,归其统辖。

乃自分其地为三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夫余、濊貊二十余邑为东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十余邑为中部,从上谷以西至敦煌、乌孙二十余邑为西部。各置大人主领之,皆属檀石槐。

《后汉书·鲜卑传》

檀石槐建立牙帐的弹汗山歌仇水在哪里呢?

檀石槐乃立庭于弹汗山歌仇水上,去高柳北三百余里,所在地的弹汗山就在乌兰察布市境内。

《后汉书·鲜卑传》

东汉的高柳就在现山西阳高县城附近。据此推算,阳高北三百余里,正好是 现乌兰察布市的商都、察右后旗一带。而察右后旗白音察干西北二十多公里处,有个牧民村营叫克里孟。克里孟是蒙古语,是“城墙”之意。这里的韩勿拉山,系东北西南走向,海拔高达1772.5米,东西宽约3公里,南北长约4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西高东低,起伏不平,山势雄伟。“韩勿拉”是蒙古语,意为“山王”,即大山之王的意思。

在克里孟有一座古城,坐落于韩勿拉山西缘中段,地处丘陵草原地带,山下有哈不泉小河南北方向从古城中部流过。据考证,这里的哈不泉小河就是史书上说的歌仇水,韩勿拉山就是弹汗山。所以,初步可以认定,韩勿拉山下的克里孟古城就是鲜卑檀石槐所建的王庭。也可以说,它是檀石槐军事大联盟的指挥中心。因为,早在20世纪四十年代,这里的二蓝虎沟就发现了鲜卑古墓群,出土了金马驹、铜铃等珍贵文物。后来,又在韩勿拉山下距二蓝虎沟三四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克里孟古城。据乌盟文物站调查报告称:

古城四面的城墙尚清晰可辨,南北相距约500米,东西相距1300米,略呈梯形,城墙系夯筑,高约2米,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城的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城外四周相隔约15米有一周土梁,当为古城外围的壕堑。因为古城的中部低洼,洪水冲破中部南北两端的城墙,形成一条自北而南穿古城而过的小河,把古城分成东西两半。河床宽约200米上下,有些地方从河床两边的断面上可以看出约有2米厚的灰土层,包含着大量的素面灰陶片。城内陆表上也采集过大量绳纹陶片。古城东部有建筑遗址,中央还有一个直径约9000平方米的屋基,表面散布着很多素面布纹瓦片及瓦滴水等物。这是高大建筑的遗存。克里孟古城东窄西宽呈梯形,南北两边都长于东西两边,东墙中间突出折角。整个城的面积约为75万平方米,城内分东西两城。地势为东高西低,属平直坡,东墙座落于坡顶。古城中部有几户牧民房舍建于南墙内,由于哈不泉河在此流经,河床破坏了原来的地貌,冲毁了东西城间的隔墙70多米,西坡地势较为平缓。

《乌盟文物站克里孟古城调查报告》

檀石槐以此为据点,统治各部大人三十多年。而各部大人又都“割地统御,分界治理”。他制定法律,采用汉人谋议,从汉地购买“精金良铁”,制作兵器和工具,促进了鲜卑社会的发展。

自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

《后汉书·鲜卑传》

在檀石槐时期,联盟内部大胆使用汉人议事用谋,自上到下进行了社会改革,使组织的政治比较清明。联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普及到各部落中,用法公正。

虽然,檀石槐军事大联盟解决了鲜卑生存、发展的问题,鲜卑的整体战斗力和凝聚力大大提高了,但仍未形成真正统一的民族,保留着一定原始社会末期的落邑经济的残余。直到公元181年檀石槐死(在世45年)后,他统治的鲜卑军事大联盟土崩瓦解,鲜卑各部走上了各自独立发展的道路,草原无主,风烟再起。

檀石槐时期的鲜卑社会变革

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

鲜卑者 ,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号焉,其语言习俗与乌桓同。

《后汉书·鲜卑传》

可见,鲜卑早期的经济生活是是以狩猎为主的。鲜卑各部族在各自地域里独立地保持着一种原始社会末期的生活状态。

鲜卑占据匈奴故地后,漠北留下的10余万落匈奴自号鲜卑,游牧经济成为鲜卑的重要生产方式。随着鲜卑诸族的人口膨胀,游牧经济已不满足需要。檀石槐东击夫余,“得千余家,徙置秦水上,令捕鱼以助粮食”,将渔猎作为生产的补充。

檀石槐时期,鲜卑上层注重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从游牧生产里抽离出来。在东汉的边塞贸易中,鲜卑大量用牛马换取中原的精铜、良铁,“教作兵器凯檐”推动了鲜卑冶炼铸造业的发展。部分汉人逃往漠北谋生,带去了中原的农耕技术和手工业技艺,使鲜卑“兵利马疾,过于匈奴”。

自此,鲜卑经济生产部门种类开始由脆弱单一的渔猎模式向较为稳定复杂的多种生产部门发展。

鲜卑社会结构变革

鲜卑诸族入主漠北草原后,其社会中已经逐渐形成了部落大人及豪帅,普通的牧民和奴隶的阶级分化,并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

檀石槐军事联盟通过对外征战掠夺和中原互市,集聚了大量的财富,加剧了内部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加速了鲜卑诸族社会阶级化的进程。但各鲜卑部落已 处在原始社会公有制末期,阶级已明显分化,各部落大人加剧对个人财富的聚敛,阶级社会的形态已初步完成。

檀石槐的军事联盟建立之初,虽然是为了鲜卑各部落生计问题而四处征伐,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部落大人的权利,被掠的其他民族人口大多成为部落的奴隶,社会奴隶制基础更加牢固,部落大人成为奴隶主阶层。

鲜卑军事组织的变革

檀石槐军事联盟东击夫余,西败乌孙,北逐丁零和南扰汉边。取得胜利后,檀石槐联盟达到了鼎盛,所辖地域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于是,檀石槐将统辖地分为了东、中、西三部,总共60余邑,下设部落大人。

三部三十六邑体制是檀石槐军事联盟的军事组织的标志,是檀石槐依靠武力合并起来的。伴随着部落大人选举制也渐渐被部落大人世袭制所代替,反映了鲜卑社会阶级分化加深和私有制进一步确立。

对汉关系的变化

东汉安帝永初年间,鲜卑大人燕荔阳诣阙朝贺,邓太后赐燕荔王印绶,令至宁城通互市 ,“因而南北两部质馆,鲜卑邑落百二十部,各遣入质”;永宁元年(公元 120年),辽西鲜卑大人乌伦,其至鞋率众至度辽将军邓遵处归附,汉庭封乌论为率众王,其至鞋为率义侯。后其至犍反叛,不断扰边 lO余年。表明在檀石槐之前,鲜卑在一定程度上臣服于东汉。

随着东汉王朝的衰败,檀石槐开始对东汉北边的云中、雁门等屡次掠扰。

永寿二年秋,檀石槐遂将三四千骑寇云中。

延熹元年,鲜卑寇北边。

二年,复入雁门,杀数百人,大抄掠而去。

六年夏,千余骑寇辽东属国。

九年夏,遂分骑数万人入缘边九郡,并杀掠吏人。

……

灵帝立,幽、并、凉三州缘边诸郡无岁不被鲜卑寇抄,杀略不可胜数。

《后汉书·鲜卑传》

桓帝曾遣夏育出兵高柳,田晏由云中征伐鲜卑,匈奴中郎将臧曼和南单于从雁门出击,各率数万骑,三路出边关深入2000余里。檀石槐命三部大人各率部众击全歼汉军,获得大批军事辎重,汉军仅数十骑逃回。汉帝曾派使节想和檀石槐和亲,但都被拒绝。

檀石槐对待东汉政府的态度是强硬的,反映了鲜卑军事力量的强大。

檀石槐军事联盟对鲜卑社会发展的贡献

檀石槐军事联盟在推动鲜卑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鲜卑的社会进程看檀石槐所处的时期正是鲜卑各部族社会由原始社会晚期向较为先进的奴隶社会过渡和发展阶段落。联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鲜卑社会阶级化发展,具体反映在鲜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发展上。

首先,檀石槐联盟加强了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对鲜卑以后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檀石槐接受了中原文化,并积极通过战、和两种方式同汉族地区进行经济上的交往,鲜卑各族不 同程度的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之后的柯比能及进入中原的建立政权的鲜卑族,基本上都沿袭了檀石槐对汉族文化的思路,进行鲜卑社会的变革。

其次,作为鲜卑向阶级社会发展的纽带,联盟在鲜卑民族发展历史上是一座 里程碑 。檀石槐军事联盟“一统”各部落的理念,带动鲜卑诸部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步入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段。从当时我国北方来讲,正是鲜卑缩小了与其他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差距,最终使鲜卑崛起。联盟也是唯一将所有的鲜卑部落联合在一起的组织,檀石槐之后,联盟随之瓦解。虽然在北朝时期鲜卑先后建立了多个政权,但是再也没有能力再把鲜卑各分支统一起来。

最后,檀石槐军事联盟促进了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檀石槐的武力征伐,像乌孙、夫余、丁零等,它们中的一部分融入到了鲜卑民族;南边的东汉北边的部分汉人被掠,或迫于生计逃往塞外,与鲜卑族共同生活,成为了鲜卑族又一组成部分。鲜卑与中原地区的互市贸易中,中原地区需要战马和用于生产的牲畜,鲜卑得到了粮食和良铁,密切的经济联系保证了各民族之间融合发展。

檀石槐军事联盟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上是比较特殊的社会组织,它存在于一个鲜卑社会变革的时期,是鲜卑诸族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制社会的过渡阶段。这样它就具备了一个显著的时代特征,虽不能真正统一各个鲜卑部落建立阶级政权(只能保持联合的形式),但又推动了鲜卑社会阶级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