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莫辜负了大好春光!
2021年惊蛰:3月5日 16:52:06
农历 正月二十二 星期五
袅袅春播无端风雨
未肯收尽余寒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蛰”是蛰伏的意思,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的生灵,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雷对应震卦,震卦与春季一样,五行属木,有生发之象。春雷隐隐,看似惊醒了冬眠的各种动物,其实也是天气回暖,万物复苏。
惊蛰之日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粲然而花华。惊蛰时节,蔷薇科的植物如苹果花、桃花、樱花等纷纷盛开,给春天带来鲜艳与明亮的色彩。
惊蛰后五日,“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鸟出而鸣啼,春暖花开之庆也。
再五日,“鹰化为鸠”,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祭白虎,化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兴波作浪,阻挠事业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所以便有了惊蛰当天祭白虎的习俗。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打小人,去霉运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的春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祭雷神,蒙鼓皮
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来震动人间,所以过去有惊蛰日祭祀雷神的习俗。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在传统文化中,一般节日忌讳吃梨。不过惊蛰吃梨,寓意着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止咳化痰
清热降火
传统
节日
在营养学界,梨有个很响亮的名头——天然矿泉水。它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
治春季季节病
降低血压、清热镇静
传统
节日
高血压患者,如果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可减轻症状并能有效地治疗“春季季节病”。患肝炎的病人,经常喝些梨汁大有益处。
促消化,补水分
促进食欲,帮助消化
传统
节日
梨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梨中的果胶含量很高,有助于消化、通利大便。
可解酒护肝
传统
节日
梨虽然甜,但热量却很低,极适合爱吃甜又怕胖的人食用。吃个梨能清凉润胃,特别对于喝酒人士而言,极为好的解酒功效。
润燥消风
每天吃梨可缓解干燥
传统
节日
梨具有润燥消风的功效,在春季气候干燥时,人们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吃一两个梨可缓解干燥,保护咽喉。
惊蛰之后,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
惊蛰节气养生的重点在于护肝健脾,清淡的饮食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能起到护肝健脾的作用。
惊蛰后天气逐渐转暖,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因此,惊蛰时人们还不可急于换上春装,更应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根据天气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人们时常会感到困倦无力、昏昏欲睡,“春困”现象。为了避免此情况的发生,惊蜇时人们应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惊蛰过后,身体各脏器的功能都还未恢复到最佳状态,特别是关节和肌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舒展,因此此时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应选择走路、慢跑、太极拳等比较和缓的运动方式。
有一点需要注意,在运动前应先热身,毕竟人体才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活力还相对不足,因此需要循序渐进,一般达到微汗就可以。高强度的运动只会让身体产生损耗,反而对健康是一种阻碍。
另外,春季散步亦可以消除疲劳、益于健康。散步时可配合擦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有利于人体疏通气血,生发阳气。
惊蛰春雷一声响,
霉运霉运快走开!
幸运的人儿呀,
莫辜负了大好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