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不能“迷信”,营养学家为您指出素食误区!

一个人一旦吃素,不仅对自身健康有极大利益,身轻气明,更直接减少了对肉食的需求,使无数生命免遭杀戮,是一种间接的放生,还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轻地球负担。
素食主义风潮已经风靡了全世界,素食的好处非常多!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更是直言素食救了他的命!我们身边的一些朋友吃素后,身体轻盈,脸色红润,心情愉悦。甚至一些慢性疾病都渐渐消失,越来越健康。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负面的现象,有些人吃素之后身体反而变差了,有的面黄肌瘦、四肢乏力,有的甚至有贫血、脂肪肝等症状……最近也有一些西方的素食网红偷偷吃起了肉,因为过于极端的素食要求给他们的身体带来了不良影响。
在吃素方面,也不能太极端,我们吃素也要讲科学。
上师仁波切在《药师佛与中医》演讲中提到:
我听说“中医”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中国的医学或者汉地的医学,另外一层意思指中庸,也就是要保持身体、心灵乃至天地万物之间的平衡。这在佛教里也被称作中道,即不堕于左边,也不堕于右边。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保持平衡,比如,我们不得不吃饭、喝水,这是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但我们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就会引发疾病。
吃素也是如此,要讲食物营养的“平衡”。一些素食者吃素后身体出现了问题,就是没有把握好这种“平衡”。如果天天是白菜豆腐,长期如此,身体难免会出问题。
作为素食者,我们既要有感性的信心,也要有理性的智慧。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位营养学家的文章。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食品科学博士,她的微博账号有300多万粉丝。她曾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篇《决定素食前必知的六个问题》,其中谈到素食中的误区和注意事项,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

现在的食品,一旦打上“素食”的标签,往往就会给人以健康的印象。其实,素食也有健康和不健康的之分,但素食者却大多认为只要是不含动物食品原料,就是营养价值高的,这或许是最大的一个误区,也是有些女性素食之后反而发现自己身体发胖、体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想要成为一名对身体负责的素食者,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限制加工食品的数量。不少加工食品虽然是植物性原料制成,但主要成分多为精白米面,并加入了大量的糖、油、盐和“植物奶油”来获得良好口感,这些食品完全反而会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2)烹调控制油、糖和盐。植物食材的风味通常较为清淡,但有些素食者为了满足口味需求,会在烹调时加入大量的油脂、糖、盐和调味品。例如一些以素食为原料的仿荤料理,一些甜食点心食品,虽然没有动物原料,却含有相当高的油、盐、糖,以及增味剂,它们已经没有植物性食品原有的健康效应了。

3)多吃水果就要少吃主食。很多素食者喜爱水果酸甜的口味,但在吃水果时也不要忽视其中8%以上的糖分,应通过少吃主食来防止能量过剩。果汁也有同样的问题,它们的含糖量都在8%以上,大量饮用都有增肥的可能。

4)素食≠生吃大量蔬菜。蔬菜中的很多营养成分通过加热烹软,才能很好地与胃肠道中的油脂成分混合,从而得以吸收利用,如维生素K、胡萝卜素等,完全生吃并不利于这类营养素的吸收。

5)选择绿叶菜。从营养角度看,蔬菜也有优劣之分,由于蔬菜占素食者膳食中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应尽量选择营养素丰富的绿叶蔬菜。

6)主食换成杂粮杂豆。精白米、精白面粉中所含的营养素非常少,不吃肉类又减少了B族维生素的来源,豆制品中维生素含量也很少。只有把主食大半换成杂粮、杂豆才能有效提高B族维生素的供应水平。

7)豆类或豆制品应充足。素食的人需要从豆制品中获得人体所需的蛋白质、钙、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D,摄入不足将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

8)适量摄入发酵制品,并补充维生素B12。虽说人体储备的维生素B12在转为素食之后仍可支撑三四年,但长期缺乏维生素B12可能导致恶性贫血和神经纤维变性。这种维生素不存在于纯植物食品中。所以对于纯素者来说,只能从菌类和发酵制品中补充,但因这些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利用效率较低,建议还是要额外补充维生素B12增补剂。此外,发酵食品的铁、锌元素利用率也比较高。

所以说,食素并不是吃蔬菜水果那么简单,反而需要比吃普通膳食更加注重食物的均衡与搭配,必要时服用营养补充剂。因为只有在各营养素充足且相互平衡的条件下,才能体现出素食的各种优势和好处。

这位营养学家总的来说是对素食持肯定态度的,素食对人体健康是有利的,对环境的保护是有益的。
每个人身体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针对自己身体的情况合理搭配素食。必要的时候需要咨询相关专业人士,适当补充营养素。
(0)

相关推荐