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虎踞龙盘高山顶》观后感
《虎踞龙盘高山顶》观后感
我最喜欢的两句名言:
“让我像白天鹅那样歌尽而亡。”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前者是陕西作家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中的一句话(是否是扉页,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大约出自于拜伦的《唐璜》。后者是陕西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中的一句话,巴尔扎克所说的。
这两位人物对于陕西文坛的发展、振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两句话应该是我这么多年以来从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爱好原因的最好的注解。
踞虎盘龙,犹言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雄伟壮丽。明汤式《哨遍‧新建构栏教坊求赞》套曲:“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燕闲人窟,十字街控带着踞虎盘龙旧帝基”。最著名的还是毛泽东主席写的《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那两句诗“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盘龙卧虎高山顶》是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陕西省委宣传部、延安信天游影视、北京天星亿源影视、陕西文投集团联合制作的抗战传奇电视剧,由延艺执导,潘粤明、刘涛、王超、李欣汝等主演。
该剧改编自高建群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上卷)》,讲述了民国初年以杨作新为代表的普通陕北人成长为英勇革命者的故事。
高建群在《最后一个匈奴》中讲到,“唢呐”对于陕北人的一生非常的重要,人的一生有两次哭声很重要,一次是出生的时候,自己哭;一次时离开人世的时候,别人哭。在陕北,只要是不太寒酸的家庭,这两次哭声都会有唢呐的陪伴。非常遗憾的是,该剧中唢呐声及很少出现。
但是,取而代之的是陕北人的另一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陕北说书”。每每在故事情节紧张之处,必然有三弦琴伴奏的陕北说书人的出现。
关于说书的解释,360百科中是这样描述的“说书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曲艺,大约起源于宋代。一般指只说不唱的曲艺,如宋的讲史、元的平话,以及现代的苏州评话、北方评书等。有时也作广义使用,兼指某些有说有唱的曲艺,如弹词、蒙语说书等。”很显然,陕北说书属于后者。
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十分重要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延安、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以及道情、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陕北说书。陕北说书的演唱形式是由艺人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分为“三弦书”与“琵琶书”两种。
陕北说书唱词通俗流畅,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般采用五字句或七字句,但又不受字数的局限。曲调激扬粗犷,富于变化,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常用的有“单音调”、“双音调”、“西凉调”、“山东腔”、“平调”、“哭调”、“对对调”、“武调”等。说书艺人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曲调来描摹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情绪。
三弦琴伴奏的陕北说书让人感到很是凄凉。我没有比较过三弦琴伴奏的陕北说书和陕北唢呐那个穿透力更强一些,更能够发人深思。
在这部电视剧中,我感受到了真实生动地老百姓的形象。他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时采信的是最朴素的做人原则,要么是“男子汉顶天立地,一口唾沫一个顶”,要么就是“大丈夫当审时度势趋利避害”,而不会像那教条的袁主任,傻得让人感到可爱。
在这部电视剧中,正面人物如杨作新(潘粤明)、黑大头(王超)、白玉蛾(刘涛)、范教官和徐部长等,反面人物呼延奎(刘冠翔 )、洪县长、眼睛孙、刘蝎子、吴大员等。不论是好人或者坏人,都能够始终如一、性格鲜明,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除此之外,其他的人物几乎都是灰色的,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信仰,没有原则,没有是非标准。
人大抵都是有私心的,所以纯粹的好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很少的,几乎不存在。剩下的也许是戴了面具的好人,这些人是我所不喜欢的,活得太累。
所以,说我最喜欢这些灰色人物,因为作者对这些人物形象塑造真实准确。在这些人物中,无论是娇美可人的赵雪琴(李欣汝),还是猥琐不堪的张三(李彧)李四(谢宁),他们总是能够因势而为、趋利避害,这样的说法好像有点缺乏原则,说他们是墙头草随风可能更准确。
但是,趋利避害不是动物的本能吗?动物尚且如此,难道人就没有这一本能吗?范跑跑当年也不是因为这样受到全国民众的群起而攻之。事后,当人们冷静下来之后,重新认识和评价这一事件的时候,很多人客观的说:范跑跑只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和地点说了一句不完全错误的话。
至于有人提出和原著相比较,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傻子才会提出来的观点,改编的目的在于什么,是让剧本更具有艺术化,更便于表现,如果要照搬小说原文,那就不需要编剧了。
絮絮叨叨,就是因为两句话,就是因为两个人,破了我不追电视剧的戒。评论晚了点,只是因为当时不太喜欢这个剧名,总认为有点土,有点俗,不知道你是如何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