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矿石困境看中国国际话语权缺失,我们何时才能说了算?

2021年4月30日铁矿石价格150.79美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4.51%,全球近9成铁矿石出口到中国,中国成了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最大受害者。2020年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11.7亿吨,花费了8228亿元,在总量没有太大变化的前提下,比2019年多花费了200多亿美元。

过去一年,全球钢铁需求并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几个点,铁矿石价格上涨完全违背经济学供需理论。不仅是铁矿石,去年以来几乎所有原材料的价格都大幅上涨,但工业制成品价格上涨幅度远低于原材料,这无形中挤压了中国制造业的利润。很多外贸企业反映,出口增多了,但利润反而下降了,赔本赚吆喝。过去一年原材料和工业品价格走势,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目的就是为了挤压中国制造的生存空间。

中国虽然是世界最大原材料进口国,但对主要原材料价格几乎没有定价权,任无形的手拿捏,而且因中国进口而经济繁荣的国家不仅不心存感激,反而处处刁难中国,吃中国的饭,砸中国的锅。

在中国崛起前,国际原材料贸易是买方市场,想把矿石出口出去,要跪求买家,还要忍受挑三拣四压价。当年中国出口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可没少受刁难。为何中国一崛起,买卖双方的地位完全颠倒了?成了卖家拿捏买家?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是什么导致中国在进出口上的被动?我认为根本不是供需关系,而是话语权。中国没有国家贸易话语权,所以才会处处受制,处处受气。

中国应如何掌握原材料国际贸易话语权?

1、培养自己的大矿商

矿产开发需要投入巨额资源,所以大宗原材料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如铁矿石领域的四大矿山(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和FMG)铁矿石总产量达10.5亿吨,占据全球铁矿石贸易的62%,而且这四家公司都被西方掌控,形成了事实垄断,不管中国钢企是抱团也好,还是分散购买也好,都被拿捏的死死的。中国要想获得原材料话语权,就要拥有自己的国际大矿商,降低对西方大矿商的依赖。中国应扶持中国矿产企业在亚洲、非洲、南美开展矿产开采,并积极研究深海采矿和太空采矿技术,掌握未来原材料全球供应。

2、掌握大宗原材料定价权

大宗原材料主要是通过期货交易来推动价格浮动,而主要期货交易市场多在西方国家,最重要的是投资期货的国际资本也主要是西方资本,在期货交易市场,中国资本根本无法与西方抗衡。西方是市场的拥有者,是规则的制定者,还是主要操盘手,中国资本随时面临被收割的命运,去年原油期货,中国银行就被收割了上百亿美元。中国要想获得定价权,就要把中国自己的市场打造成国际主流市场,并且中国资本也要足够强大。当然,这很难,西方花了一百多年建立的优势,不是那么容易取而代之。

3、建立舆论话语权

以前西方企业去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材料、开采矿产是帮助他们发展经济,现在中国做同样的事情,经过西方的舆论宣传,变成了掠夺资源。可见,同样一件事,通过别有用心的舆论解读,就能颠倒黑白。西方最强大的武器,不是飞机大炮,而是舆论话语权,这两年中国人应该感受的铭心刻骨。现在西方国家,中国媒体很难打入,但在非洲、亚洲、美洲应该还有机会,中国应积极培育亲中媒体。

4、主导国际贸易规则

现有的国际贸易规则是西方制定的,也是西方在主导,中国虽然是世界最大贸易国,但在这个机制里还坐不上棋盘,只是一个看客。中国在联合国是常任理事国,就拥有了下棋的资格,但在WTO等贸易组织里,中国力量还太小,即使中国在这些组织取得一定地位,也不过是在西方规则下行事。中国急需组建自己的贸易组织,制定自己的规则,然后才能获得中国贸易话语权。中国应积极利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市场的机会,制定市场准入制度,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减少进口,控制原材料出口

中国真需要进口这么多原材料吗?以铁矿石为例,2020年中国铁矿石产量8.6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0%,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国,远超澳大利亚、巴西等铁矿石出口国。中国自己的铁矿石完全能够满足中国工业需求,在民用上改变一下习惯,完全可以将铁矿石进口减少50%以上,如规定2层以下房屋不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是使用木材为原料,或者直接采用3D打印技术,日常生活用品也尽可能使用木材、竹子、藤条等可再生原料,这样的改变,并不会对我们生活造成多大影响。如果中国减少50%铁矿石进口,全球铁矿产量立刻过剩,四大矿山还能为所欲为吗?

总之,未来的中国不仅要学习规则,更要创造规则,掌控规则,这样才能不被鱼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