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源:从旅游看物性与人性

文/

鸟类有迁移,古人也有迁徙。这是似乎有相通的之处。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下是旅游热,人们只要有可能都喜欢外出旅游,去哪里旅游说不清楚。喜欢旅游是人的本性。旅游与迁徙都是空间的位移。放在自然的角度理解,能把握的深刻些。

南来北往的燕雁,每年不辞劳苦,度越万里,飞洋过海。他们为何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的如此奔波?

基于人类的立场,燕雁如此不惮烦的迁徙,是谁也说不明白的。毕竟我们不是鸟。 科学家说,鸟类是为了避寒。 避寒的手段多了,有一些留鸟就不喜欢迁徙,候鸟何苦如斯跋涉?海上风波、云中罗网,其中之凶险,实更甚于寒冷。

因此,这或者只能说是物性本能。

海洋里有很多鱼类,鱼类跟文明无关,可能源于群体的记忆吧。有些乌龟、鱼等海洋类动物一旦出生,就开始远游。

等到生育期再千方百计旅行返回原生地产育,或临死时再回来。一生就在这一来一往的长途跋涉中度过了。

我们总是站在人类所谓智慧的高度,替鱼儿发文:这样的生命到底意义何在? 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或者没人乐意回答,即便某些科学家答得出来,也不是令人信服。

最后人们还是归为最原始的答案,生物的本能。也就是物性,他蕴含着属于它最本质的奥秘。

人们总是讲动物不同于植物,动物它要徙旅要迁移,植物就安顿的多。实际上植物的迁徙更加广阔,一些植物伴随着鸟类的传播而四处生根发芽。他们有的是法子让自己占领空间。

讲这么多,我要说的是:人的物性本质或本能就是要迁旅行游的,人类的文明,便也成于旅行之中。

因为谁也不能断言古代人类不是像候鸟般往来迁徙的。

我们看人,这个字,在中文的构形中,象人直立之形。人立,是人的物性特征。

其他动物只有少数或偶尔能够如此,例如熊。人能站立故能迈开大步走,所以「大」字就象人行立于山川日月之间之形。文明的文字,则是物相杂之形。人与人、群与群,要相互交流走动,才能杂,才成文。

故古人曰:“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出自《国语·周语》,大意是:只是一种声音就没有听头,只是一种颜色就没有美丽可言,只是一种味道就不成其为美味,只是一种事物就无法进行衡量比较。这是强调要和谐而不同一,保持万物各自的特性和优点,让它们和而共生。

《考工记》所记:“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易传》:“物相杂故曰文”

旅行能达到跨文化交往,让人在文化转换之中,跨出自己的文化封域,通过碰撞、理解而逐渐融会出新的文化视野,达成新的文化创造。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文明不断创发的历程。

旅游是主动的有选择的物相杂。  若人一直局限于他自己那单一族群、单一文明、单一地域,其文化就绝不能发展。因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热是真的热。我们不仅在国内旅游,还远到国外去旅游。   旅游研究也是很热,文章大多联系流亡、移民、后殖民、混血儿、探险家、观光客,。。。。。既有历史与文化视野,也有处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众观光旅游工业所带来的广度。

可是西方学者却说:旅行无疑是一个现代概念,象征着西方资本主义扩张年代中的商业与休闲活动。而『位移』更多的是指现代化所造成的群体迁移」。

我们考察文献,观察动物,可以说旅行,古已有之;且是人类与动物的物性本质,男人游,女人也游。

古代旅行困难之一,在于行囊笨重,携带不便。例如孔子周游列国,与弟子讲学不辍,势必要带些书籍,以供讽诵。惠施出游,「其书五车」,亦是如此。可是带着这一大批竹简去旅行,搬运实在费钱费工,并不容易。

奇怪的是《论语》里面没有记载旅游的困难,我常想:现在出国旅游要办理护照,要通关手续,签证是必不可少的。

难道孔子周游列国也要办理这些手续吗? 那么孔子通关过国,如何申办旅行通行证?他在外地游历十几年,要不要寄信回家呢?信差或邮务,在当时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春秋战国时,有人考察通关多用「铜符」,文献记载却很少,实物证据也没有。汉字的家-国-郊-野是个由近及远的空间安排。这个可以考察,通关文件《论语》中不曾叙及。

(0)

相关推荐

  • 解密世界之一:超越人类高度和智慧的是植物和动物

    为什么说超越人类高度和智慧的,是植物和动物,阿域告诉你. 且不说深山老林或古刹寺庙里的千年大树,仅凭日月照耀和雨露滋润就可以活得比人类年龄大很多.单看这小小的爬藤就越出了人类建设的高度,爬藤的智慧在于 ...

  • 晓锦源:天马行空看历史

    看历史可以天马行空:  史前时期主要矛盾是人与天斗,人与地斗:文明时期主要矛盾是人与人斗,说白了就是杀人.文明史等于杀人史. 现在讲民主,从印度看,民主等于分裂.新冠病毒验证了这个看法.科学能做的事很 ...

  • 晓锦源:海岸线经济--看不懂的未来

    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城市多数沿河而建.这主要是考虑到水的因素. 历史上的中心城市,多分布于距海岸较远的大陆内地.   沿海城市都不是大城市. 迄今,中国政府已将111座城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 ...

  • 晓锦源:看司马光的赦过宥罪

    赦源于五帝时期.其主要论证依据是<尚书·舜典>"眚灾肆赦"的记载.有学者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对这种判断辅以佐证,提出尧舜时代已经出现了现代特赦制度 ...

  • 晓锦源:从历史的脉络看 招人与用人

    晓锦源曾经去染丝厂参观过,把素色的丝布放在装有染料的池子里,要黄的就染成黄色,要绿色就染成绿色,要红色就能染成红色.这让晓锦源大为感伤,心里想,只有丝布能染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也是在说这个道理? ...

  • 晓锦源:大历史学家如何看--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特别受到史记的影响,把荆轲看成侠客,是英雄.这种看法在民间很有市场,大家都觉得这个故事很精彩,人物很丰满.在历史学家眼里,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大历史学家司马光,也记载了 ...

  • 晓锦源: 古人透过现象看本质功夫--讼卦

    周易是本古老的书,这是公认的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我们就从这本书的某些侧面看看古人的智慧高度. 周易有2卦,<讼卦>和<师卦>,且这2卦是紧挨着的.<讼卦>谈如何打官 ...

  • 晓锦源:从诗经看古今的自由恋爱

    关于自由恋爱,一般人认为是五四以后,冲破封建枷锁的结果.中国古代一直遵循"男女有别".甚至有学者考证这是三代圣王传下的教训.封建社会的男子与女子"不相授受"和& ...

  • 晓锦源:从教字看孝道的强制性

    教字不复杂,左面一个孝字,右面一个文字.是孝表示声旁,文表形旁.强调的是文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中国很早就实行礼乐制度,孝道作为这个制度的核心,是为了维护尊尊和亲亲的国家体制而存在的,即与人性相连接, ...

  • 晓锦源:从脑子进水看未来的财富出处

    文/晓锦源 脑子进水的故事,从前有2个人,在一口很深的井旁,其中A人对B人说,你有没有办法自己跳下去,然后自己再爬上来.B说,有啊,找根针,把往自己脑袋扎一下,把水放出来,就从井里浮上来了.   A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