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速写回归本来面目

作者:俎翠林

速写是提升造型能力,强化绘画功底,丰富创作素材的有效途径。可以在较短时间里,用简单而概括的笔调,将人物、场景及生活片段有取有舍地表现出来。它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绘画形式,是中、外画家必不可少的运用手段。如十七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十八世纪德国画家门采尔等都是速写方面的高手。

我国许多著名画家,在速写领域也独领风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叶浅予、黄胄、刘文西、王试廓、周思聪等,这些大名鼎鼎的画家们,都把速写看得十分重要,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不透着通灵的速写启示。他们中间有的从来没有受过美院正式教育,而是靠速写这种最基本的修炼形式获得成功,创作出大量的传世之作,为后人学习绘画树立了效仿的典范。然而,现状究竟如何呢?

作者:叶浅予

一、速写走偏、现状堪忧

我们把速写崇尚到如此高度,是所有人的共同心声,也是每一位美术工作者和美术爱好者为之倾心的目标。他们都将画速写列入到常练不息的范围,都不同程度地在速写上下过苦功,有过经历。可以说,练习速写,人人不怠,承前启后。它作为必不可少的学习门类,受到各级教育部门和美术培训机构的高度重视,使速写与素描、水粉平分天下,列入美术高考的重要内容,可见对速写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其它各类画种,这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不知什么时候?不知什么人物?将速写的标准作了重新定位。于是,不可思议的新型速写产物应运而生,最明显的就是把“速”变为“慢”,把“爽”变为“拙”,并且还以“速”冠名。使不伦不类的速写风格堂而皇之地在广大学生中兴起。

翻开陈列在书店琳琅满目的的速写读物,很难找到名人诸家以舒缓的线条,灵动的神态,美妙的造型呈现的速写范本。取而代之的是赶时髦的作者用“慢画”的形式编绘的所谓速写书籍。书中人物造型完全看不到人们心目中的速写成分,说是速写,却感受不到潇洒自如的雅气和落笔成趣的美妙;说是白描,又看不到有规则的走线和美不胜收的造型。有的速写人物不但表现手法笨拙 ,而且形象千遍一律,如大眼睛 、大鼻子、大嘴巴,似是一母所生,缺乏个性,没有美感。要多拙有多拙,要多丑有多丑。如此不堪入目的速写书籍广泛流行在求学若渴的学生手里。学生们捧着面目全非的速写范本如获真经,摹来临去,爱不释手。因为在他们的视野中根本没有真正的速写概念,有的只是哪些看一眼就憋屈的范画。

作者:黄胄

每当进入画速写状态本是画者最敏锐、最精神、最舒展的时刻,往往寥寥几笔就能勾画出物象的特征和精神面貌,使速写技巧在画者的掌控中发挥的游刃有余,淋漓尽致。然而,现实中的学生是如何画速写的呢?他们都是低着头,弯着腰,不用观察,不用思考,比葫芦画瓢 。在一张纸上画了擦,擦了画,反反复复,层层叠叠,纸擦黑了,笔磨短了,但最后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出现拙气、匠气在所难免。因为十几分钟可以完成的速写要画两个多小时。如此没有激情、没有欲望的练习能画出精彩的作品吗?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高考中往往夺魁的恰恰是这种磨蹭出来的缺少感染力的速写 试卷,而偶有一气喝成,简练绝妙的作品不一定被看中,甚至受到排斥。 因为它彰显的是“速”,违背的是“慢”,没有随波逐流,反而被视为速写中的另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肯定。可以说,速写已经进入令人担忧的境地。

二,歧途难返,有及后生。

红楼梦中有句话叫作:“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句话恰恰印证了一个道理,既然大家都认可新的速写标准,那么以新的技法画出的速写就是“真品”,而哪些有着传统速写手法的作品显得老套落后,跟不上步伐,大大逊色,便成了“假货”。面对把慢写代替速写的局面,无人阻挡,无人反对,自然而然地造就出“有时代特色的速写技法” 。随之而来的是:作者们毫无顾忌地大量编绘这种慢写出来的速写书籍;出版社顺理成章地成套发行这种有需求的速写范本;培训班大张旗鼓地极力推荐这种能得高分的参考资料,形成不约而同的,如出一辙的新型速写潮流。

有责任感的人们为之担忧,束手无策。渴望靠自己的微薄之力撼动和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的画家把自己多年积累的速写经验和速写作品整理成书,通过出版这个平台,试图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改变越画越糟的局面,以此还原速写的本来面目,但却收效甚微,定数少到无法出版;有的画家对当前速写的走向提出质疑,迫切呼吁如何走出速写误区的问题。然而,有几个人赞同和拥护呢?他们熟视无睹,纵其泛滥,使成千上万的美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偏离速写本性,沉溺在无知中不能自拔。

作者:刘文西

每年艺考前,全国有多少学生为了考上艺术院校,为之奋斗、废寝忘食、苦苦追求。对一根头发、一根眉毛、一根胡须都刻画的细致入微,一丝不苟。不能说我们的学子们不刻苦,不努力。遗憾的是,他们别无选择地听从两个小时画一幅速写的指令,久而久之,扎根心里,形成习惯。一旦学生们有醒悟的那一天,再想回头,就是难上加难了。

如放任这一代人毫无防范地把速写视为慢画,慢画就是速写的理解上,没有比较,没有辨别,我行我素,锲而不舍, 直到他们把这些不是速写的速写再传给又一代人,岂不是彻底将速写改头换面,以讹传讹,前功尽弃呢?

速写最能表现绘画人的敏锐性和观察力,随时捕捉生活中的任何物像。画者往往触景生情,为之陶醉,乐在其中。他们亲身感受,细心观察,追求的是“准”;胸有成竹,放笔直入,追求的是“快”。在浓厚的生活气息中开拓了思路,扩大了视野,提高了境界,大大满足了精神需求和艺术的表现。而在新潮的驱使下,学生们再也体察不到如此浪漫的情调和从中受益的的乐趣。已经陷入泥潭的学子们,没有认知的空间,没有辨别的机会,还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这是多么的悲哀!

三、可改易塑,良性发展

在艺术越来越被人们青睐的氛围中,学美术的人尤其参加美术高考的学生日益增多,其中速写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虽然速写已经走偏,但再复原过去高考时对着模特写生是不现实的。怎么样才能让广大学生走出速写怪圈,是摆在教育界、出版界和培训机构的迫切责任和义务。我们再也不能助纣为虐,放任自流,眼睁睁地看着渴望成才的学生们迷失方向,错把慢腾腾的画法看作是速写,让人耻笑我们不懂得什么叫快?什么叫慢?。为了改变这种不正常的速写状况,建议如下:

1、把号称“速写”二字改为“慢写”。原定两个小时画一幅速写的时间不变,继续延续现在版的画法,让学生们清楚正在进行中的速写练习只是号称速写而已,并非速写,而叫慢写;充分认识速写与慢写的根本区别,千万不要挂着羊头卖狗肉,驴头不照马嘴。如果把现在风格的速写改称慢写,就不会遭到没有理由的担心或指责,再有说三道四就是妄加评论 ,节外生枝。

作者:周思聪

2、把既定的速写考试改成“白描”——白描是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没有涂色的中国画。学生们用铅笔、碳素笔等都属于硬笔范畴,在追求线条造型的过程中,受到硬笔变化不够的影响,根本画不出理想的效果。不妨把与素描、水粉同等重要的“速写”改成“白描”,作为考试内容,更能表达学生们的线功手力,从中发现和评判有志投入美术事业的娇娇者。如此,学生们在练习中从原来使用的铅笔、白纸,换成毛笔、墨汁、宣纸即可。

3、坚持原有的速写特征。将目前两个多小时画一幅速写及考试时间减少到三十分钟或更短一些。让学生们在练习之初,就懂得什么叫速写?怎样画好速写等必要的知识。以娴熟的功力追求落笔要准,速度要快,效果要美,画出具有速写特色的作品,让名副其实的速写得到延续和发展。

4、出版领域要把好速写书籍的出版关,强化标准,严格审核,将那些把慢写当作速写误导学生的书籍排除在外,进而出版有水平,有特色,有参考价值,有利于提升绘画水平的经典速写作品,作为范画推荐给读者。

5、教育界要规范画种的称谓 ,禁止不是速写而号称速写的错误叫法。在速写、慢写、白描中确定一种表现形式为考试内容。让学生明明白白的学习,明明白白的练习,彻底弄清速写就是“速画”,慢写就是“慢画”的定义。

6、培训机构是引导学生的关键。要把有特色,有个性,有参考价值的学习资料推荐给学生。采取临摹和写生相结合的学习措施。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改变墨守成规,埋头不闻窗外事的不良习惯。练到手疾眼快,落笔而就的速写真功。

总之,无论采取哪种画法作为考试内容,都是学习美术的起步阶段。基础不牢,何谈今后?所以,再也不能糊里糊涂,心中无数,打着速写的幌子画着慢写的作品。我们要面对误入歧途的速写说声不!对歪曲速写的行为不做看客,不袖手旁观 ,用实际行动向“伪”速写挑战,让我们共同努力,期待速写回归本来面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