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一“女神童”,曾13岁破格进北大,28岁时嫁给52岁美国丈夫

前言

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上的基础。——莎士比亚

“爱情”是一个美妙的词语,它很玄幻,说不清道不明的那种。都说:喜,怒,哀,乐是人间百味,然而“爱情”又不完全属于这其中的哪一种,你可以说“爱情”甘之如醴,你也可以说它万箭攒心,总之,因人而异,不尽相同。

同时,“爱情”还是一种不拘泥于世俗规章制度的一种情感,不在乎年龄,不在乎种族,甚至不在乎性别。

纵观古今,人们一直渴望得到完美的爱情,并对它给予美好的祝愿。譬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剪梅》中就有一句关于爱情的描写:“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其指的就是处于相恋中但未能相见的男女那无计可消除的思念。

再者还有《诗经》中关于爱情的描写,例如《关雎》中的“辗转反侧,寤寐思服。”这就将陷入爱河中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简而言之,“爱情”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很纯粹简单但又令人着迷。

01

时过境迁,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很难再建立起简简单单的信任,仿佛每个人的心里都垒起了一座高墙,麻木拒绝别人善意的同时,也制止着自己向他人流露真情实感,因此,人与人之间能成为知心好友已实属不易,更别说能邂逅一段唯美的恋情。

好在,不论世事如何更替,人心如何难测,爱情永远存在于这人世间的,宛如太阳般亘古不灭。所以古往今来,关于爱情的事例总是不计其数,不追溯历史,就拿当代的事例来举例。

曾被誉为“天才少女”的田晓菲,13岁考入清华少年班,28岁却嫁给大自己24岁的美国教授,世人对其婚姻生活褒贬不一。

赞同的一方认为田晓菲敢于直面世俗,勇敢追爱这种精神是值得钦佩的;反对的一方则认为年龄相差太大,在生活上肯定会有很多的不契合,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等肯定会有很多的差异。总之,跨越年龄鸿沟的爱情虽然很美好但却很脆弱,经不起时间的推敲。

但不论如何,人们更多的关注点还是:进入婚姻轨道的田晓菲她的婚后生活究竟过得怎样?

在解答上面的问题之前,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田晓菲这个人。

田晓菲1971年出生于哈尔滨的一户书香门第,父母都是知识分子,都有着稳定的收入,家境虽谈不上殷实但也还算不错。

她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好,还乖巧懂事。父母工作繁忙的时候,她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待在父亲的书房里翻着书默默地等待着父母下班回家。

长期以往,田晓菲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在她很小的时候,她便认识上千个字,相比同龄的孩子来说,她已经展示出自己过人的天赋。

由于田晓菲很小就接触有关文学的书籍,以至于日积月累的文学熏陶培养出她对创作的热爱。她的父母发现她这一潜力后,悉心指导,用心栽培。不久田晓菲便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品,随后,又接二连三地出版了一系列的作品,并获得了许多奖项。

02

随着田晓菲的名气越来越大,以及她对文学的造诣越来越深,北大终于向这个小女孩抛出了橄榄枝,此时年仅13岁的她迎来了自己的“北大少年班生活”。

年少的成功并没有让田晓菲骄傲自满,她继续在大学里努力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学里田晓菲选择的是英美文学专业,这为她今后的人生埋下了伏笔。

凭借着出色的成绩,田晓菲顺利在北大毕业。毕业后的她,因为对自己有着更好的期望,所以她孤身一人来到了美国攻读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她又继续攻读博士。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读博士期间,爱情悄无声息地眷顾了她。

她的导师史蒂芬先生,给这个一直沉迷于文学世界的异国女孩带来了爱情的曙光。史蒂芬虽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国人,但他对中国的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他还是此方面的专家。

两人初次见面时,史蒂芬就深深地被这个来自异国他乡的女孩吸引。与此同时,田晓菲也在史蒂芬的身上感受到了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可以说初次见面双方都给对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在相处一段时间后,史蒂芬终于在一次旅行中向田晓菲表白,在面对着这个自己早已芳心暗许之人,田晓菲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史蒂芬的表白。

结语

从此以后,两人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虽然在这期间,很多亲朋好友因着两人年龄之间的差距都不看好这段婚姻。不曾想,婚后的她们每一天都仿佛处于热恋期,日子过得简单又甜蜜。时至今日,两人头上早已布满华发,但两人的感情好的依旧令人羡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