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兽医兽药药理的角度来看,到底是谁在抗病毒谁在鱼目混珠?

抗病毒的目的不同

提及抗病毒这个概念,无论是兽药生产者、饲料添加剂生产者、还是基层诊疗兽医师或是畜禽养殖者,大家对此都不陌生。无论是兽药生产者还是添加剂生产者,这些生产和销售“抗病毒”兽药与保健产品的,卖的是养殖对抗病毒的需求,他们要的是商机和挣钱。基层诊疗兽医师和畜禽养殖者,购买和使用“抗病毒”产品的目的是:通过抗病毒的治疗,以快速治愈正在发生的病毒病。

混淆概念

鉴于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生产者提供的是治疗病毒病的产品;而兽医和养殖者则想用的是抗病毒作用的产品,即这种抗病毒产品是可直接作用于病毒的药物。由此可见,抗病毒产品的供方与用方,他们对“抗病毒”背后的真正目的是不在一个频道上的,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有必要从专业角度理清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抗病毒?首先病毒感染动物的途径有很多,所以“抗病毒”的作用有:抑制或杀灭病毒、干扰病毒吸附、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抑制病毒生物合成、抑制病毒释放等直接抗病毒;另一种“混淆”抗病毒概念的是,把那些增强机体免疫力或刺激产生抗病毒因子的“间接”抗病毒,也堂而皇之或忽悠成抗病毒(直接)了,这其实是移花接木和偷梁换柱,说白了就是人为夸大了这类成分的疗效。
简明扼要来说,抗病毒就是抗病毒药物通过与病毒接触、作用而影响病毒复制周期的某个环节而实现的。那些对病毒的复制周期不直接产生作用的成分,比如说可提升机体免疫力、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因子等“间接”对病毒病的康复有益的成分,把它们叫做抗病毒药物是不科学和不专业的。

防控阶段

首先,主要发挥未病先防、紧急预防作用的各种疫苗,这一类对付“病毒”的药物,目前占了绝对的市场地位。但是,它们是不直接抗病毒的,不要指望已发病的畜禽,用了它们会治好病。它们只能保护大群里还没有发病的畜禽,避免更大伤亡和减少损失而已。
其次,是那些对病毒没有任何作用,但可以改善或缓解病毒病临床症状的药物,如解热镇痛类药物和激素类药物,可退热、抗炎改善精神状态和提升采食,厂家宣传对病毒病有效或抗病毒。很多添加剂类的所谓抗病毒产品,大多都属于这一类的“抗病毒产品”。
再次,就是那些提升免疫力或刺激产生免疫因子的药物,它们也没有直接抗病毒作用。比如说干扰素、白介素、黄芪多糖、转移因子、免疫球蛋白、胸腺肽、聚肌胞和植物提取物等,它们直接对病毒没有任何作用,主要是通过一些“间接”影响对病毒有作用。
第四,就是中药治疗病毒病,人们都把这类兽药产品说成抗病毒,其实是把中医、中药西化后的理解,是不对的。它们也不直接抗病毒,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对病毒病的整体辨证、综合调理而“表现”对病毒病的治疗有效。即它们是一个治疗病毒病的方剂,不直接抗病毒。
第五,就是可直接抗病毒的药物。比如说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利巴韦林、奥司他韦、金丝桃素、病毒灵、莽草酸盐等,这些药物通过与病毒直接接触,对病毒复制周期的某个阶段具有抑制作用,即直接作用于病毒“抗病毒”。这类药物按照作用的高效性,又分为“高效”和“一般”两类。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利巴韦林、奥司他韦和病毒灵等属于微量高效抗病毒药物,但是这些都已被国家所禁用!金丝桃素和莽草酸盐(构效还在优化中)等虽然可直接抗病毒,但是作用还不是太强,其本身也不是很稳定,并临床有效使用剂量太大,目前还没有任何商业和临床价值。

最佳应用

畜禽养殖根据流行病学特点,根据生物安全的防疫程序,未病先防使用疫苗的优势与经济价值最高;这时候,使用可直接抗病毒的药物和提升免疫力的药物,防控效果与经济价值就非常低(该发病还发病)了。而如果病毒病正处于流行季,畜禽群的健康水平不高(亚健康)和处在风险期了,使用疫苗紧急预防和提升免疫力的药物,以及用清热解毒及温补升阳类的中药辅助机体清除病毒,是比较有效、划算的(经济价值可以)。
这时候,因机体内病毒还没有大量复制、蓄积形成病毒库,使用直接抗病毒的药物就找不到靶子致收效不是很好。
最后,就是临床已经发生了病毒病,再使用上述那些不能直接对正在快速复制的病毒产生作用的药物,就等同于在危在旦夕的战场上拿着一把不中用的枪“空放”!只是获得自我的心理安慰而已,潜台词意思:我努力了,你死了别怪我啊!或者,我努力了,赔钱赔得也心安理得。其实这个时候,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用可直接抗病毒的药物,迅速抑制、阻断病毒的复制,彻底消灭病毒的危害才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