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美丑人心自知

作者/怡情而已

——《道德经》第二章解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两句话的理解有多种,概括起来主要是这三个方面的意思:1.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2.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丑(有了美的观念,也就有了丑的观念),都知道了什么是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3.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样的美是美,就不好了,都知道什么样的善是善,就不是善了。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解释都有各自的道理,但都不全面。这两句内涵丰富,如果仅为了表达美与丑、善与恶是相伴相生的一对矛盾,没有必要单独列出,“故”后面说了那么多对立的关系,只要直接加在有无相生…后面就行了,把美与丑、善与恶这对需要天下皆知的对立面单独拎出来说,说明这两对矛盾是不一样的,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更多地表现为客观判断,主观性不强,而美与丑、善与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判断性,因此,这两句话有这样几层意思:1.美和丑、善和恶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没有美也就无所谓丑;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是相伴相生的一对。2.美和丑、善和恶是相对的,有主观的方面的属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并没有绝对的标准。那么,如果用绝对的标准,硬要让天下都认为某种美是美,某种善是善,是不对的。3.美和丑、善和恶同时又有共性的道德标准,从共性标准上讲,天下人对于共性的美与丑、善与恶不需要提供标准也能识别,比如说香味与恶臭,作恶多端的杀人放火等。所以笔者认为老子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天下人皆知的美和丑、善和恶是相伴相生的一对,丑的存在显出美,恶的存在显出善,这是不用说的事实。可是,虽然一般来讲美和丑、善和恶天下人都能区分,但并没有绝对的统一的标准,如果刻意宣扬某一种美才是美,某种善才是善,这就不好了。

道家对儒家提出的仁义等标准是反对的,老子主张顺从自然,顺应人的本性,反对人为地干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把细腰之美作为天下人皆美之的标准,是不可取的。因此后面才引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去刻意地教人们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要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和无是相伴相生的,难和易是相互生成的,长和短是相互比照的,高和下是相互呈现的,音和声是相互应和的,前和后是相互跟随的。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有道的圣人是以“无为”的心态去处理世事,行的是“不言”的教导。有道的圣人做事不存在功利性,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自己扬名立万,而是依“道”行事,“无为”不是毫无作为,相反是大有作为,丰功伟业只为天下苍生。圣人注重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因为空洞的说教只会令人反感。他们不需要宣扬“美”和“善”,因为他用实际行动来说明“美”和“善”的存在。

“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圣人对待万物是宽容的,他们任由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去人为地改变其生长规律。生养化育万物而不去占为己有,无论付出了多少也不会自恃其能,无论做出了多大贡献也不会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灭。恃能、傲物、居功,其实是人性的弱点,工作能力强一点、做的事多一点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干;摆功也往往是人最津津乐道的事。要能克服人性的弱点,就要做到时时自省。

这一章告诉我们:1.善与恶如同长短、高下一样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没有什么善是最善,只有更善;没有什么恶是最恶,只有更恶。2.只有存“无为”之心,才会做出“有为”之事。3.身教重于言教。4.一个人没有必要去刻意显露自己的能力,能力不会消失;一个人不必去夸耀自己功劳,功劳不会泯灭。

编者按

一个人的领悟,一群人的坚持。如果你也喜欢国学,赶快加入我们吧。让我们一起在成长中感悟,获取内心的幸福。

《我读经典》为学友们提供思考、发布平台,期待拜读您的来稿,期待一起与智者神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