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界的沈先生和欧先生,谁更高?
文/泪湿春衫袖
——
近日,有加拿大艺术研究机构友人来访,很关注中国的书法界,直问沈先生和欧先生,谁的书法艺术更高一点?几次刨根问底,不得不说。其实种种的躲藏和避而不谈,没什么实际意义。
真理就在那里,你说不说,谈不谈,如何谈,都不会影响真理的声音和呈现状态。
艺术评论的目的,就是说出我们心目中好的艺术究竟应该什么样,让不学这个专业的人也能听明白,引领更多的人慢慢学会欣赏真正的高雅艺术。
沈鹏,生于1931年,江苏省江阴市人,书法家、美术评论家,曾任中书协主席。
2015年12月8日,任中书协第七届名誉主席。
但所有的艺术评论都是个人的、片面而“狭隘”的(在被评论者及相关利益者看),每个人的评论,都带有自己审美偏好和独特体温。在任何一个当代,只要进入评论者的视野被评论,无疑被选取的艺术家都具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
当代中国书坛,沈先生和欧先生,人书俱老,各领风骚,无人能及。这两人PK一下,谁高谁低,很多人都很关注。相对客观而言,欧先生和沈先生的书法艺术水平,还真不在一个层次上。
欧阳中石,1928年生。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京剧爱好者、书法教育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馆长。
如果把中国的书法艺术最高峰,比做十层台阶,欧先生可能在三四层,沈先生可能在六七层。为嘛这么大差距?试分析一二:
从书学传承而言
欧先生对古代经典碑帖深入研习较少,看不出其涉猎广博程度,甚至看不出其主要出自哪家哪派。也许有人说,这叫自成一家。如果不是在深入继承传统经典碑帖基础上的自成一家,是很苍白,也是值得怀疑的。
欧阳中石作品
而沈先生的书法在古代经典碑帖中涉猎很广,真草隶篆各书体中的经典因素在作品中都有体现。虽然沈先生以行草书被人所知,但看他的点画中都是篆书隶书的用笔和味道,用笔丰富,气象也博大。欧先生在取法上则单一的多。
沈鹏作品
从作品呈现状态而言
欧先生的用笔、用墨、结字、章法,或者整体书法风格极其稳定,基本都是行楷书,二十年前、十年前到现在都很接近,每一张字都几乎一样,或者叫双胞胎多胞胎。
欧阳中石作品
而沈先生的书法风格二十年来变化很大,有一个从稚嫩到成熟到老辣的过程。就一个阶段而言,沈先生的状态也不是很稳定,体现在同一时期,好的作品特别精彩,不好的作品也确实很差。其实这才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的书法创作应有的状态。
沈鹏作品
书法是瞬间艺术,是抒情艺术,一个艺术家在每一个瞬间的感觉、情感、状态是不一样的,怎么可能创作出相同感觉的作品?如果一个书法家的作品千篇一律,看了一张、十张都一样,后面的百张千张还有多大意义,这也就和计算机打印、印刷体区别不大了。哪个更像艺术,更有艺术浓度,更有艺术含金量就不言而喻了。
从具体书写技法而言
欧先生是帖学用笔为主,起笔的地方多直接入纸露锋的“虚尖”,很少藏锋;点画的中段行笔以提按为主的一带而过,有些不够饱满浑圆,略显光滑空怯;收笔的地方交代清楚,还是不错。
欧阳中石作品
沈先生用笔碑帖结合,起笔以藏锋为主,行笔逆涩发力,绞转、扭拗、顿挫等并用,点画中段绵厚、丰富。因为沈先生研习经典碑帖广博,用笔的丰富性带来味道、意象的丰富性,经得起品咂。
沈鹏作品
当代很多书法作品,在起笔和收笔的地方有很多“虚尖”,这是由起笔不藏锋、收笔没有收笔动作所导致的。这是书法创作的大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含蓄、内敛、中和,强调养浩然正气,如果书法艺术点画的起笔不藏锋、收笔不回锋(或没有收笔动作),整个字的真气就散失掉了,作品中怎么可能有饱满、博大气象。
欧阳中石作品
沈先生对艺术真挚,于书法痴迷,用功也勤。欧先生专心教学,情衷京戏,可能在心里也根本没把书法当个事儿,可是老百姓喜欢,给予很高评价。这也许都有违先生初衷。
书法艺术也好,其它艺术、任何门类也罢,你把它当回事就是个事;不当个事,屁都不是,所以别太认真。就是全国都公认你是天下第一、独步当代,又能怎地,不也是三饱一倒,到老玩完。所以千万别太认真!
因为有人关注,特别是不明书法的人追问,仅就书法艺术本身谈此观点,只对艺术,不涉及任何人的人格评价。可能欧先生最近身体还不太好,作此文章真的是有点愧疚和大不敬。吾爱吾师,更爱真理!希望不舒服的先生和真正热爱书法艺术的人,能够谅解笔者因对书法艺术热爱和赤诚所作
此语。
2019年3月26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