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话“桑葚膏”


桑葚,在农村长大的我是再熟悉不过了:桑葚果是长圆形的,未成熟以前周身长满小刺,熟透以后小刺就软了,其形如毛毛虫,熟透时乌黑发亮,拈起一颗往嘴里扔,上颚与舌头轻轻一挤,汁水四溢,一股清香疏疏淡淡,随着鲜甜味在舌尖流连婉转,一种蜜滋滋的甜味儿直渗到心里。一颗接一颗地吃,汁液丰盈,花青素悄悄弥散,将舌、齿、唇染成了紫黑色。未熟时的红色桑葚看着可人,然一口下去,常酸得人“歪嘴眯眼”,从此敬而远之!

 桑葚又名桑果、桑枣、乌葚、桑实等,桑葚不仅好吃,还有很丰富的营养及药用价值。懂中药的人都知道桑树一身是宝:桑叶、桑枝、桑根皮,就连寄生在桑树上的桑寄生都是我们常用的中药材。对于桑葚,更有“桑之精英”之美称!民间一直都有“四月桑葚赛人参”的说法,可以说,桑葚这种毫不起眼的小野果,它的功效却是非常好!传统中医认为,桑葚,味酸甘性寒,无毒,其色黑带红,色黑者入肾,色红者入心,因此桑葚具有补肾养肝,滋阴养血,乌须黑发,生津润燥,驻颜抗衰、养心安神之功,特别适用于肝肾不足,精亏血少等症状者。事实上,其药理功能古人早已了然,“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止消渴,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安魂镇神……”《随息居饮食谱》里讲桑葚“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桑葚补肾虚的效果特别好,比如说心肾衰弱、入睡困难的人,可以用50克桑葚煎水喝,能有效帮助入睡。这样药食同源的佳品,自然受人青睐,可惜桑葚果期太短,又极易腐败变质,鲜吃的话,一年轮不上几天,好在,延长其保存期的方法总是有的。比如制成桑葚干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能当零食嚼,亦可取之适量与粳米同煮,加冰糖文火慢炖成粥。此粥白中带紫,清新典雅,入口黏稠绵密,香甜津润,久食有滋养之效。用桑葚熬膏更妙,久贮而不坏!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桑葚膏的熬制方法和其适用症,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桑葚膏为古代著名的养血乌发的传统膏滋方,原名“文武膏”,其口碑甚好,其吸收率佳,滋补力强,好的桑葚膏色泽透亮,气味幽香,醇正甘旨,每天早晚各服一汤匙,含服或用温水冲服皆宜,对血虚面容憔悴、肝肾亏损引起的须发早白有显著疗效。另外腰酸、头昏、耳鸣、健忘、眼花、神经衰弱、未老先衰者以及产后血虚的女性、体虚便秘的中老年人,也可以多吃!桑葚膏制作方法:择下黑桑葚的果柄不要,将桑葚洗洁净,沥去剩余水分,略微晒干;将黑桑葚用果汁榨汁机磨浆,将磨好的浆倒入瓷煲汤锅或瓦罐或不锈钢锅,忌用铁器、铝锅、铜锅等;熬膏时,始用极小火煮到水分释出以后再用勺子搅动,待煮到桑葚缩小并起糖泡,最后兑入适量蜂蜜,再搅拌滚下即可;等到煮好的桑葚膏完全冷却后放入干净玻璃罐保存。补充并注意:熬制的时也可以酌情增加一些药食同源的药材(如黑芝麻、核桃、枸杞等)一同熬制;食用桑葚膏时用洁净小勺挖出(不能沾有生水、唾液)。早餐时,桑葚膏还可以充当果酱涂土司,同时做佐粥、做糕点、包汤圆都很棒,不仅增加营养,还能开胃;因桑葚性偏寒,脾虚便溏的人以及处于经期的女性朋友不宜多食用,孕妇也不宜食用。又因桑葚中含有天然色素,服用后大便会成乌黑色,为正常现象不必担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