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岁汉口古建筑保寿硚回家

昨天本地媒体纷纷报道,为中山大道银丰片新建楼盘让路而平移30米的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汉口古建筑保寿硚迁回原址举行揭幕仪式。

明成化年间,汉江下游从郭茨口改道,经龟山北麓直入长江,汉阳与汉口分割,汉口析出。明崇祯八年(1635年),因苦于水患,汉阳府通判袁焻主持在汉口筑了一道长约10里的半月形长堤,上起硚口,环绕汉口镇北,下至堤口直抵长江之滨,被称为“袁公堤”,也称“长堤”、“后湖堤”。

在堤外,利用襄河故道、湖塘与修堤取土相结合,形成一条护堤河,即玉带河,相当于护城河;由大硚口引进汉水,在今王家巷的下首流入长江。

以袁公堤的修建为契机,汉口历史上迎来第一次大发展。袁公堤与河街围起来的范围远远超过了汉阳城,与此时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武昌城(周长约22里)大致相当,汉口只用了100多年的时间。

保寿硚             摄影 汉口光达

《汉口丛谈》记载,“而河上木桥横跨,或相距里许,在在有之,过桥谓之堤外”。这些桥各具特色,分别以“福、寿、龙、麟”等命名,从上游往下游依次是:大桥口 (汉水由此进玉带河)小桥口 董家桥 广麟桥 天保桥 绳武桥 燕家桥 太清桥 指月桥 大通桥 长寿桥 卧龙桥 飞虹桥 玉皇桥 赵家桥 万年桥 永清桥 燕山桥 多福桥 裕麟桥 玉虹桥 宝林桥 三元桥 六度桥 万寿桥 广益桥 保合桥 太和桥 双寿桥 通津桥 出江木桥(玉带河的水由此入长江)计31座。此时保寿硚所处的位置为木造的裕麟桥。

2016年3月,重出江湖的保寿硚

保寿硚的地理位置

保寿硚在今中山大道以南、长堤街以北间,西距多福路百余米,现属汉正街管辖,旧城改造中山大道“银丰片”。在拆迁之前,保寿硚已变为保寿巷,桥面变成路面,居民在两侧桥栏上建房。

2016年,保寿硚周边的房子均已拆除,压在保寿硚上的建筑也已挪走,修建于1834年(道光十四年)的保寿硚重现真身,让人眼前一亮,护坡、桥墩、桥栏,基本完整,桥下还有一潭清水,桥面总长12.2米、宽3.16米、高1.2米,主桥体由8块麻石的大梁构成。

《汉口山陕西会馆志》记载,保寿硚正对山陕会馆的后门,桥的附近有属于会馆的房屋、店铺、茶楼、寺庙、田地、湖塘;出山陕会馆,过保寿硚、延寿硚,便可到后湖。保寿硚将后湖与街市连接起来,便利城乡交流。“居民受益良多,行人利济不浅”,古人以为修路架桥乃积善积德的义举,在经商牟利之时不忘还利于民。

武汉地方志及硚口区志均称:保寿硚又名裕麟桥,始建于康熙初年(1662年左右)。1822年刊刻的清范锴所著的《汉口丛谈》上,裕麟桥是一座木桥。

2016年3月,桥栏杆外面“保寿硚 十四年”依稀可辨。

1834年,山西、陕西烟帮集资修建的保寿硚用的是石材,硚字用的是石旁的硚,在1877年的《湖北汉口镇街道图》上,有的桥用“石”字旁、有的桥用“木”字旁(磨子桥),不同材料建筑的桥梁用不同的字来表示,这也是硚口之“硚”的成因。

1988年,保寿硚被列为武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东、西面至桥栏板外10米,南、北面至桥端外20米。

光绪22年(1896年)编撰的《汉口山陕西会馆志》记载,保寿硚于“道光十四年孟秋月西菸帮经理建修”。镌刻在保寿硚东边桥栏内侧曾有“道光十四年西秋月山陕水菸众号建修”一行字,十多年前汉网网友拍有照片,严涛将其拓印保存;又经十多年的风化,现已难辨字迹。今保寿硚重出江湖,西边桥栏内有“保寿硚”三字,桥栏外侧亦可见“保寿硚”三字及“道光十四年”字样。

  保寿硚是一座有志书(《汉口山陕西会馆志》)记载、有碑刻留名、有建造年代(道光十四年 1834年)、有修建者署名的桥梁,像这样有完整记录的古代桥梁,全国也不多见。

 

后堤外保寿延寿二桥合记

汉口地方面江背湖,每当夏秋之时,水势涨沸,一片汪洋,筑堤以御之。大雨滂沱,内濠之水更难疏泄。居民于此往往隔岸相视,苦无渡船桥梁。乡人悯之,于是我山陕两省商人捐资造以石桥二孔,西曰保寿桥,正对会馆之后门,系南北行;东曰延寿桥,与雷袓殿之桥毗连,系东西行。道光十四年孟秋月,西菸帮经理建修。自遭劫后,年久失修,今会馆工程告竣,二桥亦随整理,坏者补之,颓者扶之。其保寿桥长一丈八尺,宽一丈,两翼辅以石栏;延寿桥长贰丈八尺,宽一丈贰尺,两翼新添栏杆。二桥既修于东西火路,又筑于东界,居民受益良多,行人利济不浅。为义举之不可以已也。善夫

            光绪二十二年岁次丙申孟春月经理首人谨識於汉皋旅次

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保寿硚” 的牌子并非1988年就立在此处了,而是2014年9月中山大道银丰片地块招标拍卖前立在此处的。摄影汉口光达

  康熙年间的山陕会馆建筑毁于太平军(《汉口山陕西会馆志》中称“粤匪蹂躏”)1852—1854年据武汉时期。太平天国走向末路时,于1863年重修关圣殿,1870年重修春秋楼,措辞都是使用的“重修”;1834年修建的保寿硚,没有使用“重修”一词,而是“建修”,可见保寿硚与裕麟桥没有继承关系,很有可能在康熙时代山陕会馆后门外、堤街附近的土地、房屋还未被山陕会馆购买。

  《汉口山陕西会馆志》中记载:街北至南岸边东西与会馆基等,召有租户,岁收租金;堤外高筑,北岸中留濠以吸水;修二桥以渡人。西曰“保寿桥”,正对会馆之后门,东曰“延寿桥”,与雷祖殿之桥毗连。北岸西首有瘗旅公所,为同乡厝柩之所;所东为泰山庙,有屋有堂,为乡人养病及丁艰换孝之地;又东为茶楼,又空基,岁取租金,以资馆用。

1822年刊刻的《汉口丛谈》玉带河上有31座桥;1877年的《湖北汉口镇街道图》只有20余座桥,城垣(1864年)的修建,汉水不再引入玉带河,居仁门、上闸口以上的桥均已消失;到1890(约)出版的《武汉三镇合图》玉带河上只有10余座桥。随着城市的发展,玉带河及汉口城堡内的桥呈减少的趋势。填湖修路、填湖建房,人进湖退,印证汉口城市发展的轨迹,从古至今。

汉口的后湖,从在汉正街之后,渐行渐远,现在黄陂区的后湖不知是否因“在汉口的后面”而得名?

迁回原址的保寿硚。     摄影汉口光达

(0)

相关推荐

  • “天下第一会馆——山陕会馆

    山陕会馆遍天下,最壮观最精致的是哪一座呢?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有一座山陕会馆,号称"天下第一会馆",我慕名前往,一探究竟.南阳社旗(古称赊旗)是万里茶道上的水陆转运枢纽,清乾隆时期是 ...

  • 聊城山陕会馆

        远去了古运河上风樯帆影,回望处水岸波荡会馆菁华.来游聊城山陕会馆---- 钟楼 鼓楼 1989年立<重修山陕会馆碑记> 戏楼 文昌火神殿.关帝大殿.财神大王殿一字排开 春秋阁 花园 ...

  • 185岁保寿硚“搬家”备忘录

    2019年8月25日,保寿硚搬回原处揭幕仪式. 武汉三镇城区内,真正建于1840年以前.能称为"古建筑"的只有7处,被归结为"四塔二桥一牌坊":洪山公园的无影塔 ...

  • 汉正街史话/保寿硚与函万茶楼

    挖掘  整理  宣传  保护文化遗产 保寿硚--汉口唯一古代建筑 武汉三镇城区内,真正建于1840年以前.能称为"古建筑"的只有7处,被归结为"四塔二桥一牌坊" ...

  • 保寿硚畅想曲

    野天游人姚光武先生,已是古来稀的年龄,对武汉这座城市发自肺腑的热爱,生于斯.长于斯,足迹踏遍三镇: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汇集在<武汉杂记>这本书里,抒发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对城市发展殷切的希 ...

  • 【大城小巷】硚演变为巷的历程 延寿巷与保寿巷

    汉口街道的布局被人们称之为横街直路(不是绝对的),或者说横街直巷. 横的街(道)与汉水.长江平行,为主干道: 直的路(巷)将街(道)连接起来,形成网络. 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以上有众多巷子.汉口开埠以前 ...

  • 76岁老臣李善长回家养老,每天耕田种地,朱元璋为何却下令满门抄斩?

    李善长被誉为"明之萧何",但是却没有萧何的命.萧何到最后得以善终,而李善长到最后虽然卸甲归田,但却死于非命.李善长死于非命的原因无非就是糊涂!如果不是糊涂,已经年高七十六岁的他,说 ...

  • 56岁抛夫自驾游阿姨决定回家,原来,我们都被她“骗”了

    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 作者:梦鹿 (1) 2020年9月,一个名叫苏敏的56岁阿姨开始了自己的自驾旅行,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他与自己的丈夫一起过着 AA制的生活. 终于在帮女儿带大孩子后得到女儿的支 ...

  • 57岁,现在公司让下岗回家退休,并开638元工资,这合理吗?

    有人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公司让57岁的工人回家退养,开最低工资638元,合理吗? 是这样的,作为已经年满57岁的员工,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到3年,那么公司是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的,否则就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 ...

  • 23岁男孩夺全国冠军,回家后却卖起咸菜:能成事的人,都具备这3种特质

    前天,刷到了这样一条新闻:"上海23岁男孩成全国柔道冠军,回家后卖起了咸菜." 男孩名叫谢亚东,近日夺得了第14届全运会柔道资格赛90公斤级冠军.夺冠后,他没有休假,反而回到爸妈经 ...

  • 上海23岁男孩成全国冠军,回家后就卖起了咸菜

    近日,上海南翔 23岁的谢亚东夺得 第十四届全运会 柔道资格赛90公斤级冠军 但他没有趁假期放松休闲 而是回到父母经营的咸菜铺 帮着一起卖咸菜 23岁的全国柔道冠军 回家后为何卖起咸菜? 谢亚东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