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很多书,却没黄金屋,去哪了?洞悉知行合一的本质:感受 魄力

文/无限坏

说到,但就不做......知行不合一?

这,本质,不是“做”的问题。也不是“说”的问题,关键在,在“说”的那个时刻里。

第一,缺乏足够的感受力,第二,缺乏果敢的魄力。

有人喜欢的阅读、读书,一生没发现黄金

俗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其实,是好听的话。坏一点:它,不过是想象。

读书,能开阔视野,启迪思维。而找,黄金屋,是“哄人”罢了。你明明知道,那是鼓励,那是提倡。可是,你还是,被一些,只是传递信念句子,打动了。

首先,要悍然不动,巍然不动

人需要一种静定的功夫。内部世界,不仅能静,而且要定。否则,就像一棵树,被风吹的东倒西歪,无法挺直向上。无静定,就更无果敢和魄力了。

知行合一,是历史名句。虽,其背后有一套复杂的说辞。也不必好奇和疑虑。更不必,因自己知晓了其历史来源,知晓了其确切内涵,而庆幸。

在文字理解的漩涡里,只有被动。无法出击。书里有没有黄金屋,不言自明。

真实的一切,都离不开人。

一切都是人创造出来的。知行合一,也是如此。

志意不实,何来知行?

无感无思,何来知行?

这,才最朴实。

越是朴实的东西,越重要。

任务、挑战、规划、计划,起初进入脑海,是因为你感受了;之所以,表现出知行合一,是你因释放魄力而执行了。

而感受的凝聚,例如,聚精会神,专注的品质,就已经是知行合一。

没有感受,何谈知行,没有魄力,何谈合一?

以文字呈现的书籍,本质还是信息而已

不论内容思想,有多好。

但藉由信息,会刺激我们的感、我们的思,于是感思流行,形成感受、观念和思维方式。

其实,观念的本质也是感受,并基于感受。思维方式,也是如此。

当感受足够强烈、深入时,思维(精神)就会运动起来,从而牵动灵魂(信念、欲望和情感)。

有人天生有魄力,有人则松散。

生活中,我们往往,羡慕强魄力的表现:敢于确定,敢于判断,敢于付诸实践。

性情不过感知与精神;灵魂才是魄力与抉择

实际上,一切知行合一的表现,都始于感受。

感受深沉,体现诚意。

感受纯粹,体现纯澈。

犹如,在一个湛蓝的天空中,只充满了一种感受,没有任何混杂进来。以至于,天空就是感受。被填满的感受,纯度极高。

如果,拿实物来类比:这个感受的天空,像钻石,像纯度极高的玉。

因纯而坚。

感受,越纯越坚实。越坚实,就越魄力。

如果,把知行合一,形象化为一种物质的话。它就是一种纯粹而坚实的东西。

这就是知行合一,在历史上的本质。

反过来,如果,是多种感受混合,质地就会不纯,就无法坚硬。

理解之后,如何应用呢?

感受+魄力,等于知行合一。

所以,纯你的感受,凝聚你的感受,越凝越有力。魄力呈现,即现知行。

所以,应用的简单办法是:感受要纯粹,感受要凝实。

如何实操这个办法呢?

来看看使感受纯粹,并凝实感受的过程原理吧。

这就是气息控制。

例如,

在优秀的气息控制下,就可带来充分的感受、感知和感应。

这要:沉心静气,聚其精,会其神。霎那间,暂时抛弃世界,而独立世界。(后面这个世界,是内部世界)

意志集中,使纯粹感受。志意坚实,使深度感受。

感受,于是非常纯,感受,于是非常凝

此刻,魄力雄而宏。

这便打开了我们的“内部世界”,形成了最具奥妙之处,即内部世界开了一个空隙,这使得人瞬间达成“纯粹的感知”,轰然踏入了“控制之境”。勤于使用,即可“总是有事,事事责任。”可累聚“浩然之气”,卓然心智。

瞬间凝神(类瞬间专注)下,更是“静定超然,超然领会”,心智便被撕开。随着各种气息控制的“动作“娴熟,“感知”如天降,积极运用意识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控制和提升。

此过程畅快无比,宛若超人,似“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这样,人之信念与精神力大增。

此招,可彻彻底底,打败自己的“心理习惯和心理负担”。

“内部世界”一旦自由打开,生活周遭的每一事,每一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新察觉。美妙,美好,均伴随而来。

由此,你会开始热爱你的生活,并昂扬梦想。自信十足。

这就是,气息控制的原理,气息控制,是一种用技巧来励志的功夫。以气息带感知,并形成娴熟的气感。

其特征为,当进行气息控制时,人的内部世界,变得无比纯粹。

所以,按照此气息控制,就是感受力和魄力的一起发挥。连贯而微妙。

经典励志,技巧控制。经典中,志,几乎是最能体现结果的要素。且志气不分。气凝聚,志就强。气散乱,意志也凌乱。

底气足,有志向的人,似乎从来不屑什么知行合一

他们的气质天生如此。而那些人生遭遇摇摆,开始反观自己的人,是因为缺乏感受力,认知不能超越。导致缺乏魄力,犹疑不断。

导致看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却没有发现,真正的黄金屋,是在自己的性格中,灵魂中。

这是因为,你的感受和魄力,让黄金屋形成,并不分内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